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帖子
查看: 17030|回复: 27

ESD保护结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4 11: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请问一般在输出端的ESD保护,从输出端向电路里看,是先经过限流电阻,再经过保护管,还是先保护管再电阻?
顺便问下,一般这个限流电阻多大?
发表于 2008-8-4 13: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是输入端ESD保护吧,输出端ESD保护没有电阻的
先经过保护管,再经过电阻,阻值根据内部输入负载来确定,RC计算上一般1n就够了吧,再多就可能要影响功能了
常规电阻100~200ohm左右也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4 15: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4 20: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lygress 于 2008-8-4 11:06 发表
请问一般在输出端的ESD保护,从输出端向电路里看,是先经过限流电阻,再经过保护管,还是先保护管再电阻?
顺便问下,一般这个限流电阻多大?


做ESD时候,好象是不分输入/输出的吧

对这个PIN加PS/NS看承受能力,所以应该是先接保护管,再接限流电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22: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样的,刚做的一个项目里,在输入输出脚都加了ESD保护,都是从PIN脚看进去,先是N管接成二极管形式到地,然后才是限流电阻。唯一不同的是,输入端的限流电阻是1.1K,输出端是440欧姆。但是最后流片测试结果是,输入到4KV,输出只有2.5~3KV。输出端都是电压跟随器输出的,直接接限流电阻到PIN。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5 13: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正常啊,估算一下RC常数就可以了
好像这个二极管设计上可以改进些,是工厂提供的ESD二极管结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5 14: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lygress 于 2008-8-4 22:11 发表
是这样的,刚做的一个项目里,在输入输出脚都加了ESD保护,都是从PIN脚看进去,先是N管接成二极管形式到地,然后才是限流电阻。唯一不同的是,输入端的限流电阻是1.1K,输出端是440欧姆。但是最后流片测试结果是,输 ...


这个正常,和很多因素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5 15: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上没有提供详细的ESD保护结构,所以才郁闷.
那这个很正常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想要提高ESD的特性,该从哪方面下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6 05: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能加大输出端限流电阻,可以考虑用二级ESD保护,就是在限流电阻后再放一个ESD保护原件,这个元件可以比第一级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6 11: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瞎说几句,可以做如下尝试
输入级二极管改成栅端通过电阻接地的NMOS,然后提高这个电阻阻值,或者在栅端和输出端之间耦合个小电容(可以不用特意做,走线上版图上有意识提高这部分寄生电容即可)
内部输出管的漏端可以的话做unsilicide mask(如果工艺支持unsilicide poly resistor)
内部输出级人为增加些电容负载
提高输出级串联电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X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9-14 01:11 , Processed in 0.023489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