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71478|回复: 94

[原创] 求助一个LDO补偿原理分析(信元加一个反向电路做酬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7 12: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0资产
本帖最后由 gm-cfiltersz 于 2014-4-27 13:56 编辑

附件中的LDO补偿原理搞不清楚,有没有做过的,请指点一下,多谢了。可以提供一个反向电路做酬谢。
eetop_cn_LDO1.jpg

最佳答案

查看完整内容

首先这个电路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输出在Vx,输出阻抗Rout1,为误差放大级;第二级输出在Vg,输出阻抗 Rout2,为push-pull级,提高瞬态响应;第三级输出在Vout,输出阻抗Rout_eq,。电路有三个低频极点分别是输 出极点w0=1/(CL*Rout_eq),Vg处w1=1/(Cg*Rout2),Vx处w2=1/(C*Rout1)。 根据楼主提供的信息,可推知主极点在输出(因为输出电容大,最大负载较小60mA);第二个极点在Vg 处,该点利用miller效应和电容倍增技术使Vg到地 ...
发表于 2014-4-27 12: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eetop_cn_LDO1.jpg

首先这个电路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输出在Vx,输出阻抗Rout1,为误差放大级;第二级输出在Vg,输出阻抗
Rout2,为push-pull级,提高瞬态响应;第三级输出在Vout,输出阻抗Rout_eq,。电路有三个低频极点分别是输
出极点w0=1/(CL*Rout_eq),Vg处w1=1/(Cg*Rout2),Vx处w2=1/(C*Rout1)。
       根据楼主提供的信息,可推知主极点在输出(因为输出电容大,最大负载较小60mA);第二个极点在Vg
处,该点利用miller效应和电容倍增技术使Vg到地看到的等效电容为Cb*(gm8/gm3)*A3,(A3=gmp*Rout_eq)
;上面两个极点应该都在GBW内,而Vx处极点在GBW外。
      目前信息知电路有一个左半平面零点,约Z0=1/(1/gmb+Rb)*Cb。不知是否有输出分压电阻上并电容?
(这里会产生一对零极点,零点在低频后跟极点,有一定的phase boost作用)若只有一个零点Z0,该零点必
须在GBW内,以提供phase boost保证相位裕度。
这个的补偿思路就是在低频出现两个极点,快速的降低增益,在相位快扛不住时候(20degree左右)用零点
boost下,但增益缓慢减小,然后在GBW处也得到过得去的phase margin(我猜40 degree左右)。可能gain
margin挺差的。
        这里主要是在Vg处的极点不好看出来,采用的就是楼上提供的论文说的技术。我这里简单分析如下:
输出电压纹波(或变化量或小信号输出)vout,在电容Cb上产生的电流约为vout*CbS(忽略Rb和1/gmb的影
响,若考虑时,这里会有个左半面零点),该电流由M3到M8放大,gm8/gm3,即Vg节点看到的小信号电流为
:ieq=vout*CbS*(gm8/gm3)。有:Vg/ieq=1/CeqS (Ceq为Vg点到地的等效电容),
Ceq=ieq/VgS=vout*CbS*(gm8/gm3)/VgS=Vg*A3*CbS*(gm8/gm3)/VgS=Cb*(gm8/gm3)*A3.
eetop_cn_LDO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14: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一下
发表于 2014-4-27 16: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入消零电阻Rb的米勒补偿结构吧。第一级差分输入级(M1-M4),第二级缓冲级(M5-M7),第三级功率输出级(Mp),补偿实际是从输出Vout接回第一级的输出(Rb的上节点)。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16: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sea11038


    感觉不对啊,这个看起来有三个比较低极点,稳定性如何保证?但是从 LDO输出到第一极的输出是正向放大,不是反向。
发表于 2014-4-27 16: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123 于 2014-4-28 05:03 编辑

下面说下个人看法
普通的密勒补偿电容两边的极性是负的,产生右半平面零点,然后再用调零电阻移到左半平面。

楼主图中的密勒补偿电容两边的极性是正的,直接产生了左半平面零点粗略位置是(gmp/Cb)*[gm7(ro6‖ro8)]

,LDO输出的次极点也移到了右半平面粗略(gmp/CL)*[gm7(ro6‖ro8)]这个位置

但是从M3栅极看到的密勒补偿后的极点是右边平面的,这个运放还有其它主要的补偿方式吧?
发表于 2014-4-27 18: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seeing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22: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一下
发表于 2014-4-28 11: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三级,没看到补偿网络,或者说这么点补偿是不够的,怎么保证稳定?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12: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我看了别人的电路,没看懂过来问的。有两家都是这么做,我也是分析不清楚稳定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4-17 19:48 , Processed in 0.02673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