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科技在潜移默化改变我们生活方式。从“有事发短信”到“记得@我”,从“Call me”到“微信我”,科技的迅速发展带给我们不少新意和乐趣,就连我们的拜年方式也因互联网的发展与沟通方式的转变变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
随着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拜年,成了一种新的时尚。特别是对手机、网络应用较为熟悉的年轻人,更加青睐操作便捷、表达生动的电子化拜年方式。从最初的登门拜年,到后来的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呼机拜年、短信拜年,再到时下最为流行的新年电子贺卡、互动视频拜年……在这个越来越崇尚个性的年代,各种新颖的拜年方式营造着新年新禧的节日气氛。
“今年春节,你被@了多少次?”、“春节收到我的拜年私信没?”微博拜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高调走起。
而今年更为时兴的一种拜年方式是微信拜年。相比于微博而言,微信拜年则显得更为亲切、时尚。微信拜年可以轻松地将自己的语音祝福发送给各位朋友,不仅操作方便,而且还可以将语音、图片、文字、动画编辑组合,声情并茂。
不过,手机短信依然是人们新春祝福的首选方式。北京的手机用户在除夕合计发出11.6亿条拜年短信。短信拜年显得低调内敛,对于中国人则来说,尽管社交应用和平台不尽其数,但短信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恐怕不是随便可以取而代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