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58# houjs
IC CAD年会数据分析之人均产值篇
在2018年全国IC CAD年会上,有一个重要的数字发布,全国IC设计公司平均的人均产值是161.1万元。
该如何解读这个数字呢?
通过人均产值这个数字,可以分析出IC设计工程师十分关注的工资薪水是否有增长空间。
先简单按照IC产品毛利为50%计算,那么人均的毛利润就是80万元左右。这个毛利润可以由如下公式来分解:
毛利润 = 研发费用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净利润
其中研发费用中主要部分就是研发人员的工资。
我们假设人均80万元的毛利润中,研发费用占了大头,大约占80%的比例,则公司平均为每个工程师支付的最高薪水就是64万元/年。
但是要注意,公司支付的人工费用中包含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福利,这个福利大约等于工资的40%左右。因此,其实每个工程师的平均工资最高是45万元左右。
以上计算中有2个假设条件,第一是产品的毛利润为50%,第二是公司把毛利润的80%用来支付职工薪酬。这2个条件是否成立呢?
上市公司的报表中有毛利润和毛利率的详细数据,我们把大陆上市IC公司2018年上半年的财务报表分析一下,得到如下数据:
公司 销售额 销售额同比增长 毛利润 毛利率 净利润 净利率 净利润同比增长
中芯国际(港股00981) 117 11.6% 29.7 25.4% 4.0 3.4% -39.7%
华虹半导体(港股01347) 30 15.4% 9.87 32.9% 5.84 19.5% 25.5% 先进半导体(港股03355) 5.27 7.2% 0.757 14.4% 0.36 6.9% 20.84% 复旦微电子(港股01385) 6.72 14% 2.83 42.1% 0.94 14% -15.5% 国民技术(A股300077) 4.12 15.24% 1.42 34.5% 0.05 1.2% -87.4% 紫光国微(A股002049) 10.53 31.55% 2.85 27% 1.2 11.4% -3% 汇顶科技(A股603160) 13.9 -24.5% 5.5 40% 1.12 8.1% -76.7% 北京君正(A股300223) 1.03 33.38% 0.39 37.9% 0.12 11.6% 213.68% 全志科技(A股300458) 6.66 48.44% 2.14 32.13% 0.75 11.3% 4365% 景嘉微(A股300474) 1.91 12.34% 1.50 78.5% 0.62 32.4% 11.80% 兆易创新(A股603986) 11.06 17.88% 4.19 37.9% 2.35 21.24% 30.99% 上海贝岭(A股600171) 3.86 57.71% 0.99 25.6% 0.64 16.58% -51.59% 士兰微(A股600460) 14.37 10.70% 3.84 26.7% 0.95 6.6% 12.90% 圣邦股份(A股300661) 2.84 26.25% 1.29 45.4% 0.41 14.4% 26.01%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IC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大部分位于30%-40之间,注意上市公司都是竞争力比较强的公司,如果是非上市公司可能毛利率还要更低。
报表中的另外一个分析结果是:净利润大约占毛利润的30%左右,说明上市公司不会把所有的毛利润都拿来给员工发工资,因此我们前面假设的80%的毛利润用来发支付员工薪酬的假设也不成立。
如果按照上述表格的实际数字估算,应该取毛利率35%比较符合中国IC设计公司的现状,取毛利润的60%用来支付员工的薪酬计算更加合理。则重新计算结果如下:
平均每人毛利润 = 161.1x 35% = 56.385万元。
平均支付每人薪酬 = 56.385x 50% = 28.2万元
扣除福利后的每人薪酬 = 28.2/ 1.4 = 20万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全国IC设计工程师的平均薪酬大约为20万元/年。如果你要计算你自己的公司是否还有涨薪空间,首先看一下本公司的销售额、毛利率、员工总数,然后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一下,就知道公司是否还有涨薪空间,空间是多大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所有计算都是基于公司是完全基于市场规律运作而进行的分析。实际情况中,有2个例外,第一是公司获得了大量VC的投资,它的薪酬支付就不是按照毛利润来支付的,而是按照VC投资金额的多少了支付的。还有一种就是获得了大量政府补贴,政府补贴资金也要算入毛利润中,因此也可以支付更好的薪酬。
我们看到,大量的AI芯片设计公司支付大约平均50万-100万元/年的薪水,主要的来源应该是获得了VC的投资。它不能按照上述毛利率的公式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