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例说FPGA连载19:DDR电路设计特权同学,版权所有 配套例程和更多资料下载链接: http://pan.baidu.com/s/1c0nf6Qc
FPGA通常有专用的接口支持诸如DDR2、DDR3等高速的存储器,因此在对其引脚进行连接时,需要使用FPGA定义好的专用存储器接口总线,不能随心所意的随意连接。Altera公司的FPGA器件,在它们的官方网站上都可以下载到与器件对应的引脚定义文档(通常有excel格式、txt格式或pdf格式),在这些文档中,详细的罗列了哪些引脚可以用于存储器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时钟或控制信号的连接。因此,在着手设计前,一定要先参考并定义好FPGA于存储器间的接口连接。 DDR2芯片的连接电路如图2.27所示。
图2.27 DDR2芯片接口电路 DDR2芯片接口以及PCB layout,通常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 单端信号的电路板阻抗一般控制在50 ohm ± 10%;差分信号的电路板阻抗一般控制在100 ohm ± 10%。 ● DQ, DQS, CK/CK#选择VSS作为参考平面;地址、命令、控制信号线选择VDD作为参考平面。 ● 双向I/O,如DQ,串行端接电阻放置在走线的中间,用于抑制振铃、过冲和下冲。 ● 单向信号,如地址、控制和命令线,串行端接电阻放置在走线的中间或信号的发送端,推荐放在信号的发送端。 ● 推荐的线宽为: 信号名 | 最小线宽 | 标准线宽 | DQ、DQS、地址、控制、命令信号 | 4mils[size=10.5000pt] | 6mils[size=10.5000pt] | 时钟线[size=10.5000pt] | 4mils[size=10.5000pt] | 6~10mils[size=10.5000pt] |
● 推荐的线间距 信号名 | 最小间距 | 标准间距 | 最大间距 | DQ和DQ之间[size=10.5000pt] | 8mils[size=10.5000pt] | 12mils[size=10.5000pt] |
| DQ和DQS之间[size=10.5000pt] | 8mils[size=10.5000pt] | 12mils[size=10.5000pt] |
| DQ和DM之间[size=10.5000pt] | 8mils[size=10.5000pt] | 12mils[size=10.5000pt] |
| 地址和地址线之间[size=10.5000pt] | 6mils[size=10.5000pt] | 12mils[size=10.5000pt] |
| CAS#,RAS#,WE#,CS#,CKE[size=10.5000pt] | 6mils[size=10.5000pt] | 15mils[size=10.5000pt] |
| CK和CK#之间[size=10.5000pt] | 4mils[size=10.5000pt] |
| 6mils[size=10.5000pt] | CK/CK#与其他信号之间[size=10.5000pt] |
| 20mils[size=10.5000pt] |
|
● DQS一般布线在DQ信号组的中间。 ● DQS与时钟信号线不相邻。 ● 为了避免串扰,数据信号组和地址、控制、命令信号组之间的走线间距至少+-20mils,建议它们在不同的信号层走线。 ● 时钟信号组尽量走在内层,CK和CK#的走线长度偏差在+-20mils以内,最好是+-10mils以内。 ● 数据信号组的走线长度和时钟信号组的走线长度偏差在+-500mils以内。 ● 同一组信号线的走线长度偏差在+-50mils(+-25mils)以内。 ● 地址、命令、控制信号线的走线长度与时钟信号组的走线长度偏差在+-400mils以内。 ● 同一地址、命令、控制信号组内的走线长度偏差在+-50mils。 ● 所有信号走线长度控制在2000mils(50mm)内。 ● VREF布局布线: n VREF和其他信号之间保持20mm间距。 n VDD到VREF的走线尽可能短。 n 去耦电容尽可能靠近VREF。 n VREF走线至少20~25mils。 n VREF和相邻走线之间至少保持15~25mils间距。 ● 布线顺序: n 数据信号DQ,DQS,DM n 地址信号,命令信号CAS#,RAS#,WE# n 控制信号CS#,CKE n 时钟信号 n 反馈信号 ● 蛇形走线相邻走线间距是线宽的5倍。
图2.28 蛇形走线线宽与间距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