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楼主: JoyShockley

[讨论] 请不要做spice monkey!!!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4 22: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方法与baker那本「设计布局仿真」所用的方法相一致,感觉与gmID核心思想差别很大,甚至没有关联。
看来设计自由度过多,对于高手来说是喜事,对新手来说是噩梦。
发表于 2013-5-15 11: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2# xyn777

baker「设计布局仿真」书挺好的。我们课题组的设计方法与这本书没有关系。我们的方法是基于Sansen教授Analog Design Essential的第一章内容,进行长期流片而经验总结出来的。其中,也包括一次工业界芯片逆向设计。
zwtang
2013/5/15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5-15 13: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3# zwtang


   有本《 Tradeoffs and Optimization in Analog CMOS Design 》,感觉是三森第一章内容的升级版
发表于 2013-5-15 17: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1# zwtang


    多谢了啊! 先看看,希望大家踊跃讨论,也是一个新的思路啊!
发表于 2013-5-16 01: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vanpeng 于 2013-5-16 01:59 编辑

回复 321# zwtang

我仔细看了下你的电路: pmos有5.5 和1.4. NMOS 有600n 和900n,220n
1,我要问下,你说的power down 管是指的那些管子, 没有听说过power down这个概念。

2,你的220 n 和900n, series 一起,我知道这样做的理论的目的, 降低lammda,接近地的管子工作在临界点,提高增益。
但是我做过仿真,没发现上述的improvement。你能解释下么,毕竟经过验证。

3. 这个IDSt的nmos和pmos是多少uA per unit W/L,在什么Vgs-vth下。

4 来看看lz的陈述:“根据增益确定L,和VDS/v_star.   然后根据设计指标确定GM,和v_star.  然后剩下的工作就是查表得到W
    首先,要通过gain来确定L,因为“gm/gds 是受到L和(VDS/v_star)的正相关,其中V_STAR=2ID/gm
     到这儿,我就卡住了,VDS/v_star=(VDS/2)*(gm/ID),在这儿,我可以看到这个公式到底是在弱反,强反,还是在速度饱和?在线性还是在饱和区?
     怎么可能避开 vgs-vth。我还在研究。但是我猜测和sansen讲的是不一样的gm/id的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08: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6# Evanpeng


   昨天,和唐老师交流了两个多小时,很受震撼。唐老师用的设计方法,应该说本质上,也是先仿真单个管子的特性,找到归一化的特征值(与W无关或者弱相关),做成表格用于设计时的参考。但唐老师的方法,非常的快捷,我水平不够,并未很好的理解具体细节。应该说唐老师的方法,是他多年的技术积累,并经过多次流片验证过的,是非常非常厉害的。正像前面帖子中的,一些业界的朋友所说,每个牛逼的工程师,肯定是有他自己的设计方法的。

#以后看到这个帖子的同学,可能以后想来复旦的同学,考研也好,保研也好。你如果对模拟和射频非常感兴趣,想在技术上有巨大提升的话,个人建议你报唐老师的课题组,里面的技术积累非常雄厚,做的东西也是世界先进水平的,否则唐老师也不可能发ISSCC之类的世界水平的文章。 唐老师对学生很好,乐于帮助学生,发掘他们的潜能,当然优秀的地方,你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所以,你如果爱技术的话,真心建议唐老师的课题组。#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08: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gmro.jpg 回复 326# Evanpeng
130nm工艺下的仿真结果(W=5um,L依次150 200 250 300 350)。Vgs=vth+0.2V;Vds从0到1.2V扫 描。 每一个直流工作点,让spice计算gm/gds,2id/gm(即Vstar).已K=VDS/vstar做横坐标,以gm/gds为纵坐标,制程表格(也可以成matlab函数)

K>1时,管子强反型饱和区,但实际上,K>2时,管子才有足够增益。  根据整体的增益指标,确定小信号流中每个管子的本征增益,查表可确定L的大小。
发表于 2013-5-16 12: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7# JoyShockley

都开始帮做代言了啊?!不过确实是这样!前一段还有人通过微博的标签搜到我问考复旦研的,话说也是准备入学应该和你一届,没问他进了哪个组……
发表于 2013-5-16 12: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说去最终都是一样的,实际上没什么区别,手工平方律只有定性意义,定量计算不靠谱,但仿真器相对来说是精确的,于是用查表法了。
实际上根本没人愿意把L从最小离散地扫到某个较大值,好看却不是用,比如设计OP时,在满足诸如SR,OFFSET等基础上,能把增益做多大就做多大,越大越喜欢,反之若发现增益不够,再折中指标或修改架构,这个不难,因为什么架构能做到什么程度指标事先心理大致有数了。

查表法,是死心眼--什么都想试图用公式手工算出来,--一次认识上的跃升,但试图想像Allen书中所说那样:把每个管子约束条件标好,一套公式每个管子W|L就出来了,还得折磨你。
发表于 2013-5-16 12: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身经千考的学生思维已定型了
面对x+1=2,x=?的问题,他会欣喜若狂;
面对x+y=2,x=? 的问题,他会愁眉不展,举手招呼老师,说:老师你这题目少个条件,没法确定答案。

虽然引进了的gmID之类的高级货,但仍没有摆脱上面的思维束约,即方称的个数应等于未知数的个数。从这个角度看,水平并未怎么提升,只是迭代次数少了些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11-15 15:56 , Processed in 0.02356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