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生参数提取如何选择RC, RCC, C模式?   
     在寄生参数提取中,需要用到不同的提取模式,例如,只提取电容,不提取电阻模式,或者电阻电容都提取模式等。
       常见的提取模式有如下3种:
   1.RCC模式:既提取寄生电阻,也提取寄生电容,电容提取时把耦合电容结果保留。
 
 2.RC模式:既提取寄生电阻,也提取寄生电容,电容提取时把耦合电容折算到集总电容中。
 
 3.C模式,只提取寄生电容。
 
       以下是三种方法的特点比较:
   |   | 网表规模
 | 网表的仿真时间
 | 仿真精度
 |  | RCC模式
 | 很大
 | 很慢
 | 很准确
 |  | RC模式
 | 大
 | 慢
 | 接近很准确
 |  | C模式
 | 小
 | 快
 | 有一定误差
 | 
       以下是2个典型例子的延迟仿真数据比较:
   |   | 仿真时间
 | 网表大小
 | 仿真精度
 |  | RCC模式
 | 38分钟
 | 424MB | 0% |  | RC模式
 | 10分钟
 | 85MB | 0.9% |  | C模式
 | 1.2分钟
 | 12MB | 5% | 
          |   | 仿真时间
 | 网表大小
 | 仿真精度
 |  | RCC模式
 | 5小时30分
 | 2.1GB | 0% |  | RC模式
 | 34分钟
 | 124MB | 1.1% |  | C模式
 | 2.5分钟
 | 31MB | 6% | 
          由于寄生参数提取的网表规模很大,因此提取时尽量增加 RC Reduction的选项,以便减小网表规模,否则后续的仿真工具会由于内存不足无法计算。
       可以看到,RCC模式精度最高,但是速度很慢;RC模式精度较高,速度也可以接受;C模式有一定误差,但是速度最快。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模式。
       有时候,用户希望全芯片的部分线网采用RCC提取,部分线网采用C提取,该如何实现呢?针对Calibre XRC工具,可以如下操作:
   calibre -xrc -phdba.rule
 calibre -xrc -pdb -rcc
 a.rule
 calibre -xrc -pdb -c a2.rule  -select
 calibre -xrc -fmt -rcc
 a.rule
 
 
      其中a.rule中,添加了如下语句:
 PEX EXTRACT
 EXCLUDE
 layoutnames
 RECURSIVE
 xxx
 yyy
 zzz
 
 
      它的含义是:所有节点都提取RCC的寄生参数,但针对节点xxx, yyy, zzz不要提取寄生参数。
 
 
      在a2.rule中,添加了如下语句:
   PEX EXTRACT
 INCLUDE
 layoutnames
 RECURSIVE
 xxx
 yyy
 zzz
 它的含义是:只提取节点名为xxx, yyy, zzz的寄生电容。
 
           通过2个pdb的语句,实现了部分节点只提取寄生电容,而不提取寄生电阻的目的。        总结如下:一般情况下,采用RC模式是一个折衷的模式,既可以满足精度需求,又能满足效率要求。如果想进一步优化精度或者效率,则通过具体指定线网名来选择不同线网的提取模式,从而更准确地控制每个节点的提取精度和效率。
       更多内容, 请参见 微信 公众号:  microscapes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