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帖子
查看: 995|回复: 0

[转载] 击败AMD却输给高通 英特尔发动手机“核”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30 21: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一次产业格局的洗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首先冲击的就是PC时代的最大受益者:Wintel联盟—微软英特尔
苹果重新定义手机,开辟了平板市场,这一切让移动互联网有如一场飓风席卷而来,PC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苹果对产业的颠覆,传统PC领袖—英特尔与微软面临“泰山压顶”之境已经很久了。
10月中旬,英特尔发布了2012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营收为135 亿美元,同比下滑5.5%;净收益为30亿美元,同比下滑14%。11月21日,就在首届英特尔移动互联技术峰会在深圳召开的前一天,英特尔CEO欧德宁宣布提前退休。
与这些“退”同时进行的还有“进”。 11月19日,基于英特尔Atom(凌动)处理器的摩托罗拉MT788高调发布,这是第七款英特尔“芯”手机。退与进之间,今年也被英特尔正式命名为移动互联元年。
没有永远的联盟,只有永远的利益。无论是英特尔、微软还是苹果、谷歌,在新的市场面前都有新的选择,或分崩离析,或待价而沽,或重新组合,一切都在变化中。
只有拥有市场、拥有实力,才能拥有话语权。英特尔的CEO捍卫了英特尔在PC领域的霸主地位,但却缺少对移动互联未来的远见,错误地卖掉了Xscale处理器,犯下“史上最大的失误”,错失了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有利时机,并让老对手高通的市值首次超越英特尔。如今,英特尔不得不重新补课,向移动互联转型
但这次转型注定不容易,让大象跳舞难上加难。英特尔在极力谋求移动互联时代的话语权。结果,或许要到2014年才能见分晓。
ARM与X86的“功耗”战争
有人说,英特尔今年终于谈到了功耗。其实早在三年前,英特尔已经开始在为降低凌动的功耗而努力。
当时有高通的某高管强调“Snapdragon(高通的手机处理器)不需要风扇来散热”,针对的就是英特尔的凌动。
高通的低功耗芯片基于ARM架构设计,而英特尔当下困境的根本症结其实就来自ARM这家公司。
ARM作为“IT业上游的上游”,设计了大量高性能、廉价、耗能低的RISC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并做技术授权,是一家IP(知识产权)公司。
ARM其实代表的是一种设计思想—低功耗、低成本,因而,当人们质疑英特尔Atom芯片的高功耗时,一定会拿“ARM架构”说事。英特尔的X86架构,有着高性能的同时也有着高功耗,被业界认为不适合用于手机。
事实上,ARM架构和英特尔的X86架构,完全是两个设计思想,其本源就不同。
“采用ARM架构的最大优势当然是低能耗,但其本质上就是手机,在架构、在功能上,与电脑并不相同。”业内分析人士张宇说道。
ARM架构天生就是为手机、为移动而设计,而英特尔的X86出身自计算,因而也成为PC时代的霸主。某种意义上,这是一场通信与计算的斗争。
谁是谁非?更本质的,这是技术交锋、产业变化的结果。
更有一点,ARM只负责设计、技术授权,由合作伙伴生产处理器芯片,这与英特尔的自己设计并生产的商业模式不同。虽然ARM与英特尔并不在产业链上的同一位置,但基于ARM架构的高通、TI(德州仪器)等芯片厂商直接冲击了英特尔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布局。
PC市场的下滑已经世人皆知,但英特尔走向移动互联第一个敌人就是ARM架构,就是已经被诟病良久的功耗问题。
从3年前试水上网本时,英特尔已经在努力降低X86架构的功耗。直到去年底,英特尔以“Medfiled”系列为主的凌动芯片杀回智能手机市场,直到11月19日摩托罗拉MT788的推出,这是第七款基于英特尔芯片的手机。
英特尔在技术上的努力、在产业链上快速结盟的实力,其实非常明显,但现实往往更为艰难。试用过第一款基于英特尔芯片的联想K800手机的某业内人士称:“连续玩半个小时的游戏,手机背面明显发烫。”
英特尔一直强调凌动芯片基于X86架构,有着天然的高性能计算的优势,在既要保证计算优势的同时,还要降低功耗,这对英特尔来说并不容易。
不过,英特尔今年以来在功耗上进展迅速,其凌动处理器Z2760 (研发代号为“Clover Trail”)高性能双核处理器—双核、四线程、主频最高可达1.80 GHz的处理器,已经可以提供长时间电池续航能力,包括超过10小时的本地高清视频播放和超过三周的待机时间。
