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953|回复: 1

[转载] 乔布斯《遗失的访谈》全文:尘封16年的预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8 21: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乔布斯说他1995年时想推广网络办公,然后记者提醒他说,错了,你那么做的时候是1985年。那一年,乔布斯被他亲自从百事可乐请来的CEO逐出苹果。
1995年,美国知名科技记者罗伯特·科林利(文中称Bob)对乔布斯进行了采访。那时他们还不知道,一年后乔布斯将重返摇摇欲坠的苹果公司。
在采访中他提及,最幸运的是活在这个时代,活在硅谷,当人类回顾自己的历史时,会发现计算机几乎是最伟大的发明,而自己有幸参与了它。
他当时还提到,网络将成为最直接的销售渠道,小公司与大公司在网上看起来将没有区别。同年eBay与亚马逊成立。那时他们也不知道,1995年的中国,还有一个叫马云的人开始了互联网生涯。后者不久前宣布将要退休,并在演讲中说起“感恩这个时代,感恩互联网,感恩朋友,但特别感恩的是硅谷给了我很多启发”。
这次著名的采访(乔布斯很少接受电视采访),多年来被误认为母带已经遗失,直到2011年乔布斯逝世后才重新播出,在尘封16年后鲜活重现了这位苹果公司创始人的思想与预见:计算机是最伟大的发明,是我们传递情感的介质。图形化界面将是必然,而不管谁去实现。偷师施乐?拙工抄,巧匠盗,我从来不觉得借鉴别人的创意可耻,他们死去是因为产品人员不再当道。微软?难过不是因为他们超过苹果,而是他们就像另一个麦当劳。工作的激情来自何处?需要利润,但不是因为钱才去做这一切,追求极致,分享给同类,这样人类才能共同进步。
没有互联网,许多信息依然散落在黑洞里;没有电子商务,货比三家将限于步行的距离;没有社交网络,天涯咫尺谈何容易;没有智能手机,“身体的延伸”无从说起。乔布斯,马云,以及更多的他们,用科技改变了世界,也许你我还不曾改变什么,却永远活在这改变中,并担任了一部分。
访谈本身大体连贯,为便于阅读,将全文分为六段:
一、结缘计算机与创业搭档
二、如何学会“做生意”:多问为什么
三、科技公司衰落的原因:产品不再主导,人才因循守旧
四、什么对产品最重要:创意的具体实现、团队人才碰撞
五、被逐出苹果的往事
六、工作的动力:追求极致,人类才能共同进步
精华摘录(或许并非所有都值得赞同,但这是如实的体现)
1、我们做出了这个称为“蓝盒子”的免费打电话装置……你也许会问这样做有意思吗?它的意义在于虽然我们年纪还小,但已经意识到我们有能力做出控制庞大系统的工具,这就是我们得到的启发。我们两个人尽管懂得不多,但我们制造的小玩意可以控制庞然大物,这是不可思议的经历,没有“蓝盒子”就不会有苹果电脑。
2、在生意场多年,我发现一个现象。我做事前总问为什么,可得到答案永远是“我们向来这样做”,没人反思为什么这么做。生意场上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定,我称为陈规陋习,因为以前这样做,所以就一直这样做下去。所以只要你多提问多思考,脚踏实地工作,你很快就能的学会经商,这不是什么难事。
3、所有美国人都应该学习编程,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学习编程教你如何思考,就像学法律一样。学法律的人未必都成为律师,但法律教你一种思考方式。同样,编程教你另一种思考方式,所以我把计算机科学看成基础教育,是每个人都应该花一年时间学习的课程。
4、营销部门的人很容易升职从而掌管公司,即便产品经理能做出更棒的产品,那又怎么样?这些已经垄断市场的公司很难再提高业绩,要想提高业绩还得依靠营销部门,于是他们逐渐控制公司,而产品部门的人被边缘化,公司就丧失了打造优秀的产品热情和能力。
5、优秀的创意与产品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实现创意的过程中,想法会变化甚至变得面目全非,因为……总有些问题是电子设备解决不了的,是塑料、玻璃材料无法实现的,或者是工厂和机器人做不到的。设计一款产品,你得把五千多个问题装进脑子里,必须仔细梳理,尝试各种组合,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
6、我以前在苹果就发现一种现象,很难表达出来,更像是一种感觉:生活中多数东西,最好与普通之间的差距不超过两倍。好比说纽约的出租车司机,最棒的司机与普通司机之间的差距大概是30%。但是在软件行业,还有硬件行业,这种差距有可能超过15倍,甚至100倍。
7、与优秀自信的人合作,不用太在乎他们的自尊。大家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如果他们的工作不合格,你要做的无非是提醒他们,清晰明了地提醒他们恢复工作状态,同时不能让对方怀疑你的权威性。要用无可置疑的方式告诉他们工作不合格,这很不容易,所以我总是采取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有些同事觉得这种方式很好,但有些人接受不了。
