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楼主: 323217588

[求助] 请问大家如何能算出一个系统的传输函数来分析零极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30 10: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fuyou_never


是不是可以这么说:
你说的那个RC电路确实是高通的,但这个模块在这个反馈系统中处于反馈环节,而不是前馈环节,如果是前馈的话,那么就是高通,而如果是反馈,正好相反,从公式来说,反馈环节就是把反馈因子放在分母上,而前馈是本身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输出信号只有高频成分反馈到反馈节点上,而低频成分没有反馈作用,而反馈的效果就是大大削减了高频成分而对低频不起作用,等效于阻高频了
发表于 2012-11-30 14: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guomin1437

非常感谢,您最后的话我明白了,感觉很有道理,可是"如果是前馈的话,那么就是高通,而如果是反馈,正好相反,从公式来说,反馈环节就是把反馈因子放在分母上"  反馈因子为什么是sCfRz呢? 如果是与前馈相反的低通,低通的传输函数分母里面还有一个1啊?  基础不太好,不太理解,不知道哪里想的有问题 ,希望指教! 谢谢!
发表于 2012-11-30 14: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guomin1437


   另外反馈 传输函数 这些应该看什么书 反馈控制理论?  谢谢!
发表于 2012-11-30 14: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fuyou_never

RC的传输特性就是:G = j.RC.S/(1+j.RC.s)
假设反馈环节没有其他元件了,假设正向前馈通道环节用A表示,那么 (x表示输入, y表示输出):
(x-y.G).A=y
x.A=(1+AG)y
y/x=A/(1+AG)=1/(1/A + G)

G本身是高通特性,加入A是个常熟,那么传输特性等效于1/G

传输函数看自动控制原理前五章 (2~5章)差不多,也就是看到相位幅度分析,6,7章也可以看,一个是补偿方法,一个是Z域变换(在数字滤波器可能会用到吧)
发表于 2012-11-30 17: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畫出signal flow diagram,接著使用MASON'S GAIN RULE得到transfer function.
MASON'S GAIN RULE->http://www.tomzap.com/notes/AutomaticControlsEE362K/MasonsRule.pdf
发表于 2012-12-1 09: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fuyou_never


    LZ
9楼的眼神很销魂啊
发表于 2012-12-1 16: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guomin1437


    可是如果等效为1/G  那应该是1+1/SRC  而不是图中所示的sCfRz啊。。。  而且我推的也是前面的1+1/SRC 。。。  麻烦了!谢谢!
发表于 2012-12-1 16: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mhleu


    关于信号流图我有个疑问,就比如这个LDO的电路结构画其信号流图,它的跨导和电阻电容在信号流图中如何等效?  电压电压传输的信号流图上的节点表示电压? 节点间的传输路径表示电流?
发表于 2012-12-1 17: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复杂的系统可以用梅森公式,信号与系统的书上有
  对于一个确定的信号流图或方框图,应用梅森公式可以直接求得输入变量到输出变量的系统传递函数。梅森公式可表示为
  G(s)=Σ(Ρκ*△κ)╱△ 
  式中 G(s)= ——系统总传递函数;
  n——是前向通道数;
  Ρκ——第k条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由输入端单向传递至输出端的信号通道称为前向通道;
  △——流图的特征式△=1-ΣLi+ΣLjLk-ΣLiLjLk
  其中
  Li——所有不同回路的传递函数之和;
  LjLk——所有两两不接触的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
  (注:三个回路两两不接触不代表这三个回路互不接触);
  LiLjLk——所有三个互不接触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
  △κ——第k条前向通路特征式的余因子,即对于流图的特征式△,将与第k条前向通路相接触的回路
  传递函数代以零值,余下的即为△κ。
  回路传递函数是指反馈回路的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传递函数的乘积,包含反馈极性的正、负号。
  应用梅森公式将大大简化结构变换的计算,但当系统结构比较复杂时,很容易判断错误前向通道、回路、余子式的数目,因此常常将梅森公式和结构图变换结合起来用。也经常用两种方法互相验算。
发表于 2012-12-17 16: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详细算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X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5-29 18:47 , Processed in 0.02324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