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楼主: feynmancgz

[原创] CMOS图像传感器系列 - 3 像素设计基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9-5 22: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yang2018 发表于 2022-9-5 11:37
@feynmancgz
前辈
请教下


1、手机上使用的小像素,使用深DTI工艺,DTI里面不仅填了HighK,还在刻蚀后有背面注入B,这个还是起降DC和加强Pixel间隔离作用吗?DTI本身就是起隔离作用,B注入主要是降低sidewall引起的DC
2、这道B IMP还有选用同位素 10B,查文献也找不到与常用11B差别,原子量小更容易深槽填充?
ion implant是很老的技术,要查很老的文献才能查的到。10B理论上要比11B深一些,具体还有哪些其他的pros/cons我不是很清楚。
3、还有之前他们提到的  PD IMP+  用于FW+,从最近1um以下产品看,基于3um以上硅厚,将Pin 做到5~6E18 atoms/cm3,PD做到1~4E17atoms/cm3,仿出来看耗尽区过深,怎们解决FD对实际电子抽取的问题?

好问题。但我不是三星/Sony员工,不是很清楚他们具体怎么做的。我猜应该会做retrograde doping
发表于 2022-9-6 09: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feynmancgz
收到  谢谢 我再查一下retrograde doping和10B的文献。

还有请问下前辈对于现在车载市场上Onsemi - super exposure或者Sony - SplitPD或Samsung - CornerPixel技术有研究吗?原理上它们都是使用的溢出模式,曝光阶段TG管弱关断,在FD点外挂大电容,收集PD溢出电荷用以扩展FW,实现车载高动态。
但由于FD点曝光阶段不处于复位状态,该MOS的Drain的N+会与P-Well有漏电,这部分也会计入信号之中,实际上上长时间曝光或有很大的DC,实测出来有3~6K e-/s,采用附件FCVDD的曝光低电位还是只有改善,整个我搞了两年还没解决

Sony Split PD A 132dB Single-Exposure-Dynamic-Range CMOS Image Sensor with High .pdf

953.3 KB, 下载次数: 37 , 下载积分: 资产 -2 信元, 下载支出 2 信元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3: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ynmancgz 于 2022-9-7 03:54 编辑


zhouyang2018 发表于 2022-9-6 09:45
@feynmancgz
收到  谢谢 我再查一下retrograde doping和10B的文献。


车载做TG overflow?这技术难度大到爆。。。。。。

ONsemi的super exposure以前是没有TG overflow的,去年加上了,也仅见于文章,产品似乎没看到,从发的文章结果看会非常非常之难用;Sony的这篇split PD是有做大小pixel的,但并没有做TG overflow,他那个TGS是有做overflow的意思,但我觉得会较难用(但他overflow也只是在小pixel上做,比只用一个PD的难度会小很多,至少TG电压相对来说好选取一点儿)这篇文章最后有没有赋予产品不知道,如果你知道的话,望能告诉我型号,我也很好奇!Samsung的cornerpixel是有产品,他是有说为了LFM会延长小pixel的曝光时间,但是不是做TG overflow?不知道,也没看到哪里有具体说明。如果你知道的话,也望能告知。

你要做TG overflow的主要目的是啥?HDR还是LFM?

做TG overflow这件事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更别说车载这么大温度范围了。。。不光是暗电流的问题,如果你只是在一个PD上做overflow的话,温度变化一大,TG overflow电压该怎么选?这是要把做算法和做calibration的人搞死。。。我是觉得这个太tricky。。。

Sony的这个FCVDD我之前真还没太注意,倒也确实是个思路,但不知道好不好用。我知道一些其他的解决思路,但恕我确实不方便直接说(而且我也不敢说我知道的方案能完全解决问题,125C下将FD的暗电流控制好,工艺上难度会不小!)你多看看别人的文章吧,90%以上的工程问题的解决思路,以前都有人想过了。说起来LOFIC这东西CCD时代就有了,就是TG overflow我知道的最早的也到2009年去了,也许更早。。。那就要考古了。。。但我个人是认为TG overflow不太适合车载
发表于 2022-9-7 09: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feynmancgz 发表于 2022-9-7 03:30
车载做TG overflow?这技术难度大到爆。。。。。。

ONsemi的super exposure以前是没有TG overflow的,去 ...



