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全文
查看: 17729|回复: 14

[求助] PEX 提寄生参数遇到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6 15: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很理解你说的是什么,RF管是有专门的版图和模型的;如果用FAB提供的RF管和模型,至少在T的流程里面,抽取的时候是BLOCK的,因为模型会包含部分RC参数,如果再次抽取就重复了;而且,器件本身因为multi finger带进来的效应参数,PDK里面会提供的,抽好RC后,走calibre vier反标的方式,就会带这些器件参数了。

如果自己拿逻辑管子做RF器件,而没有专门的RF的PDK,我觉得是很难准确的。RF的器件模型和逻辑的器件模型不是一个做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6 20: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Suriyel


   你调用一个RF CMOS的管子,然后输出网表,后面会带有各种效应参数,SA/SB/SCA/SCB这些,一大串。但提取寄生RC后,因为RF CMOS是BLOCK的,这些就都消失了,要反标回去才能带这些参数进行仿真。
   普通的MOS管,后缀带MAC的,也一样会输出,但抽寄生的时候,会按实际版图情况抽取这些参数。所以直接用抽寄生的网表直接仿真即可。

   40nm的工艺,因为有很多的器件效应,标准的BSIM4模型是不支持的,所以要通过子电路模型的方式去实现,就是你PDK里面看到的nch_mac,而普通的nch是不包含一些效应的。到28nm,就只提供_mac的选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9 21: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账户已登录


   不止是RF这样,类似于电阻,MOM电容这些,都是BLOCK的,不会再额外进行抽取。具体有哪些,一般对照模型和LVS的文件是可以看出来的,每家FAB略有不同。
    你说的拿掉CONT之类的,如果在一个很靠谱的FAB提供的设计文件来说,是这个样子的,比如TSMC的DFM里面就专门有CONT PLACEMENT的效应。但实际上很多其他的FAB都没很准确的提供这些模型,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FAB只能做T LIKE,然后接转单这种,就是因为提供不了这些准确设计需要的相关文件。如果在没有任何其他流片经验的前提下,你直接用国内某些FAB提供的设计文件,并量产成功40nm及以下工艺的产品,我只能说你运气实在太好了。(比如国内的S家,40nm类似于rounding effect,包括前面说的cont placement这些都是没有提供的,当然类似LOD/WPE/PSE/OSE这些相对标准的还是提供了,但需要LVS和模型配合提供的,就基本是缺失的),后端的itf文件,你和T的比较一下,也实在是简陋的可笑。
    你说的ESD前后仿的问题,在没确定理由的情况下,还是要选择相信后仿真。至于因为ESD的大电流造成前后差异大,可以试着在前仿真挂上一些预估的小电阻来看看能否解决。另外也要看FAB是否提供了专门的针对ESD的器件模型,比如T会对二极管专门提供后缀HIA的模型,就是专门针对ESD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9 21: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Suriyel


   不好意思,没用过ADS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X 关闭广告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10-14 19:30 , Processed in 0.013535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