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198|回复: 0

[资讯] SiC模块BMF240R12E2G3全面替代英飞凌SiC单管IMZA120R014M1H并联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国产SiC碳化硅模块BMF240R12E2G3全面替代英飞凌SiC单管IMZA120R014M1H并联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1A17530F7F654AC1B95931C7BF04AA2F_w1975h1799.png
BASiC基本半导体一级代理倾佳电子(Changer Tech)-专业汽车连接器及功率半导体(SiC碳化硅MOSFET单管,SiC碳化硅MOSFET模块,碳化硅SiC-MOSFET驱动芯片,SiC功率模块驱动板,驱动IC)分销商,聚焦新能源、交通电动化、数字化转型三大方向,致力于服务中国工业电源,电力电子装备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BASiC基本股份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及模块一级代理商倾佳电子杨茜 微信&手机:13266663313
0FEE6EF3E3D4D9E258C73EF36C1ED51A_w4032h3024.jpg
倾佳电子杨茜致力于推动国产SiC碳化硅模块在电力电子应用中全面取代进口IGBT模块,助力电力电子行业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SiC碳化硅MOSFET功率器件三个必然,勇立功率半导体器件变革潮头: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SiC碳化硅MOSFET模块全面取代IGBT模块和IPM模块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IGBT单管和高压平面硅MOSFET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650V 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SJ超结MOSFET和高压GaN 器件的必然趋势!
一、背景与痛点分析在电力电子领域,碳化硅(SiC)器件因其高频、高效、耐高温等特性,逐渐成为替代硅基器件的核心选择。然而,以英飞凌IMZA120R014M1H为代表的进口SiC单管方案存在显著痛点:
成本高昂:进口SiC单管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且并联使用时需额外匹配驱动电路、均流设计,系统综合成本进一步增加。
供货周期长:受国际供应链波动影响,进口器件交货周期常达6个月以上,影响客户项目进度。
系统复杂度高:多颗单管并联需解决均流、散热、电磁干扰(EMI)等问题,设计难度大且可靠性风险增加。
二、BMF240R12E2G3模块的技术优势与替代方案基本半导体推出的全碳化硅模块BMF240R12E2G3,通过集成化设计和高性能参数,为上述痛点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1. 性能优势:高频高效与高可靠性低损耗设计:BMF240R12E2G3的导通电阻(RDS(on))低至5.5mΩ@18V,开关损耗(Eon=0.37mJ,Eoff=0.63mJ)显著低于进口单管并联方案,系统效率提升1-2%。
高频特性:支持100kHz以上高频开关,零反向恢复特性消除体二极管损耗,适用于储能变流器,光伏逆变器、充电桩等高频场景,无需复杂的均流控制。
热管理优化:采用Si3N4陶瓷基板,热阻低至0.09K/W(结到壳),集成NTC温度传感器,模块化设计减少散热系统复杂度。
3304C5E43F8BAFC45C615759A66BDA1A_w2560h1440.png
2. 成本优势: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提升直接成本降低:国产SiC模块单价已与进口IGBT模块持平,且集成化设计减少外围元件(如驱动芯片、均流电感)成本,系统BOM成本下降30%以上。
维护成本优化:模块寿命达25年以上,故障率较并联单管方案降低50%,减少售后维护投入。
3. 供应链与交付保障本土化快速响应:依托国产SiC衬底量产和IDM模式,BMF240R12E2G3供货周期稳定,远低于进口单管的4-6个月。
2FCB18CFD0BC6168CD51199D4AA09D48_w4096h3072.jpg
三、替代方案的系统设计优化1. 简化拓扑结构单模块替代多并联:BMF240R12E2G3单模块电流能力达240A(脉冲480A),可直接替代多颗IMZA120R014M1H并联方案,减少PCB面积40%。
驱动电路简化:模块兼容标准驱动芯片,无需复杂栅极均压设计。
2. 可靠性提升抗干扰能力增强:宽栅源电压范围(-10V~+25V)与高阈值电压(Vth=3V~5V),降低误触发风险,适应工业恶劣环境39。
长期稳定性:通过HTGB(高温栅偏压)、HTRB(高温反偏)等车规级可靠性测试,适用于储能变流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网等高要求场景。
四、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验证电动汽车超充桩:BMF240R12E2G3模块的1200V耐压能力与高频特性,使充电效率提升至98%以上,系统体积缩小30%。
工商业储能系统:模块零反向恢复特性效率提升至98.X%。
工业变频驱动:在50kHz高频工况下,模块温升较并联单管方案降低15°C,延长电机寿命并减少散热成本。
0B92A74DFDC97B1888ABB5A3D3F98C2D_w1506h1535.png
9AA139ECB890242FF94E13D43CDBA570_w1555h1408.png
1A17530F7F654AC1B95931C7BF04AA2F_w1975h1799.png
006573018AE9EB33BDDEDA9EB0BFE4AD_w1890h1460.png
D842F3F36508CB20DFB4575F6206AB37_w3093h1714.png
1C9ECD1131CCA0F464A3B25333DDA208_w2076h1446.png
五、总结与展望BMF240R12E2G3模块通过技术性能、成本控制与供应链优势,全面解决了进口SiC单管并联方案的核心痛点。未来,随着国产8英寸SiC衬底量产与器件迭代(如降低开关损耗30%),国产SiC模块将进一步巩固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建议客户优先评估模块化方案的系统经济性,并依托本土供应链实现快速产品迭代与降本目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5-22 11:55 , Processed in 0.01645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