8、我是那种只想成功,不在乎是非的人,所以无论我原来的想法多么顽固,只要反驳的人拿出可信的事实,五分钟内我就会改变观点。我就是这样,不怕犯错。我经常承认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只在乎结果。
9、让我难过的并非微软的成功,我一点不嫉妒他们,他们的成功基本上是靠勤奋工作换来的。我难过的是他们做的是三流产品,他们的产品没有灵魂和魅力,太平庸,更让人难过的是用户居然毫无察觉。但人活着是要追求极致,并分享给同类的,这样人类才能共同进步,学会欣赏更美的东西。
10、我坚信如果将来回顾人类历史,计算机将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硅谷参与这项发明。最终方向得由你的品味来决定。你要熟悉人类在各种领域的优秀成果,尝试把它们运用到你的工作里。毕加索说过:拙工抄,巧匠盗。我从来不觉得借鉴别人的创意可耻。如果没有计算机,Macintosh团队的人们也会在其他领域造创奇迹。我觉得优秀的同事都不是为了计算机而工作,而是因为计算机是传达某种情感的最佳媒介。
史蒂夫·乔布斯《遗失的访谈》全文:
我是Bob Cringely。16年前(1995年),我制作《书呆子的胜利》节目时采访了乔布斯。1985年乔布斯被他自己引荐的CEO John Sculley排挤出苹果,接受采访时,乔布斯正在经营他创办的NeXT公司。18个月后苹果收购了NeXT,又过了半年乔布斯重新掌管苹果。
当年的节目只用了一小段采访,九十年代末采访母带从伦敦运往美国途中遗失。多年来我们一直以为再也看不到完整的采访,然而几天前导演Paul Sen在车库里发现了一份VHS拷贝。
乔布斯生前很少接受电视采访,如此精彩的访谈更是罕见,它记录了乔布斯的坦率、非凡的魅力和独特的视野。为了向这位奇人致敬,我们几乎一刀未剪,大部分内容是首次公布于众。
一、结缘计算机与创业搭档
Bob:你是怎么与个人计算机结缘的?
乔布斯:我第一次见到计算机是10或11岁,很难回忆当年的情景,我可不是故作老成……大约30多年前,见过电脑的人不多,即使见到,也是在电影里。电影里的计算机都是装有开盘机的大柜子,闪闪发光,真正了解计算机功能和原理的人不多,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我有幸在NASA Ames研究中心见到一台,那不是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只是一台分时共享的终端机。设备非常简陋,连显示器都没有,只是一台带键盘的电传打印机:你在键盘上输入指令耐心等待,然后它会哒哒哒地输出结果。
即便如此这玩意也太奇妙了,尤其是对十岁的男孩而言。你可以用Basic语言或Fortran语言编写程序,机器接受并执行你的设想,然后把结果告诉你,如果结果和设想的一样,说明程序见效了。这太让人激动了,我完全给计算机迷住了,当然计算机对我而言仍然有些神秘,因为真正的计算机藏在电缆的另一端,而我从未见过。
打那以后我总想着计算机,后来我参加了在惠普组织的兴趣小组,12岁时我打电话给Bill Hewlett(惠普创始人比尔·休利特),他当时住在惠普。当时所有电话号码都印在号码簿里,只要翻电话号码簿,就能查到他的电话。他接了电话,我说我叫Steve Jobs,你不认识我,我12岁,打算做频率计数器,需要些零件。我们聊了大概20分钟,我永远记得他不但给了零件,还邀请我夏天去惠普打工。
我才12岁,这件事对我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影响。惠普是我见过的第一家公司,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公司,如何善待员工。那时还没有胆固醇偏高一说,每天上午十点公司拖来满满一卡车的甜面圈和咖啡,大家停下工作喝杯咖啡,品尝甜面圈,很明显惠普明白公司真正的价值在于员工。
之后我每周二晚都去惠普的Palo Alto实验室,与一些研究人员见面。我见到了第一台台式计算机——HP9100,大概有行李箱那么大,装着小小的CRT显示器。它是一台可以独立工作的一体机,我很喜欢。它使用Basic或APL编程,我常常数小时地守着它编程。
差不多也是在那时我认识了Steve(Woz,苹果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我大约十四五岁,可能还要小些,我俩很投缘。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比我更懂电子知识的人,他大概比我大五岁,我很喜欢他。他因为制造恶作剧被大学开除,刚刚回到父母家,正在修大专的结业课程,我们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开始一起做项目。