sony的是IMX390, IMX490,samsung是ISOCELL 4AC,结构均是大小PD,LPD用于常规亮场HCG LCG没有Overflow,SPD用于长曝光LFM同时兼顾极亮场景提升HDR;它们的SPD的TG采用弱开启,但面积小,FW靠外挂Overflow电容。如sony ISCC 20222  曝光阶段SPD对应的FD3是有溢出电荷。 Sony也有专利可以将TGS完全拿掉,完全的外挂电容并到SPD上。没有溢出模式只是FD挂电容降CG对于真实的电子合成应该更麻烦。 image.png
ONsemi使用的是Hayabusa  1St Super Exposure AR0233就是采用类似TG Overflow,只是两个同大的PD,如他们的宣传链接:http://webinar.eccn.com/vod/2022081610000389.html(对标产品就是Sony),当然Onsemi的TG电压就更复杂,对于电压中间电平要求就很麻烦了,脉宽要求有点类似ToF了。
Sony的这个FCVDD至少能降很多DC,确实是DC温度系数太高了,125℃下太难看,前辈说还有工艺解我再查查,我之前认为应该是算法直接减掉算了,由于是高亮场景对于成像质量不会要求太高。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16: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yang2018 发表于 2022-9-7 09:22
sony的是IMX390, IMX490,samsung是ISOCELL 4AC,结构均是大小PD,LPD用于常规亮场HCG LCG没有Overflow, ...


查了一下,IMX490倒是确实就是这篇ISSCC的东西。确实那个TGS感觉上是可以拿掉,无非是S3少了CDS。加CDS对弱点儿的信号质量会好点儿,但没做过大小PD合成这种,不太清楚好不好弄。
至于你提到的AR0233,我基本确定他没有做TG overflow。那个应该就是他们早一点儿的super exposure。当然后来再改版倒是有可能,但AR0233刚出来的时候是肯定没有做TG overflow的。
发表于 2022-9-7 19: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feynmancgz 发表于 2022-9-7 16:45
查了一下,IMX490倒是确实就是这篇ISSCC的东西。确实那个TGS感觉上是可以拿掉,无非是S3少了CDS。加CDS对 ...


AR0820演示视频设说有140dB,看介绍似乎是有overflow,车载830W门,AR0233我再查查看。


发表于 2022-9-9 10: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好,我在看文献时遇到一个问题一直没想明白,有些文献上说随着analog gain增大,random noise会下降,如下几张图所示
lQLPJxao42-Wg4bNAX7NBBmwTno5va1747sDFcXpvAChAA_1049_382.png (2019 ISSCC)

lALPJwKt0dpC9TTNA6XNBks_1611_933.png (2018 JSSC Sony)
这里我不太明白原因,因为按我的理解,gain大会同时放大噪声,有些文献说增益大了,放大器带宽下降会滤掉高频噪声,请问前辈怎么看呢?

2018_JSSC_A_0.18-_mu_textm_CMOS_Image_Sensor_With_Phase-Delay-Counting_and_Overs.pdf

3.17 MB, 下载次数: 22 , 下载积分: 资产 -2 信元, 下载支出 2 信元

2019_ISSCC_5.4_A_76mW_500fps_VGA_CMOS_Image_Sensor_with_Time-Stretched_Single-Sl.pdf

384.08 KB, 下载次数: 19 , 下载积分: 资产 -2 信元, 下载支出 2 信元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16: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wtyytw 发表于 2022-9-9 10:45
前辈好,我在看文献时遇到一个问题一直没想明白,有些文献上说随着analog gain增大,random noise会下降, ...


这个你就从最一般的噪声理论理解就好,计算噪声都有input-referred和output-referred,而我们一般更关心input-referred。所以你计算噪声的时候都要等效到FD上去。加analog gain就是为了抑制ADC readout noise的影响,这和通信receiver第一级总是要加LNA是一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16: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wtyytw 发表于 2022-9-9 10:45
前辈好,我在看文献时遇到一个问题一直没想明白,有些文献上说随着analog gain增大,random noise会下降, ...


至于带宽下降,抑制噪声这都是附带效应,主要还是要加gain。因为你不会总希望拉低带宽,拉低带宽就要损失速度,为了满足速度,又要加电流,这带宽就又上去了。另外降带宽对1/f也没啥用
发表于 2022-9-27 18: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feynmancgz 发表于 2022-9-9 16:28
至于带宽下降,抑制噪声这都是附带效应,主要还是要加gain。因为你不会总希望拉低带宽,拉低带宽就要损失 ...


非常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12-26 16:03 , Processed in 0.02361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