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楼主: JoyShockley

[讨论] 请不要做spice monkey!!!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5 16: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uyibin 于 2013-4-15 16:35 编辑



我们当然做的是手机或移动设备的应用,通信距离可以到10m都没有问题
你愿意随身带一根cable么?或者手机连电视的时候有根线绑着?
况且USB2.0的cable也才3m长,而且高速设备的cable也非常贵
你看看HDMI cable和USB3.0 cable,5m,10m的cable多少钱
至于mmW Radar,你可以看看今年的ISSCC,有专门一个session, 做的人非常多
发表于 2013-4-15 16: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fuyibin


      就是说手机现在可以搭载这个系统和电视连接了?导购员说了半天也没给我说清楚,但应该是wifi,如果你说的这个出了产品的话那倒是不错啊,不然看高清什么的还是要用线,毕竟一般家庭也就拖个2m以内的线就够了,也不过20多块。另外有10m距离的话,几个mW功率应该不行吧
发表于 2013-4-15 16: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JoyShockley


    我是过年的时候第一次接触这种方法,自己也学习了两个星期,然而实验室都是用的cadence,没有用过Hspice,两个星期也没有把那几个曲线弄出来,小弟是研一,师兄们也都是不停地调节管子的WL,效率确实不高!他们也没有接触过这种设计方法。然而,就只有我一个人学这种方法,好多问题直接挡住了去路
发表于 2013-4-15 17: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 kwankwaner

电视端需要一个60GHz的revciever,然后输出HDMI接到电视
PA就是几个dBm,不是全向天线,需要天线阵列,做beam forming
就跟相控阵雷达一样,进行最佳路径选择
发表于 2013-4-15 17: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4# fuyibin

   要这么强的方向性啊,那传输的时候没对准就断了吧,毕竟方向瓣也不是能全向调整的,而且每多实现一定角度就要多面积,要实现一个天线阵列面积很大的很难想象这个revceiver放在越来越超薄的电视的哪里,更不要说tranceiver是怎么实现的,另外这系统整合起来怎么也要万¥,如果每个电视还要挂一个这样的东西,还这么贵,你觉得和有线方式比,如何?我想微带贴片,3m距离,0.几W应该可以实现,而且直接整合在手机和电视里面,倒是比较实用。你这个是不是有点太未来了
发表于 2013-4-15 18: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JoyShockley


    看到这个帖子这么火,忍不住想说两句。

首先,我接触到gm/id的方法大概是在2004年,当时的年纪和楼主差不多,也是研2的样子。也是通过Berkeley的ppt看到的,然后找了很多的资料来看,包括IEEE circuit and system上的关于gm/id的理论paper。说实话,可能是我资质比较差,在当时我没有怎么弄懂。最多懵懵懂懂。。。
工作这么多年了,回过头看看,其实analog中wl的取值更多的决定于你让管子在你预设的DC工作于mos传输特性的那一点。我们说的通俗点,就是vdsat该取多少合适。在1um的时代,vdsat是个可以很明确给出定义的词,也可以和一阶模型基本拟合的值。所以,在那个年代,手算是很准确的。但当工艺进步到0.35um以后,突然间,传统意义上的vdsat突然不适用了,因为传统意义上的vdsat是基于一阶模型的,到了0.35um,高阶效应太明显了,用一阶模型计算出的数据和simulation相差太远了。但是vdsat这个参数的意义对工程师和电路本身都太重要了,很多时候理解和交流都离不开他。所有就有了聪明的先行者想出了gm/id的方法。其实,其本质就是根据工艺本身的特性,拟合出一个合适的vdsat,其实这是的vdsat已经和传统意义上的完全不一样了,所以ppt里会用V*代替这个参数。其实gm/id确实是个老概念,0.35um时代后就有了。想想离现在都快20年了。
但话说回来,方法都是死的。其实在eetop以及edaboard里有很多vdsat该怎么取的讨论贴。每次都不可能有个定值,原因就是大家的工艺完全不同,不可能有定值,但仔细看看里面有很多有经验的人,其实他们所说的设计过程就是gm/id,只是太熟悉了,已经变成自己经验的一部分了。所以如果一个“老屁股”看都不看就给了一个WL,simulation的结果也很好。请你相信他可能已经用同一个工艺很多年了,管子的特性真的很熟了,真的没必要算了,想想就够。

回过来,我想再说说拉扎维的书。
我们上学的时候还没有西安交大的翻译版。要看都是原版,gray的更多的也是第三本。
我现在看了,
gray的书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教科书
拉扎维更多的像企业内部给工程师培训的讲义

作为出学者,确实应该从gray看起,了解一个电路的本质,学会正规的建立电路模型,然后简化参数,推导出解析结果的方法。
这个很重要,突然接触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这种能力就可以找到一个系统的关键参数。

但拉扎维的书有个很重要的一面,就是作为工程师的直观感觉。比如,经常说的断环后从某点看那进去的阻抗是多少。在比如他书上反馈的理解,还有对右半平面零点的解释,这些东西都不严谨,但是很使用。如果比理论已经比较清楚,那么再有这种直观的理解,不是很实用吗?

点评

Vdsat只是考虑饱和条件和输出摆幅。Vgsteff才是最需要考虑的参数。 Vgsteff&L,是MOS管最重要的两个参数。  发表于 2024-9-20 13:50
发表于 2013-4-15 19: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ynmancgz 于 2013-4-15 19:12 编辑

回复 76# jeff_zx


   Yes. This one is so popular.
   I like your recommend. I totally agree with all your opinion.
   especially your opinion on Razavi's and Gray's books.
   Ding!!!
发表于 2013-4-15 19: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老师就教了这个方法
发表于 2013-4-15 19: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上面所有的帖子,发现做模拟设计的愤青不少啊,哈哈。
个人感觉,其实理论和经验都很重要,感觉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但是当遇到无法解释的现象发生时候,理论就能派上场了。模拟设计还是从多个角度和不同方法入手分析和考虑多种情况,这样设计的结构才可靠。没有对错,没有派系之分,模拟电路永远都是在某些情况下适用,超过一定条件就不正确的东西。
再次,感觉这个帖子很好,把不同心态的designer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发表于 2013-4-15 19: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 kwankwaner
   
60GHz wavelength =5mm ,所以天线size 很小,直接做在package 上,我们做的chip size 10mm*7mm,RF + baseba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11-14 22:21 , Processed in 0.02259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