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帖子
查看: 1129|回复: 0

[转载] 数据中心与园区网齐头并进 SDN一领风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4 23: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启动
自从2008年思科推出Nexus 7000交换机以来,网络主流厂商在数据中心交换市场的竞争就一直处于白热化的状态,瞻博网络、H3C阿尔卡特朗讯、博科、戴尔Force10、Arista、华为等厂商,都先后推出了大容量、高密度、低延迟的数据中心交换机。不过直至今年,中国市场才对其张开热情的怀抱。
随着数据中心流量的爆炸性增长,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掀起了新一轮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热潮。因此在2012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都启动了数据中心专用交换机(DCSW)集采招标,在产品架构、设备交换容量、万兆端口容量以及对云计算虚拟化特性的支持上提出了有别于传统交换机的更高的需求,包括需要具备CLOS架构、大缓存、高密度万兆、多框虚拟化、大二层扩展等能力。而面对未来数据中心的交换、存储和计算网络必将实现融合的大趋势,无阻塞交换架构也是必须的选择。
“千呼万唤始出来”,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大幕终于启动,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了。投入巨资在这一市场的网络厂商们,将开始收获甜美的果实。
园区网竞争加剧
语音与视频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无线接入,云计算以及虚拟化的应用,使得园区网的复杂程度提高,同时对带宽、自动化管理和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交换机等园区网设备的性能、功能、安全,及可扩展性、可管理性都提出了新的挑战。2012年,园区网确乎已走到更新换代的新节点。
巨大的挑战和机会促使主流网络厂商早已开始力推其园区网策略。思科推出的统一接入解决方案可以提供统一策略、统一管理和统一网络,通过为有线、无线网络和虚拟专用网络(VPN)提供一致的网络功能,支持它们作为单一实体进行工作,从而加快IT对业务响应的速度,简化了IT运营。博科的“轻松网络”通过HyperEdge技术,来增强各种当前基于园区局域网的应用程序,如统一通信(UC)和安全性,同时为BYOD企业移动办公、丰富的视频和虚拟桌面基础设施(VDI)等新兴应用铺平道路。
与此类似,戴尔网络专为园区网推出的PowerConnec 8100系列交换机,可以实现高密度(最多384 个10 Gb 端口)、40 GbE上行链路、可为第2 层和第3 层环境提供最高960 Mpps的吞吐量和1.2 Tbps 的数据速率(全双工),实现10 Gb 和40 Gb的线速交换。华为推出One Net万兆园区网解决方案,来应对园区网的带宽升级、移动性及安全、精细化承载多媒体和云业务。同时华为还推出针对园区网的3款S9700系列高端交换机、8款S5700系列中低端交换机、7款AR 200/150系列企业接入路由器,以及包括AC和AP在内的7款WLAN产品。
“千帆竟过,百舸争流。”园区网市场一片红火,成为2012年网络厂商激烈角逐的另一主战场。
SDN异军突起
作为网络市场的破坏性创新技术,SDN在2012年开始备受追捧,预计2013年将成为这一市场一道奇丽的风景。
在今年5月的Interop展会上,不仅有SDN的专场研讨会,著名的InteropLab还通过众多网络厂商合作,搭建了一个OpenFlow的互通性环境,向外界展示了OpenFlow的可行性。
网络厂商们开始接二连三宣布的SDN策略。思科推出其开放网络环境(ONE)策略,结束了围绕其软件定义网络战略的悬念。惠普、戴尔、博科、瞻博网络、Extreme、阿尔卡特朗讯等厂商都也无一例外地提出了自己的SDN战略。今年11月,Big Switch Networks公司推出的基于OpenFlow的SDN产品套件,就获得了诸如A10、Arista、博科、Brocade、戴尔、Extreme、 F5、瞻博网络、Vyatta和众多软件厂商的支持,这些公司都计划支持这些产品以及开发应用程序到其API。SDN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在实际应用方面,SDN也获得了进展。美国的Internet2宣布建设美国首个开放SDN网络,这一基础设施架构来自博科和瞻博的100G以太网OpenFlow路由器,大约在35到45个站点上部署。而今年年初,Google宣布其全部数据中心骨干连接都采用SDN和OpenFlow架构,网络利用率提升到95%。
SDN的优点包括:拥有了自由移动的SDN网络后,工程师将能够通过快速且高水平地查看网络的所有区域以及修改网络来改变规则;这种自由和控制还能为用户的系统带来更好的安全性。例如,如果你的网络中爆发了恶意软件,通过SDN和OpenFlow,你将能够迅速地从集中控制平面阻止这种流量来限制这种爆发,而不需要访问多个路由器或交换机;SDN具有快速对网络作出调整的能力,使管理人员能够以更安全的方式来执行流量整形和数据包QoS
不过作为一种创新的新技术,SDN同样面临自己的问题。例如,大多数软件定义网络的安全问题主要围绕控制器本身。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交换/路由的“大脑”,它允许来自每个系统的控制平面得到集中管理。但这对于安全管理人员而言,就需要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控制器。
另一挑战则来自SDN实现的复杂性。SDN其他主要目标是实现网络可编程性,而这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通过SDN可编程性,工程师可以在一个底层物理基础设施上加速多个虚拟网络,然后使用SDN控制器来分别为每个网段实现QoS(服务质量)。这将为虚拟化和云网络带来更大的灵活性。然而,正如F5公司的Lori MacVittie所指出的,这需要大量代码,非常复杂。“很多人都明白更高的复杂性意味着更高的风险。这不仅是对大量代码涌入数据中心架构的直观认识,而且已经得到研究证明。”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为了引入可编程性,使用复杂的且可能让网络不稳定的代码值得吗?答案是:这完全取决于企业对这种可编程性的需要程度。对于云供应商而言,他们非常迫切地需要用于互联数据中心的可编程的虚拟网络。而对于典型的企业数据中心,情况并非如此。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不想使用SDN。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SDN创业公司和传统网络供应商势必要解决SDN和网络虚拟化相关的代码复杂性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9-10 20:27 , Processed in 0.011202 second(s), 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