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跟踪仪的工作原理
激光跟踪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在目标点上安置反射器,跟踪头发出激光射到反射器后返回,当目标移动时,跟踪头调整光束方向对准目标,同时检测系统接收返回光束测算目标空间位置。
具体来说,激光跟踪仪是基于球坐标系的便携式坐标测量系统,集合了精密机械技术、计算机及控制技术、激光干涉测距技术、光电探测技术、现代数值计算理论等各种先进技术。在目标点上安置一个反射器,跟踪头发出的激光射到反射器上,又返回到跟踪头。当目标移动时,跟踪头会调整光束方向来对准目标。同时,返回光束为检测系统所接收,用来测算目标的空间位置。简单地说,激光跟踪测量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静态或动态地跟踪一个在空间中运动的点,同时确定目标点的空间坐标。
激光跟踪仪可以测量目标点距离和水平、垂直方向偏转角。其基本原理是在目标位置上安置一个反射器,激光跟踪头发出的激光射到反射器上并返射回到跟踪头,当目标移动时,跟踪头调整光束方向来对准目标。同时,返回光束为检测系统所接收,用来测算目标的空间位置。总之,激光跟踪仪是通过测量一个在目标点上放置的反射器的位置,进而确定目标点的空间坐标。
激光跟踪仪能直接测量出空间点的三维坐标,这些三维坐标是在激光跟踪仪的仪器坐标系下得到的。该坐标系定义为:以跟踪头中心为原点,以度盘上的 0 读数方向为 X 轴,以度盘平面的法线向上方向为 Z 轴,以右手坐标系规则确定 Y 轴,如此建立起仪器坐标系。
当反射器离开基准位置(基准位置距仪器中心的距离已知),并在空间移动时,激光跟踪仪会自动跟踪反射器,同时记录干涉测距值 D 及垂直度盘和水平度盘上的角度值 α、β,用这 3 个观测值,依据公式就可得到点的空间三维直角坐标 (x, y, z)。
因为激光发散性很小,测距精度高,所以早几十年前人们就开始用激光干涉仪来测量距离。但激光干涉仪在使用时要找好准直,不能断光再续等缺点限制了它在空间坐标测量中的应用。所以激光跟踪仪应运而生,它无需使用反射球,即可确认三维空间中点的位置,而其精度更可达到计量等级。飞机、轮船、火箭、卫星、导弹、雷达、动车、汽车、工业机器人、风电叶片、水轮机 / 汽轮机、球磨机、盾构机等等都需要这个空间三维大尺寸测量利器。
跟踪站可以检测目标镜在空间的运动方向和大小并将这一信息发送给控制主机,在控制主机的控制下跟踪站作出响应,使激光束始终沿着目标镜的中心入射。无论目标镜走到哪里,系统都能对其进行跟踪。水平和垂直向的角度测量与距离测量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球坐标的测量体系,目标镜的 3D 坐标便确定,也即通过目标镜完成空间几何元素测点信息的获取,并通过先进的三维数据处理软件和三维测量软件完成对空间几何元素尺寸、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空间曲面与曲线的分析计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