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LBHIDDEN[0]LBHIDDEN真实版《我的兄弟姐妹》
2004年07月13日 18:43
2004年5月9日,母亲节,黑龙江鹤岗市郊卧龙岗公墓。一位看样子只有十八九岁的少女,带着三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齐刷刷地跪在一座坟前,那为首的少女刚摆好碗筷和纸钱,就开始失声痛哭起来:“爸爸、妈妈啊,我把几个弟弟妹妹都找回来了,你们放心吧……”而身边另外的四个孩子,也无不放声大哭……
这是五个经历了人生诸多悲欢离合的兄妹,他们有着和电影《我的兄弟姐妹》一样的遭遇……
晴天霹雳,父亲遇难五个孩子成孤儿
那是2002年8月31日,十七岁的少女李春华正在黑龙江鹤岗市工农区步行街一家名叫“玫瑰园”的歌厅里上班。突然,邻居李大妈给她打来了紧急电话:“春华,不好了,你快点去市富力医院,你父亲出事了!”
李春华赶紧打车赶到了富力医院,父亲打工所在的兴国煤矿已经有好几个领导迎在门口。让李春华意外的是,他们没把她带到急救室,而是直接把她带到了太平间。在这里,她看到了血肉模糊的父亲。父亲的头骨已经被不知什么东西硬生生掀开了,下颌骨也被撕了下来,他一动不动地躺着,已没了一丝气息。她凄厉地喊了一声“爸爸”,随即昏了过去……
待李春华稍稍平静了些,一位矿领导给她讲了她父亲遇难的经过:当天下午,她父亲所在的小井缆车工没有出勤,一个新手代开缆车,因为手生,把井下的正在上坡的缆车开脱了轨道,慌乱中,他向上提车速度过猛,结果牵引缆车的钢丝绳绷断了,失去控制的铁缆车从坡上呼啸而下,将她父亲硬生生挤到了煤墙上……
父亲的工友们也来了许多,他们了解李家的状况,也跟着流下了同情的眼泪。李春华家原本就贫困交加,为了生男孩,父母从老家巴彦农村来到鹤岗,靠父亲下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境况可想而知。5年前,母亲终于在第五胎生了个男孩子。可没想到母亲生下弟弟没8个月,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3万多元的外债。现在,父母都走了,留下的5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名字依次叫春华、春燕、春红、春雨、贵喜,其中年龄最大的春华只有17岁,其余依次为15岁、12岁、9岁、6岁。她们除了一栋破泥巴房,什么也没有!
2002年9月10日上午,李凤金这位不幸父亲的遗体被送到鹤岗市第二殡仪馆火化。下午,兴国煤矿的一位副矿长和会计再次来到李家,把一个存折交给李春华,里面是2.6万元抚恤金。他们一再嘱咐李春华把钱保存好,这是他们五个孤儿仅有的一点生活费。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些钱在五个孤儿手上还没有捂热,听到消息的债主们便蜂拥而至。当天傍晚,当春华结清了村里所有人的欠款后,抚恤金只剩下了1万多元。可就连这点钱,他们也没能保住!
第二天晚上,当几个疲惫不堪的孩子刚睡着,一阵咚咚的砸门声又把他们惊醒了。还没等去开门,一个陌生大汉就破门而入,几个孩子吓得在炕上直哆嗦,大汉问:“你们几个谁是老大?”李春华问他有什么事,大汉也不多说话,递给她一个欠条,“不用多说了吧,这些钱是你母亲生病时你父亲跟我借的,想必你们也知道。当时借8000元,已经5年了,咱不多算,一年就算1000元利息吧,你们还我13000元就行了。”这事李春华知道,但没想到债主会要这么多的利息,她苦苦哀求:“叔叔,求你开开恩,我们还你本钱,那5000元的利息先不还行吗?”大汉眼冒凶光:“什么?想赖账?哪有这个规矩?今天连本带利必须还,一分钱也不能少!”