虽然手机芯片的耗电情况并非单纯由架构决定的,芯片的整体功耗更加取决于软件和制造工艺而不是处理机结构。但事实上,英特尔X86架构基于计算的起点仍决定了其转型的难度。
功耗的大幅下降让英特尔凌动开始大举进入智能手机领域,虽然这个过程比业界想像的慢了一些。
“史上最大的失误”
看着英特尔艰难降低功耗的英特尔CEO欧德宁,一定已经后悔当初卖掉Xscale处理器之举。Xscale处理器基于ARM架构,这是英特尔与ARM的短暂交集,而这一处理器正是苹果iPhone第一代产品所选用的产品。当然,被苹果选择已经是英特尔把Xscale卖给marvell公司以后的事情了。
从创立之初,英特尔其实是一家以技术驱动的公司。1999年,互联网热潮,3G也在全球风起云涌,英特尔当然也不忽视。在贝瑞特主任下,英特尔在1999年就曾斥资16亿美元收购手机芯片公司DSP。虽然当时并没有拼过高通,不过,毕竟英特尔的主战场不在这里,这只是其技术储备。而且此后,英特尔投入近百亿美元研发,以至于基于Xscale处理器的StrongARM芯片可以内置在PDA、黑莓、手机、掌上电脑和便携媒体播放器中,甚至在2005年为英特尔贡献了2.5亿美元的营收。
但2005年欧德宁接替贝瑞特上任后,这一局面发生改观。
欧德宁是英特尔历史上第一个非技术出身的CEO,欧德宁在初掌大权后视图用改革者的视角对英特尔这家技术驱动的公司进行解构。2005年他将英特尔全球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围绕“平台模式”,英特尔的业务被重组为移动、数字企业、数字家庭、数字医疗和渠道平台几大事业部。
虽然这一业务划分方式颇有远见,但功过相伴,欧德宁的“非工程师”气质让英特尔有了围绕市场而进行的调整,也有了“非技术驱动”的因素。2006年,欧德宁启动了新的营销大战,投入了20亿美元打造“Intel. Leap ahead”(超越未来)及一系列标识,以取代安迪·格鲁夫时代创造的“Intel Inside”。
但这一被欧德宁视为与平台模式互补的营销计划并不奏效,2006财年,在自身战略调整和AMD公司的咄咄逼人之下,英特尔销售额和利润分别下降了9%和39%。
此际,英特尔不得已开始实施裁员大棒,裁掉了1.2万名员工。Xscale处理器部门被卖掉也正是这一时期。
缺少对移动互联未来的远见,非技术出身的欧德宁犯下“史上最大的失误”。
“其实,欧德宁是英特尔内部最早预感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之一,他布局的平台业务就有移动,他意识到了移动互联时代,但没想到它来得这么快,”业内评论人张宇认为,甚至欧德宁可能以为英特尔芯片的强大也会在手机领域同样表现出色,但事实上手机与PC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基于X86架构的凌动芯片想要降低功耗,需要时间,但在技术革命面前,时间往往是最宝贵的,机会稍纵即逝。”
从2009年借上网本的热潮开始,英特尔就在功耗上努力,其实也是补课。
补课的过程很艰难,英特尔为这一失误也付出了代价。10月中旬,英特尔发布了2012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营收为 135 亿美元,同比下滑 5.5%,净收益为 30 亿美元,同比下滑 14%。
11月8日高通发布第四季度财报预测后表示,其在市值上首次超过英特尔并认为高通会长期保持这一排名。高通锋芒已经盖过英特尔。
11月20日,欧德宁宣布提前退休,将在明年5月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辞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职务,公司管理层交替计划也将正式展开并在未来6个月内完成。
按照英特尔公司法规定,欧德宁本应在4年后,即65岁之际退休,更值得注意的是,欧德宁是英特尔历史上唯一一位未担任董事长就退休的CEO。
欧德宁时代,英特尔在PC领域以重磅级酷睿系列产品击败AMD,占稳霸主地位,但也错失了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有利时机。
不可否认,欧德宁时代已经提前落下帷幕。虽然英特尔新任总裁人选仍未确定,但英特尔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元年已经开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9-13 04:56 , Processed in 0.01765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