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正在面临发展危机。
从今年3月份开始,伴随着新任总裁的空降,爱国者内部一场涉及多个部门的裁员正式开始,其中仅支持部门就有近30名员工相继离职。与此同时,一系列公司架构的调整同步展开。
创始人冯军认为爱国者现在需要反思,在管理和战略方向上都需要改革。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爱国者开始调整公司架构。
爱国者创始人冯军
不过这样的改革却让业界看不太懂,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王煜全说,开源与节流对于一个公司走出困境来说都很重要,但对于科技型的数码产品公司来说,显然改革要从创新产品上进行。
架构调整
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银修证实了裁员消息。他解释称:“裁员其实是一种误会,我们现在进行的是架构调整。”
李银修原任三荣电梯总裁,2013年初被爱国者董事长冯军空降至爱国者。很显然,这位今年年初走马上任的新总裁尽管已经烧起了“三把火”,但并不希望产生太过激烈的反弹效果。
李银修通过这些调整希望使得爱国者公司架构变得简单,“本部门能做完的事情不要跨部门,本岗位能做的事情不要跨岗位。”
李银修称,现在调整后的爱国者划分为三大中心,即产品中心、客服中心、法务中心,此外,还包括其他支持体系,如财务人力资源办公室等。而在业务体系方面,则包括大客户部、渠道事业部、电商事业部、国际事业部4个。他解释,调整的目的在于减少内耗、提高效率,因为“目前爱国者的内耗成本太高,如果一天就出了问题,肯定是被自己拖死了”,相比之下,新的架构则能够非常快速地响应市场和客户。
“爱国者现在一方面需要战略方向和定位的调整,如果连方向都回答不清楚,企业就很容易走弯路。另一个就是执行层面的调整。”李银修称自己目前做的正是执行层面的调整,而前一方面的调整则“需要和董事会请示”。
爱国者路在何方
李银修不是第一个梦想将爱国者拉出泥泞的职业经理人。一位在爱国者供职超过3年的被解聘员工对经济观察报称,近几年来随着公司中层和高层的频繁更迭,类似的调整已反复多次。
在此之前的曲敬东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过,曲在2011年底黯然离职让爱国者的改革无疾而终。“冯军是一个极其自我的人,他和谁都有一段蜜月期,但都过去很快。”据爱国者内部员工透露称。
不过,冯军在圈内以“不务正业”的作派闻名。
“爱国者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转型时机,这是最致命的一击。”爱国者前述离职员工感慨道。在移动互联网大潮来袭之际,冯军想到不是产品的创新而是去发展爱国者国货精品。
4月末的冯军格外繁忙,在爱国者办公大楼内已经难得看见他的身影。“冯总现在在忙国货精品馆的事情”,爱国者的工作人员解释说。
在爱国者11层办公大厅,正对着前台处的是产品展示厅。这里陈列着多媒体播放器、USB存储卡、数码相机、手机、电视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太阳能充电器以及儿童玩具熊等一系列产品。
一位公司中层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这其中只有电子相框、移动存储器等优势产品还勉强支撑着爱国者的运营,相机、手机、电子书业务都一直处于亏损。
事实上,近两年来,无论是在自己微博上还是媒体面前,冯军很少谈及爱国者产品和核心业务,爱国者国际化联盟、国货精品馆则成为了他热衷提及的话题。
2011年3月,在冯军的号召下,“爱国者国际化联盟”成立。这一被冯军定义为“帮助中国的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组织,旨在以“抱团投资”形式走向国际,建立起中国的民族品牌。其通过收取中小企业会员的加盟费和会员费获得收入。
王煜全认为,爱国者的问题很明显,只是冯军还没想明白。
种种迹象显示,国际化联盟和国货精品馆有望成为爱国者的核心业务。在传统消费电子复苏无望的情况下,这会是爱国者的一条崛起之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