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8-26 22: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答案存在大面积的错误,原paper也有局部的错误,错在那里,为什么错,这些放在后面谈,现在先从正面开始说。
Rb,M3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加上Cb构成微分电路,下图我用蓝框框起来,认识到这一点是理解整个ldo补偿原理之关键!
我们先断环,参见下图,正确的断环位置对简化分析非常重要,原则是将补偿回路和主环都断开,即不遗留下子环。所以在输出端2个x处切断,左边用斜线连在一起作为输入,设输入电压相量Uin,考虑负载效应,将R1,R2复制后接输出到地。(最佳答案和paper是在R1,R2中点分压处断环,也是可以的,环路增益表达式将完全不同,它可以看到极点分离,但是会造成分母化简异常困难)
因为电压并联负反馈的特点是低的输入输出阻抗,设Cb左端虚地,则流过Cb的电流为Uin*jωCb,该电流流过Rb形成压降-Uin*jωCbRb,该电压产生3个电流I1,I2,I3,参考方向标于图上,则:
I1=Uin*jωCbRbgm4
I2=Uin*jωCbRbgm8
I3=Uin*jωCbRbgm4*Za*gm7*k
其中K为M6,M5尺寸比,Za为节点A阻抗
可以看到,电流相量超前电压相量Uin 90度,正是这个超前,补偿了主支路电流的相位滞后,是为微分电路补偿之物理概念。
从上面3个式可以看到,I3比I2大得多,所以M8支路I2可忽略,注入节点B的电流只有I3。注意M8同时也是主反馈环的支路,基于同样理由,也可忽略,即M8在整个AC分析过程中可忽略(实际上,M8的作用仅仅就是提供直流偏置,在闭环下通过DC负反馈建立起M6的正确的直流工作点),这样节点A成为补偿支路和主反馈支路之交会点,其后为公共通路,这个概念非常重要。
相位超前电流I1和主电流在节点A相加,将产生左半平面零点,我们来看看这个零点是怎样产生的:
设反馈系数F=R2/(R1+R2)
主支路注入A节点电流=Uin*F*gm1,与微分电流I1相加,则
注入A节点总电流=Uin*(jωCbRbgm4+Fgm1),所以
环路增益=-(jωCbRbgm4+Fgm1)gm7*K*gmp/((jωc1+gds1)(jωc2+gds2)(jωc3+gds3)),其中c1,gds1,...分别为A,B节点和输出节点之电容和电导
可以看到,有1个左半平面零点,3个极点,
其中零点转折频率ω=Fgm1/CbRbgm4≈F/CbRb,它对应s域零点=-F/CbRb
所以,我们的设计思路是,用这个零点靠近第2极点,cancel它,这就是该电路的补偿原理。
上面的分析假设了Cb左端虚地的理想化情况,目的是为了简明地说明原理。实际上,因为单管gm有限,Cb左端电压并不为零(即不为虚地),所以相位超前将小于90度,下面将作进一步的叙述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