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2241|回复: 0

谁动了我的“母语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4 22: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有个笑话,母老鼠带孩子在外散步,遭到猫的攻击,母老鼠学了几声狗叫将猫吓跑。事后,母老鼠语重心长地说:“学好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当然,笑话终归是笑话,可笑话里反映出一个真理——外语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进行直接沟通和交融的主要途径,掌握好外语是全球化进程中的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之一。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大学生为考托、考g、考雅思而奋战,中小学乃至幼儿园为双语教学而拼命,街头的哥、的姐也时不时念叨几句洋泾浜时刻准备着为外国友人服务,连小商小贩也”ten yuan”、”one dollar”地往外蹦单词和老外讨价还价,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的外语培训班更是比比皆是。我们惊叹,“外语热”或称“双语热”已经变成一种全民运动,甚至走火入魔。
  在国内,不少学校纷纷打出“双语教学”的牌子,甚至从一开始就强调“no chinese”。老师自己不说母语,也不允许孩子说母语。学习外语的目的原本是,在掌握本国语言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培养中国人的国际眼光和文化沟通能力,而拒绝母语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无疑会影响到中国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判别。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如今这种全民外语狂热的局面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规定的逼迫。为了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和管理经验,国家对外语学习十分重视,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这种导向之下,有关部门却在实施中大搞“一刀切”,头脑过分发热,把掌握外语的水平和能力当成类似于“市场准入”的关卡。于是,评职称人人要考外语,实际业务水平再高,外语考试不通过,就别想晋升高一级职务;上大学、读研人人要考外语,专业知识再丰富,过不了英语四级就别想拿学士学位,达不到外语考试及格线也别上继续深造;考公务员也要测试外语水平,而且是个硬杠杠,不过不行,至于实际工作能力似乎到成了软指标。如此一来,逼迫人们从小就趋之若骛,开始学外语,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路学下来,十几年的功夫,年年都在学,想想花在外语学习上的时间,实在是惊人得很。尤其是,大多数人学了十几年的外语,似乎仅仅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和过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却根本用不上,这实在是一种惊人的浪费,青春的磨损。可不学又不行,在社会生存,必须服从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哪怕这个规则是多么的荒诞不经。
  二是绚丽时尚的诱导。学外语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其实也是文化熏陶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时尚文化通过影视、网络、语言等各种途径涌入中国。国人中逐渐形成一种崇洋媚洋风尚,以取洋名、说洋文、穿洋文化衫、喝洋酒、坐洋车为荣,尤其是影视作品中一些洋化人物形象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而街头的外文招牌、商店的英文字号、商品的纯外文品牌,以及经过洋化而变得不知所云的某些诗句歌词,也都无不于潜移默化中颠覆着国人的文化心理。这种对西方文化认同和渴求,无形中成为一种学习外语的内在动力。
  三是外语培训市场的推波助澜。熟练掌握外语意味着拥有比别人更多的发展机会,这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与此相应,各类外语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外语培训市场的空间正不断扩大。据统计,英语教育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年产值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相当于中国一个较发达的中等城市的年产值。学习者数以几亿计。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媒体造势,将国人置于“学好外语、奔好前程”的鼓惑与压力之中,于是,从白领丽人到马路的哥,从大学博士到学前儿童,都不由自主地被裹挟到这个大潮之中。
  四是社会大众本身的盲从。盲目从众而又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不惜重金,不仅希望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开展英语教学,而且在课余还把孩子送去各类外语培训班学习,或者专门请家教上门辅导。这样做的唯一目的是,在未来竞争的压力下,“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也不愿意去费心思去讨论幼儿学习外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只是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夜之间变成满口abc的洋娃娃。
  在这种全民外语热的背后,掩盖着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对母语的冷落。本来,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我们理应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更用不着感到自卑的一种语言。可在外语热的同时,国人对汉语却表现出一种严峻的冷漠,人们只会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自鸣得意,却毫不在意母语表达上的辞不达意,人们为托福满分而欢呼,却对母语的错别字连篇无动于衷。甚至在一些大学里,中文系学生过不了英语四级考试就拿不到学位,可写不出锦绣文章却没人计较。相形之下,汉语的被冷落,以及汉语运用中的粗糙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正如武汉大学朱湘教授所说的:"汉语现在已经明显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甚至说得不中听点是奴隶的语言。"
  母语的衰落将深刻地影响到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母语在外语热中衰落,意味着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国民族文化处于一种尴尬的危险境地。不敢想象,如果我们的国民真的如一些热衷于“no chinese”的人所期望的那样,最终与西方人说着同样一种语言的话,我们的民族文化还将继续存在下去吗?我们中国人与西方人之间还能够仅凭文化差异就可以轻易辨别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12-29 13:36 , Processed in 0.01461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