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全文
楼主: Echos

[求助] virtuoso仿真输入输出阻抗的疑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0 10: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枫 发表于 2025-4-21 17:04
反射系数S11=(ZL-ZS*)/(ZL+ZS),这才对吧


反射系数公式里把李辑熙的Zs改成Zs*,这个定义我只在TW田庆城的讲义看到过,可惜也!是!错!的!


或者换一句更好听的,他这里所说的“反射系数”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反射系数。他这个定义方法,其实跟微波原理里的东西完全无关了,不需要考虑电磁场,不需要考虑电报方程,完全是用中学物理的那种集总参数来思考的方法就可以,因为ZL=ZS*的时候负载功率最大,所以他就仿照我们通常所说的反射系数,定义了一个他自己的”功率反射系数“,来解释这些东西,其实还是弊大于利。

各位,还是去看Pozar的<微波原理>吧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大帮工程师分不清共轭匹配和传输线匹配的区别的,我面试经常问的一个例子:

源阻抗25欧姆的内阻(Zs=25),经过一段长度为lamda/4的传输线,传输线特征阻抗为50欧姆(Z0=50),接一个100欧姆的电阻负载(ZL=100),此时负载是否获得了最大功率?是否是共轭匹配?源端(Gamma_S)和负载端(Gamma_L)的反射系数各自为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枫 于 2025-11-7 09:53 编辑


   
totowo 发表于 2025-6-20 10:59
反射系数公式里把李辑熙的Zs改成Zs*,这个定义我只在TW田庆城的讲义看到过,可惜也!是!错!的!


共轭匹配是最大功率传输的要求,传输线匹配指的是无反射匹配吧?这俩确实不一样,把共轭的值代入到反射(ZL-Z0)/(ZL+Z0)并不是0.我之前理解的问题,上面的式子(ZL-ZS*)/(ZL+ZS)指的应该是功率波反射系数。这个公式在Pozar的微波工程第四版的4.63可以找到来源,既然共轭匹配是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不妨把4.63里的参考阻抗取为源阻抗,就得到了(ZL-ZS*)/(ZL+ZS).关于功率波的讨论在1965年K.Kurokawa名为《Power waves and the Scattering Matrix》的文章里就有讨论,这么定义不能说跟“微波原理的东西完全无关“吧,”跟电磁场完全无关“感觉也不见得,至少是一套自洽的理论,而且参考阻抗可以是任意值,由此可以推广到广义S参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枫 发表于 2025-11-7 09:51
共轭匹配是最大功率传输的要求,传输线匹配指的是无反射匹配吧?这俩确实不一样,把共轭的值代入到反射(ZL ...


Pozar书之前的版本没有引入这个功率波概念,确实在第四版中引入了这个概念。但他也说了这个完全是靠定义出来的新波,功率的推导也完全是只需要”基本电路理论“,不涉及传输线等各种概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枫 发表于 2025-11-7 09:51
共轭匹配是最大功率传输的要求,传输线匹配指的是无反射匹配吧?这俩确实不一样,把共轭的值代入到反射(ZL ...


我同意这个提法是自洽的,但只是形式上。
Pozar前几版没有引入这个概念,这一版才引入了这个概念。
但是你看他说的,这个对功率的推导只需要”基本电路理论“,而且是“不需要定义特征阻抗”的简单电路中,给出了一种“功率波”的定义。本意是方便理解,但客观上上恰恰是让很多人反而了混淆传输线匹配和功率匹配的原因。

1.png 2.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1 20:34 , Processed in 0.024459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