还了这13000元,2.6万元基本上一分不剩了,以后可怎么生活?几个孩子哭个不停。没想到,第三天一早,又有一个要账的来了,当他听说来晚了一步,2.6万元已经被别人要光了时,气得暴跳如雷。在屋子里转了几圈后,他最后放下一句话:“没钱我就要房子,我宽限你们一个月,限你们一个月之内必须搬走,否则别怪我不客气!”几天的遭遇让李春华变得坚强了,她对债主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个理儿我懂,行!我们把房子给你。”
万般无奈,五姐弟被迫骨肉分离
2002年10月20日,债主给的搬家限期到了。李春华带领四个弟弟妹妹,凄凉地离开了生活了多年的大富力村,离开了那间曾经装满欢笑的小房子,流落街头。那一天,天寒地冻,小春华领着几个弟妹边哭边走,小弟弟李贵喜不停地问:“姐姐,我们要到哪儿啊?姐姐,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家?”李春华不知如何回答……
幸而,鹤岗市工农区53委有一位善良的居民王绍芬,那天正好到街上办事,看到这几个无依无助的孩子后,她热情地把他们领回了家。她和丈夫虽然只有一个租来的12平方米的小房子,但还是把五个孩子想办法安顿了下来。可王阿姨家里是靠收破烂为生的,只能给她们一个暂住地方,几个孩子长期的吃住、上学等问题都解决不了。
巨大的苦难把李春华击倒了,小贵喜不久也病倒了。有人建议李春华,把几个弟弟妹妹送人吧,让他们都找个好人家,各自活命去吧……李春华暗暗垂泪,无言以对。
2003年正月初六那天,家里来了一对教师夫妇,他们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听说这五个孩子的故事后就想来看看。他们一看到小五,就喜欢得不得了,当即决定收养。躺在病床上的春华挣扎着起来给他们磕了个头,说:“谢谢你们的大恩大德,只要能对小五好,供他上学,我们就感激不尽。”说完,头一歪就昏倒在了地上。
小五走的时候,还以为是被叔叔接去串门呢,高高兴兴地对姐姐们说:“姐姐,我几天就回来,我到叔叔家一定听话,好好写作业。”当小三和小四明白小五是被姐姐送人之后,大哭着追出门外,“小弟,小弟呀……”车已经走远了,她们还在后面不停地奔跑、追赶、哭叫,那哭叫声让路人无不潸然泪下。
小五被领走没几天,又有一对转业军人夫妇来到了李家,他们也是结婚多年没有孩子,想领养小四。小四一听说她要被领走,吓得往墙角直躲:“我不走!大姐,我不走啊!”军人妻子慈爱地看着她:“孩子,跟阿姨走吧,你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春华劝小妹妹:“春雨,你和阿姨去吧,好好上学,姐姐也没有别的办法啊。”小四当时10岁,已经懂事了,最后答应和军人夫妇走。走的时候,她哭得撕心裂肺:“大姐二姐三姐,你们可得常去看我啊!”
这两个收养孩子的家庭,都没有给李春华留下地址和电话,看样子,他们希望收养的孩子以后能忘记曾经的家,也不希望春华姐妹去找。随后,他们连家都搬了!
