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7500|回复: 13

[讨论] gm/id与2Id/gm两种设计方法的比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5 15: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最近楼主在学习宽长比的设计与仿真,gm/id与2Id/gm两种设计方法都做了仿真,这两个方法仿佛从原理上是一样的,但是研究出2Id/gm这个方法应该有他的优势在,想请教一下优势在何处呢
 楼主| 发表于 2022-4-5 15: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管子的W的取值方面,好像是一致的,都是用Id去除以电流密度(id/W),就可以得出W,所以优势应该是在管子的长度L的取值方面吧
 楼主| 发表于 2022-4-5 16: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学习gm/id的时候,是跟着一个up主学习的,在最后一部分,up主说Vds会影响影响管子的本征增益,所以需要进一步扫描加以修正,然后扫描的时候,是在不同的VGS,不同的L下,扫描VDS变化的时候,gm/gds的值,这样扫描下来,应该是个三维的数组吧,VGS,L,Vds都是自变量,本征增益是因变量。这难道就是gm/id这种方法不太方便的地方么
发表于 2022-4-5 16: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用gmid的方法,感觉还挺好使的。2Id/gm没试过,有什么区别嘛?有无资料分享一波
 楼主| 发表于 2022-4-5 16: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谷谷谷夏 发表于 2022-4-5 16:06
我在用gmid的方法,感觉还挺好使的。2Id/gm没试过,有什么区别嘛?有无资料分享一波 ...


一种基于 "2Id/gm" 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 - Analog/RF IC 资料共享 -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这个里面有一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我是跟着这个学的2id/gm
 楼主| 发表于 2022-4-5 16: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谷谷谷夏 发表于 2022-4-5 16:06
我在用gmid的方法,感觉还挺好使的。2Id/gm没试过,有什么区别嘛?有无资料分享一波 ...


顺便问下您平时的L是怎么定的呢,有没有在不同的VGS,不同的L下,扫描VDS变化的时候,gm/gds的值
发表于 2022-4-5 17: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chijunyinxi 发表于 2022-4-5 16:26
顺便问下您平时的L是怎么定的呢,有没有在不同的VGS,不同的L下,扫描VDS变化的时候,gm/gds的值 ...


我也是初学者,一些个人拙见,希望对你有用。
倒是没有扫描过gm/gds。我做运放比较多,一般都是直接看管子gmoverid的值,这个值在正常范围内的话(15-25左右)基本就没什么问题的。如果增益不够,我就会去看管子的vds是不是不够分。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L确定了,增益就基本定下来了。(vds vgs正常情况下)
L的取值主要是得看你需要的增益来,还有噪声需求之类的,不过按照gmid的教程来的话:输入管L取小,负载管L取大,这个确实好用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4-6 12: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顶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16: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顶
 楼主| 发表于 2022-4-9 15: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5-7 15:15 , Processed in 0.03074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