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帖子
查看: 1162|回复: 1

[转贴] 官媒就楼市政策储备频频吹风:吼并非唯一手段 东方早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0 13: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官媒就楼市政策储备频频吹风:吼并非唯一手段http://www.sina.com.cn   东方早报


  楼市调控敏感期博弈加剧 官媒频频吹风政策储备
  早报记者 王齐
  楼市敏感期,博弈加剧,官方媒体开始频频就调控政策走向“吹风”。
  新华社8月9日发表新华时评称,面对事关重大、情况复杂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中央有决心,更有办法;有既有的措施,更有政策储备”。
  这已不是官方媒体第一次提及“政策储备”。此前的7月,人民日报接连就“储备政策”喊话:“吼并非惟一手段,仍有政策储备”;“一旦房价反弹超出预期,随时出台新的调控政策”。
  权威财经媒体也纷纷介入这一话题。8月9日,财新网援引“一位接近中央决策层人士”的话报道称,目前中央正在酝酿新的政策。“会有大的政策出来,但是否能推行还得看上面的决心。”
  对上述种种,国土资源部一位官员昨日含糊地说,可以明确的一点是,短时间内调控政策不会松动。随着保障房不断供应市场,势必会对楼市产生影响,“下一步如何研究房地产市场可持续、长久稳定健康发展是关键。市场调节要与政府保障相结合。”
  “问责”之槌可能落下
  权威媒体的声音传出之际,国务院派往各地的督查组近日陆续返京。
  7月下旬,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分赴16省(市),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其中,在沪期间,国务院督查组对上海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有声音称,此次专项督查的另一目的,是为下一步调控政策走向提供参考。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昨日分析,国务院督查组此番调研,“就是去检查各地的政策执行情况,以及调控的效果如何。有没有地方的微调超出了中央底线,如果有的话要问责纠正。”
  7月30日,人民日报在题为《稳增长不能靠楼市》的文章中,援引住建部有关人士的警告称,对于落实调控政策不力、没有完成调控既定目标的地方,有关部门将进行约谈甚至问责。
  “高悬的‘问责’之槌有可能重重落下。近年来因为落实调控政策不到位,确有个别地方被约谈,要求整改。但是与约谈相比,公众要求公开问责的呼声更高。”8月7日,新华社在题为《楼市调控:力度从未削减 还将继续从严》的述评文章中这样写道。
  8月9日,新华社进一步发表题为《楼市调控“棋到中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新华时评文章说,“当前重要的是,必须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动向,及时果断地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形成精确指导,严格细化调控责任和目标。”
  官媒猜测政策备选项
  问责只是“弹药”之一。
  眼下,市场在纷纷猜测可能的“政策储备”,一些中央级媒体也不例外。
  中国证券报(微博)昨日以头版头条的规格,罗列了监管层可能动用的一系列储备政策:提高二手房交易税、房产税试点扩容、预售制度微调等。该报道援引一位接近国土资源部人士的表述称,二手房交易税可能率先提高,因为此举“操作方便,且能抑制短期内的房屋买卖行为”,对抑制投机投资需求效果明显。
  与中国证券报的说法有所出入,新华社的《楼市调控:力度从未削减 还将继续从严》一文则援引专家说法称,未来有望进一步完善住房限购政策操作口径;此外,个别未“限购”城市房价上涨速度有些过快,未来或将扩大“限购”城市范围。
  “很多人以为商品房限购政策会放松,根本不可能。房地产不只是搞房价的问题,还牵涉到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征地的矛盾、腐败链等问题。现在这些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还在恶化,所以调控绝不会放松。”就前段时间出现的部分二、三线城市变相放松限购政策,上述接近中央决策层的人士对财新网说。
  “地方能否稳定坚持调控政策,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和政治意识、民生意识及和谐稳定意识。”前述国土部官员说。
  中长期制度建立时机
  除了限购等权宜之计,制度建设也被官媒频频提及,其中房产税和保障房建设的出现频率颇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9日呼吁,应抓紧建立中长期制度。具体包括:进一步完善土地供应制度和出让制度;稳步推行房地产税改革,增加持有环节税负,减轻流转环节税负;进一步健全差别化的信贷政策,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完善双轨制的住房供应政策和房地产的法律法规体系等。
  财新网9日报道称,上述接近中央决策层的人士说,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只能靠保障房,而非商品房。然而,目前中央对于地方政府完成保障房建设的情况并不满意,有消息指出保障房实际完成情况只有30%。
  “现在各种猜测都有。”顾云昌说。包括顾云昌和一位住建部专家在内,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几位业内人士预计,政策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不大。
发表于 2012-8-11 11: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影帝的任何屁话都不要相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9-13 14:53 , Processed in 0.02258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