2003年正月末,12岁的小三春红被向阳区53委的李淑芹老人带去收养,王绍芬阿姨也决定收养14岁的春燕,两位好心的阿姨都答应供二姐妹上学,还告诉春华:“孩子,你放心吧,我们替你照看春燕、春红,什么时候你的条件成熟了,你就把她们接回去,一家人也能团聚。”到2003年过春节的时候,一家人只剩下老大春华一个,她又回到了歌厅打工,吃住在歌厅。
一家姐弟五个就这样散了。
事后,面对父母的坟头,李春华更多的是自责。小春华记得,母亲去世前把她叫到床头,充满怜爱地看着她,又看看那四个不懂事,甚至有两个还不会说话的小孩子,硬撑着把手里的一个橘子送到她面前:“春华,妈妈怕不行了,你要好好地照顾妹妹、弟弟呀……”
春华还没把橘子接过来,妈妈的手就轻轻放下了,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安葬了妈妈,眼泪哭干了的李春华第一件事就是到学校办理了退学手续,尽管老师们一再挽留,想让这个班级里成绩最好的学生留下来读书,但李春华还是含泪告别了学校。随后,春华就狠狠心把三个弟妹交给只有10岁的老二春燕照顾,自己出去打工,挣钱给小五买奶粉。
12岁的孩子,在城里没人敢用,她就到乡下给农民插秧、铲地。插秧时大人水能没到膝,她就快齐腰。在泥水里滚打一天,常常也挣不到几元钱。有一次,她和大人们一起坐三轮车去乡下插秧,几十人挤在一个车上,最后车翻了把她扣在了底下,浑身多处受伤。父亲知道后心疼得哭了,坚决不让她再去干这种活。她难得在家休息了几天后,又偷偷随大人们到了乡下……
往事不堪回首,但李春华又怎能忘掉过去。渐渐地,李春华觉得自己想弟弟妹妹快想疯了。
2003年3月的一天,歌厅老板派她到街上办事,她猛然看到弟弟贵喜正蹦蹦跳跳地跟着一个大人在前面走,她高兴万分,她大喊一声“小弟!”一阵小跑过去,哭叫着一把抱住那个男孩。可她再仔细一看,发现并不是贵喜,而是一个根本不认识的孩子,那个孩子被她吓得哇哇大哭。她连连说“对不起”。但旁边孩子的家长还是说她是“精神病”。这事之后,她又把一个在街上走的女孩错认为小四春雨,同样把那个小女孩吓了一跳。
李春华是个坚强的女孩,她从没有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告诉过同事,大家也不知道她家的情况。一天休班,大家张罗着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片名叫《我的兄弟姐妹》,大家把李春华也拖了去。电影看了一半,李春华就止不住流泪了,看到几个兄弟姐妹每人拿着一张全家福被迫分开那一段时,她想到自己姐弟五个的遭遇,与此何其相似!她止不住放声痛哭,惹得周围看电影的人们都吃惊地看着她……电影放完了,她还没有哭完,被同事们扶回来的时候,她眼睛都哭肿了。
雨过天晴,五姐弟分手后艰难团聚
2003年“五一”过后,李春华手头稍稍宽裕了一点,就用每月一百元的价钱,在鹤岗市向阳区一个偏僻的居民区租了一个小房子。进行简单的粉刷之后,她与王绍芬和李淑芹二位阿姨商量,把二妹春燕和三妹春红接了回来。一家三姐妹,又住到了一个屋檐下,那种幸福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两位阿姨也为她们的团聚高兴,一个劲抹眼泪,告诉她们:“孩子啊,你们什么时候困难了,随时可以回到我们两家,在不在一起,我们都是你们的妈妈。”
“如果不找回小四小五,我就对不起爸爸妈妈,无论如何也要把他们找回来!”实在无法忍受骨肉分离之苦的李春华决定挣更多的钱,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再把小弟小妹都找回来!
