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鹏
最近,一篇关于中国的广义货币存量(M2)的报道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甚至在专业经济学家之间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报道说,截至2012年末,中国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比整个欧元区还要多得多,与之相应,中国的M2/GDP指标也位居全球前列。从增量角度看,2009-2011年间全球新增的M2中人民币贡献了48%,这样的增长规模和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都是少有的。
有人将巨量货币存量形容为堰塞湖,有人则从各国M2口径差异、M2/GDP指标能否国际比较、货币存量流量与通胀之间的关系等技术性角度对该报道的结论进行了反驳。不难发现,这是前期“货币超发”争论的延续。笔者在去年11月6日《跳出技术层面看“货币超发”争论》一文中对货币量与通胀问题已进行了详细分析,基本观点是:货币数量论是一种不完美的定量分析方法,但这不改变过去数年货币供应过量这一定性结论。此处不再重复,笔者在此分析另外三个问题。
M2/GDP指标是否完全无用
笔者认为,确实不能简单比较各国的M2/GDP指标。M2/GDP比率受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乃至整体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在上述因素差异巨大的各个国家之间进行横向比较,确实意义不大。相对而言,纵向比较所透露出来的信息量更丰富一些,分析中国M2/GDP的历史变化数据,并将其与金融创新和货币化进程综合起来,也许能得到更多的启示。不过,由于没有理想的分析模型,它也很难得出确凿的、定量的结论。
但是,如果将M2/GDP作为一个参考指标,与同期的实际利率等数据结合起来,说服力就会大大增强。因为货币供应是否过剩,利率是货币供求力量平衡的结果,如果实际利率持续低迷,甚至长时间为负,那么,就可得出货币供应过多的结论。事实上,过去10年,中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按月度计)是处于负利率状态。再进一步,将M2/GDP的动态变化与最终物价水平结合起来,可以直接证明货币供应过多。事实上,这一傻瓜方法直指货币与物价之间的核心逻辑关系,可以避免许多无意义争论。
存不存在一个货币“堰塞湖”
巨量货币存量数据备受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很想知道它会对未来的物价和资产价格产生何种影响?甚至有人很想知道该如何“回笼”货币,消除如此过高的货币存量。
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具备存量和流量的观念。存量是过往每年货币流量累积的结果,显然,要消除过高的货币存量,必须出现货币收缩(不是增速下降,而是增速为负,绝对数下降),这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它会造成严重的通货紧缩和实体经济的剧烈收缩,甚至发生经济萧条。世界现代货币史上,这种情况也仅出现极少的几次。并且,回笼货币一词多是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微调性操作,是短期性质的。回笼存量货币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是难以想象的。
在某些分析模型中,过量货币供应会形成物价上涨,但冲击是一次性的,物价上升到一个平台之后,如果货币供应与实体经济的需要相适应,那么,物价就会停留在这个平台之上。所以,前期过量供应累积形成的货币存量,已经与当期物价无关,关键是控制住当期货币供应,以使其恰好满足当期的经济需要。“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关键是把握好现在。”按照这种逻辑,货币堰塞湖这个概念就根本不存在,纯粹是缺乏专业知识的耸人听闻。
但是,这类模型显然存在严重缺陷。因为从货币供应过量到通货膨胀形成之间,存在时滞。上一期过量货币供应,会影响当期物价,甚至上上期、上几期货币供应都会影响到当期物价。这里面有经济活动传导需要时间的因素,也与全社会通胀预期有关。一般来说,前N期的货币供应过量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时滞也就越长,通胀预期也就越顽固,一旦通胀预期在人们心中生了根,要根除通胀就需要费很大的力气了,有时非要付出一次衰退的代价不能成功。1970年代美国就是这种情况。
显然,过去数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货币信贷过量问题,并且从任何指标看,持续时间都算很长。尽管中国巨额货币存量是中国经济头顶上的堰塞湖说法不是十分精确,但确实有几分道理。不假思索地否定货币堰塞湖的存在,会严重忽略过去数年来因货币信贷持续宽松累积下来的压力给眼前和今后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决策者如果忽略这种影响,我相信会犯下很大的错误。
如何消除货币泛滥后遗症
要逐步消除货币泛滥留下的后遗症,给堰塞湖泄洪,笔者认为有几点十分重要。
首先,要控制好当期的货币信贷,避免给当期和后期物价制造新的压力。
其次,要引进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框架。尽管目前正式实行通胀目标制的条件还不一定具备,但采纳通胀目标制的部分或大部分做法是很必要的。
要强化货币政策单一目标,强化央行的独立性,必要时需要修改相关法律,去掉《中国人民银行法》中的一些含糊表述。通胀目标制的一个最大好处是,强调央行的工作任务是实现稳定物价这一最终目标,而运用什么货币政策工具,以什么为中介目标,则予以淡化,由央行视具体情况弹性处理。鉴于货币量指标与最终物价之间关系随着金融创新日益复杂而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时机成熟时可以放弃货币量目标,即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再公布货币供应量目标,同时要重视对利率的监控和利率工具的应用。
这样,社会评价央行的工作成绩时,只要集中于是否实现了稳定物价这一点,而不必再过多关注其具体的操作,这样非常有利于对央行问责。
第三,在通胀目标制框架中,通胀的目标应该从严。这可以降低通胀预期。近些年来,消费物价持续上升、资产价格罕见地上涨,通胀预期已经在会社会生根,非常顽固,只有实行更严格的通胀目标,才能逐步扭转公众的预期。
从中长期看,货币是中性的,通胀不会增加实际产出,只会导致损失。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将通胀目标定在3%或4%,如果考虑到统计上的低估,这一目标明显偏高。实行通胀目标制的发达经济体多数定为2%,目前阶段把我们的通胀目标下调到2.5%不仅必要,从现实情况看条件也具备:一是中国经济的体量在逐步增大,政策的自主性在增强;二是宏观经济稳定性不断改善,以通胀来降低出现较大产出缺口风险的做法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