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2296|回复: 6

间谍卫星自毁 日本谍网遭重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1 19: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间谍卫星自毁 日本谍网遭重创
http://www.warchina.com 2003年12月01日16:54   双击鼠标滚屏
--------------------------------------------------------------------------------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29日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开发中心发射一枚携带两颗间谍卫星的火箭。火箭升空后不久出现故障,在接到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后被自动摧毁。这次发射的失败使得日本政府耗费巨资打造的东北亚军事间谍网计划遭到重创。
  ■火箭被自动摧毁
  美联社的报道说,由于火箭上携带的间谍卫星属于军事机密,所以日本当局采取了相当严密的安全措施。火箭发射没有进行实况转播,发射中心周围部署了400多名警察,海上自卫队的巡逻船对附近海域进行严密监控,以防遭到恐怖分子袭击。
  据时事社报道,日本自行研制的H2A火箭在当地时间29日下午13时33分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开发中心发射升空。大约10分钟后,在H2A火箭第二节点火之前,发射现场指挥人员确认火箭无法完成使命,于是下达了爆破指令。
  根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一份快报,失败原因可能是火箭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中有一个不能分离。而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则援引专家的分析说,发射的失败可能是“因为火箭的一个引擎出现了故障”。确切的事故原因目前还在调查中。
  ■发射计划被一再推迟
  事实上,在29日的发射失败前,这次的间谍卫星发射计划已经因为各种原因被一再推迟。
  今年5月,日本政府宣布将于9月10日发射两颗间谍卫星,但后来因故被推迟到9月22日,到了临近的日期,又再次推迟到9月27日。但是在9月27日发射升空前的最后阶段,技术人员发现火箭第一节引擎驱动装置等出现了故障,于是间谍卫星的发射被迫推迟到11月29日。
  分析人士认为,火箭发射的屡次推迟表明日本自行设计的火箭或间谍卫星在硬件方面尚存在缺陷。日本当局原计划利用推迟的几个月时间解决上述缺陷和问题,不料结果仍然难逃失败厄运。
  ■日本航空业遭受重创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自日本H2火箭1998年和1999年第5次和第8次发射失败以来的第三次失败。H2A火箭此次发射失败之前,曾五次连续成功,日本国产火箭正在不断恢复信誉,这次发射失败对日本火箭的信誉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1970年,日本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当时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日本政府也雄心勃勃地希望凭借自行研制的H2型火箭在商业卫星发射领域和欧美一较高低。
  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H2型火箭发射一再失败,美国的休斯公司和劳拉尔空间系统公司先后中止了与日本签订的发射火箭的计划,使得日本火箭的信誉一落千丈。(文/云鹏)
 东北亚卫星谍网好梦难圆
  日本内阁卫星情报中心认为,间谍卫星的发射失败对日本政府利用卫星收集军事情报的计划是一次重创。
  1998年,朝鲜发射的“大浦洞”导弹越过日本上空,震惊了日本朝野。当时,日本只能依靠美国间谍卫星提供的数据对朝鲜试射的导弹进行跟踪。而美国提供的照片和数据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要拿到一份数据和图片要等待很长时间。
  因此,日本政府决定发射自己的间谍卫星,建立一个军事卫星间谍网,加强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监测。该监测网的目标地区为中国、朝鲜半岛、俄罗斯和日本本土。监测任务除了搜集导弹发射等“可能对日本造成国家安全威胁”的信息,还将用于应对重大灾难和事故的“危机处理”。
  整个间谍卫星发射计划耗资2500亿日元(约合23亿美元)。今年3月28日,日本首次成功发射了两颗间谍卫星。这次发射的两颗卫星也分别是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按原计划这4颗卫星将组成一个情报处理系统,每天对地球任何地方至少可以拍摄一次。而到了2006年,间谍卫星的总数将达到8颗。
  据日本媒体报道,根据原来制定的计划,这两颗间谍卫星发射成功后,一个间谍卫星指挥中心将在东京开始运行,日本政府耗费巨资构建的“监视东北亚军事动态的卫星监测系统”也将正式启动。不料,精心准备的发射计划却以失败告终,这一军事间谍卫星网络也就无法如期建成。
  据日本媒体透露,日本研制的间谍卫星隐蔽性不如人意。专家指出,既然这两颗间谍卫星能被业余天文爱好者轻易地发现,因此不难推测,朝鲜也会发现一天两次飞越并对其领土进行监视的日本间谍卫星。
  ■新华社
  日本短期不搞“载人航天”
  日本航天业投入巨大,接连失败让日本各界感到痛心。
  日本文部科学省今年8月制定宇宙开发长期计划时放弃了载人航天计划,认为日本目前还处于开发基础技术的阶段,看来这是有一定依据的。
  而法新社的报道认为,日本的这次火箭发射失败和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已失去希望
  打击日本整个航天业的不仅仅是火箭发射失败。1998年升空的火星探测器“希望”号,预定1999年10月到达火星。由于燃料和供电系统接连发生故障,今年12月才能到达目的地。今年6月,为了节省能源,探测器在地面遥控下借地球重力变轨飞行,却又进入了将与火星碰撞的轨道。如果按现在的轨道继续运行的话,下个月14日探测器就会与火星发生碰撞。主管部门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只能研究如何改变探测器的轨道以避免碰撞,但它已经不可能完成探测火星的使命,斥资200亿日元(1美元约合109.26日元)开发的火星探测器即将泡汤。

  另外,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成立之际,曾把“对地球环境的贡献”列为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完成这一课题的依据就是因为有“绿色2号”卫星。“绿色2号”卫星搭载有日、美、法的5台环境监测装置,可以监测臭氧层变化等。在卫星开发技术方面落后于欧美的日本,希望通过在环境领域的贡献让世界刮目相看。然而,去年12月发射、设计寿命为3年的“绿色2号”仅运行10个月就因电源出现故障无法使用,700多亿日元的开发费用化为乌有。
  ■新华社
  资料:日本火箭系列
  日本航天工业有“L”、“M”、“N”、“H”、“J”等系列火箭,其中“L系列”仅“L-4S”是运载火箭,并在1970年2月11日成功地发射了日本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
  “L系列”火箭是日本最早期的火箭。“M系列”火箭比“L-4S”试验火箭的运载能力提高了3倍。“N系列”火箭是日本引进美国的“雷神-德尔塔”火箭技术后研制成功的系列火箭。“H系列”火箭也有两个型号,“H-1”型和“H-2”型。
  “J系列”火箭有“J-1”火箭,它是在“H-2”火箭和“M-3S”火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级固体燃料火箭,主要是用于发射小型卫星。(北京青年报)
发表于 2003-12-1 19: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间谍卫星自毁 日本谍网遭重创

发表于 2003-12-1 19: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间谍卫星自毁 日本谍网遭重创

顶一下。
发表于 2003-12-1 19: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间谍卫星自毁 日本谍网遭重创

解恨
发表于 2003-12-1 20: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间谍卫星自毁 日本谍网遭重创

丢大人啦,哈哈。。。。
发表于 2003-12-2 11: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间谍卫星自毁 日本谍网遭重创

唉,就这样,怎么和中国比呀!
发表于 2003-12-2 12: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间谍卫星自毁 日本谍网遭重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2-24 17:48 , Processed in 0.02345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