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Ubuntu手机系统(中文名:友邦拓)源于同名桌面操作系统,与Android一样基于LINUX开发而来,该系统最大特点在于完全开源,凭借开源特性,Ubuntu集结了强大的社区力量。
桌面版Ubuntu是最主流的LINUX桌面系统,但与微软Windows和苹果Mac OS相比,市场份额小的可怜。根据统计,LINUX的桌面系统市场份额约为1%,而Ubuntu在LINUX桌面系统中约占据30%份额。
正是这样一款由小众桌面操作系统衍生的手机系统,Ubuntu宣布将于CES 2013展示硬件产品,并于2013年底或2014年初推出智能手机。在完全靠市场份额说话的手机市场,Ubuntu如何取得成功呢?
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Ubuntu选择的是对Android的“寄生”模式,在Ubuntu之前,已有不少手机操作系统选择这一模式。
针对Android终端产品的“寄生”
2013年,手机操作系统再次呈井喷之势,这个场景曾在2011年出现,当时惠普webOS、黑莓QNX、诺基亚的塞班和Meego等系统均活跃于手机市场。但在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的强势高压下,这些系统或被废弃或回炉再造,部分系统则完全开源,实际上是变相废弃。
其中webOS和MeeGo正是选择了开源,这两款操作系开源后完全交予开发者运作,在开发者手中向Android手机和平板电脑移植,反而获得了发展。
Ubuntu最初同样选择刷机市场,在2012年初,Ubuntu官方就针对Android手机推出深度定制ROM,定制ROM是指开发者针对Android系统的二次开发,小米UI从本质上讲就是定制ROM。
尝到甜头后,Ubuntu于今年正式推出手机操作系统,但从本质上讲依然是依靠Android已搭建好的平台。Android与Ubuntu均基于LINUX系统开发,Ubuntu完全可以运行在Android手机之上,理论上硬件可以很好地兼容,因此手机厂商生产Ubuntu手机并不存在太多开发障碍。凭借对Android良好的兼容性,Ubuntu完成了对Android由终端到产业链的“寄生”。
依靠“寄生”Android,Ubuntu意外地获得强大生命力。但不能兼容Android应用是Ubuntu的致命伤,不过技术问题并非主要原因,Ubuntu或许考虑到兼容Android应用资源存在法律问题,暂时不愿得罪业界巨人。在这方面,有多款系统比Ubuntu走的更远。
对Android的多方寄生
Android平台最吸引人的是应用资源,这也成为了Android主要被寄生的对象,目前瞄准该资源的主要有阿里云OS、黑莓10和Jolla三款操作系统。
阿里云OS由阿里巴巴开发设计,并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过多款产品,在2012年10月份联合宏碁举行新品发布会,但因谷歌对宏碁施压,发布会临时终止。
在谷歌随后发表的公开信中,Android之父安迪·鲁宾表明了谷歌对于应用“寄生”类操作系统的态度:
身为该开放平台的引导者,我们意识到自己对应用开发者负有责任——即那些采用这一平台,并特地为Android开发应用的第三方开发者。每个这样的开发者都为该平台做出了贡献,使其成为更好的平台——因为当这样一个平台从第三方获得更多的应用,它对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就越大。为Android打造应用的开发者越多,就会有越多的消费者因为优质的软件内容购买Android设备(如“水果忍者”“谷歌地图”这样的应用)。
借用生物学的看法,这是一个“生态系统”。按经济学的理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通过一系列反馈循环,系统本身变得更好。这上面的每一个环节都积极地推动着下一个环节。这种循环会继续下去,除非有外部因素干扰破坏了它的运转机理。
不过近期有消息称,阿里巴巴集团将通过收购手机厂商重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