自从有了这想法后,李春华除了歌厅工作外,还干起了兼职。在歌厅的工作一般从中午开始,一直要忙到半夜,有时甚至到第二天凌晨三点钟,才能“下班”。下班后,别人都累得不能动了,但她只是趴在桌子上睡一小会儿,马上摸黑出发,到离得最近的“大富豪”、“新新人”等几个肉串店,去串肉串挣钱,一直串到上午八九点钟肉串店开业。这样,她每月能多挣一百多元钱。
一个18岁的女孩子,这样干活身体哪吃得消?李春华常常串着串着自己就睡着了,这时竹签就会扎到手上,因此她的手常常是鲜血淋漓。
后来,她放弃串肉串的零工,改到早市帮人家炸油条。这样,每天工作的时间少了一个小时,每个月还能多挣 200~300元钱。尽管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只要一有空,李春华就到处打听小四小五的下落,她相信收养小四小五的夫妇肯定就在本市,只是搬了家而已。她相信一定能找到他们,如果收养人不同意她这个姐姐把孩子领回来,那么她只需看他们一眼,在一起吃一顿饭,就是她这个当大姐的最大奢求。
2003年9月学校开学时,二妹春燕自动放弃了学业,春华不同意。春燕流着泪说:“姐姐,还是答应我吧,我这么做,一是可以减轻你的负担,二是可以打工帮助你一起找回失散的弟弟妹妹,我也有责任重组这个家呀。以后,有机会,我再重回校园。”看着这个只有16岁的懂事的妹妹,春华感动得什么也说不出来。春燕辍学后,在鹤岗市工农区最繁华的商业街中的一家名叫麦克汉姆的西式快餐店当了一名服务员。这家餐厅非常受孩子们欢迎,她希望在这里,能和失散的弟弟妹妹不期而遇。有空的时候,她也是到处打听失散亲人的消息。
2003年10月12日,李春华工作了一天一夜,休班后再次外出找弟弟妹妹时,因过于劳累而昏倒在街头。她的不幸遭遇和顽强寻找失散弟弟妹妹的故事由此被《鹤岗晚报》记者志敏发现了。被深深感动了的他连夜赶写出报道《李春华:我的弟弟妹妹在哪里?》文章在《鹤岗晚报》上发表后,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对春华姐妹伸出援助之手,更多的人则在帮她们姐妹寻找春雨、贵喜的下落。
2003年10月18日,李春华休班。她刚要出门去找弟弟妹妹,听到有人敲门,她打开门一看,见一个穿着漂亮衣服、干净整洁的小男孩站在她面前,她头脑一阵空白:贵喜!他真的是贵喜吗?那个男孩大喊一声“姐姐!”是贵喜,春华一把抱住他,兴奋得一阵哭一阵笑。
原来,工农区那对收养贵喜的教师夫妇为了让贵喜完全融入他们的生活,不再与李春华联系,连家都搬了。但他们看到了刊有春华故事的报纸后,深受感动,夫妻俩觉得应该让他们骨肉团聚,但半年多的共同生活,哪能割舍得下?夫妻后来问小五:“你想不想你的几个姐姐?”小五一听说姐姐就哇地一声哭了……夫妻俩也哭了,最终决定忍痛让他们一家团聚。这对善良的夫妻给小五贵喜买了好多吃的、用的,然后流着泪一路打听,把小五送到了李春华姐妹的住处。
又过了一个星期,小四春雨也被另一对夫妻送还了李家。小四“回家”的过程与小五大致相似,养父母虽然对小四春雨似亲生父母,但小四离开姐姐后总是不开心,有时做梦都喊着“姐姐、姐姐”。面对李春华,这对转业军人夫妇说:“我们爱春雨这个孩子,舍不得她离开,但我们觉得更应该让你们团聚。”姐妹相见,自然又是一阵悲喜,但一家五姐弟终于又团聚了!
五个小姐弟的故事深深感动了这座城市,人们给他们送来越来越多的帮助。听说这五个孩子中有四个孩子没有户口,鹤岗市时任政协副主席田锡文亲自给市公安局打电话,市公安局户政支队迅速给四个没有户口的孩子落上了户口;鹤岗市民政局副局长袁廷江亲自过问,给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鹤岗市北山小学免除了小三春红、小四春雨、小五贵喜三个孩子的全部学杂费用,全校老师还给他们捐了款。小二春燕也应鹤岗市紫微星职业技术学校的邀请,免费入学,重新走进学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好心人给他们解决了最大的难题,无偿送给他们一户100多平方米的楼房住。
如今,李春华的脸上时时刻刻洋溢着青春少女的欢笑,往日的苦难已成为过眼烟云。几个孩子说,他们各自的养父养母也经常来看他们,给他们送来父母的温暖。几个孩子说他们爱这些养父母,但更爱这个家,无论再发生什么事,姐弟们永远不再分开了!
来源:《打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