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本贴自2015年发布以来,陆续收到非常多的RFIC行业从业者或者研究生学员的工程实例询问邮件(直到今天还有较多邮件)。为了便于大家的学习和提高,本人对之前的工程实例进行了升级,基本上是以全晶体管级的形式提供给大家,为了加快仿真速度,数字部分采用Verilog-A实现,并将该工程实例作为本人最新出版的书籍《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李松亭著,2023年12月出版)的附带材料提供开源下载(下载地址在书中的前言中有链接),有需要的同行们或者将来的同行们可以自行下载学习。   该接收机采用低中频架构来实现,中频频率为4.092MHz (本振频率处于下频率段,为1571.328 MHz )。包含的主要核心模块为:LNA, 正交Downconverter,Complex BPF,PGA, AGC, ADC, PLL 以及相关滤波器带宽校准电路RC Calibrator 。为了加快仿真速度,本设计中的VCO 模块和其它算法模块(AGC 校准算法中的译码电路,二进制搜索算法,参考频率分频器等)均采用verilog-A 语言进行建模(可参考附录B, C, D, E )。另外在进行频率综合器的设计时,为了将AFC 算法以及小数分频中的Sigma-Delta (SD )调制器也进行实现,我们将其设计成宽范围输出,但是固定其输入参考频率和分频比,因此在保证PLL 环路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大大简化电荷泵和环路滤波器的设计复杂度。同时我们将VCO 设计成宽范围输出,包括16 条压控频率线,并且将AFC 算法、SD 调制器以及加法模块利用Verilog-A 进行实现(附录F, G, H ),以提升仿真速度。其它模块的设计均在晶体管级进行实现(即使在此情况下,利用典型的设计服务器,完成系统级仿真也需要约4 天时间)。另,本接收机中还加入了I/Q 通路失配校准功能,极大的提升接收机的镜像抑制能力(校准算法和校准电路均通过Verilog-A 实现)。本设计采用0.18 μm CMOS 工艺进行实现,电源 电压为3.3 V (简单起见,省去了LDO 等稳压电源模块),所有的仿真均在典型工艺角下进行(个别仿真会采用多种工艺角进行验证),本附录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一个学习型的设计案例,并给出具体的仿真结果(模块级和系统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