当时《Esquire》杂志报道有个叫Captain Crunch的人,据说他有办法打免费电话,你肯定也听说过,我们很好奇,怎么可能做到呢?多半是吹牛。我们开始泡图书馆,寻找打免费电话的秘密。一天晚上我们去了斯坦福线性加速中心,在科技图书馆角落的最后一排书架上,我们找到一份AT&T技术手册,揭开了所有的秘密。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我们看着这份手册,心想老天这一切都是真的,于是我们着手制作能够发出这种音频的装置。原理是这样的:我们打长途电话时会听到嘟嘟的声音,听起来像拨电话的按键音,只是频率不同,但可以模拟,实际上那是从一台计算机传到另一台计算机的信号,它可以控制交换机的工作。AT&T公司设计的数字电话网络有严重漏洞,他们使用与声音相同的频段来发送控制信号,也就是说只要你模拟出相同的音频信号,通过听筒发送出去,整个AT&T国际电话网就会把你当成一台AT&T计算机。
三周后我们做出了这样的一个装置,真的管用。我记得第一个电话想打给Woz住在洛杉矶的亲戚,我们拨错了号码,大半夜把某个家伙吵醒了,我们兴奋地冲他嚷嚷:打这个电话是免费的,对方一点也不感激我们,但这已经是奇迹了。
我们做出了这个称为“蓝盒子”的装置,盒底部贴着我们的logo,写着“世界握在手中”。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蓝盒子”,全数字化、简便易用。你可以拿着它去电话亭轻松拨打长途电话,打卫星电话去欧洲去土耳其,然后接有线电话打回亚特兰大;你可以满世界跑,跑五六趟,因为我们知道所有的交换密码;你可以给家门口的电话亭打电话,在家喊话,隔一会电话亭就能听到,真是奇妙。
你也许会问这样做有意思吗?它的意义在于虽然我们年纪还小,但已经意识到我们有能力做出控制庞大系统的工具,这就是我们得到的启发。我们两个人尽管懂得不多,但我们制造的小玩意可以控制庞然大物,这是不可思议的经历,没有“蓝盒子”就不会有苹果电脑。
Bob:Woz说你们给教皇打了电话?
乔布斯:没错,他冒充亨利·基辛格给教皇打电话。我们弄到梵蒂冈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给教皇,教会的重要人物逐个被叫醒,最后终于派人把教皇叫起来,要不是我们憋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们还真以为是基辛格。虽然没跟教皇通上话,但实在是搞笑。
Bob:你们是怎么从‘蓝盒子’想到做个人电脑的?
乔布斯:这很自然。当时Mountain View有分时共享计算机,我们可以免费上机,但我们需要一个终端,买不起就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这个终端是我们的第一件作品,Apple I 乔布斯《遗失的访谈》中英双语字幕媒体来源:新浪公开课是这台终端的扩展。它用微处理器代替了后台主机,就像是把两个独立的项目整合在一起。一开始是做终端,然后才是Apple I,自己动手做完全是因为我们买不起。
我们四处收集零件,全部手工制作,做一台大概要40~80小时,那些小零件太难安装了。后来周围很多朋友也想要,虽然他们也能弄到零件,但他们不具备制作经验和技能,我们只好替他们做。这事占用了我们所有时间,于是我们想到制作印刷电路板,就是在镀铜的玻璃纤维板两面腐蚀出铜导线,采用印刷电路板,只要几小时就能做出一台Apple I。
我们打算把电路板以成本价卖给朋友,把钱赚回来,这样皆大欢喜,我们也可以休息休息。说干就干,我把大众Microbus卖了,Woz卖了他的计算器,我们凑够了钱,请朋友设计印刷电路板。电路板做出来后,卖了一部分给朋友,我想把剩下的也卖了,把Microbus和计算器赎回来。
我去了最早的计算机商店,Mountain View的字节商店,那时它藏在一家成人书店里。我见到了老板Paul,Paul说“我预订50套”,我说“太好了”,“但我要完全组装好的计算机”。
我们从没想过出售整机,不过还是答应了,何乐而不为呢?我花了好几天打电话联系电子元件批发商,告诉对方需要哪些零件,我们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打算买100套零件,做好后以两倍的成本价卖给字节商店50台,剩下50台就是我们的利润。我们说服批发商赊给我们零件,30天后还款,我俩就这样懵懵懂懂地拿到了零件。Apple I做好后,卖了50台给字节商店,第29天才收到账款,第30天正好付清赊零件的钱。
我们就这样做起了生意,不过也碰到利润危机。我们的利润不是现金,而是堆在角落的50台电脑,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实现利润,我们想继续寻找批发商,是不是还有其他计算机商店?我们打电话给全国的计算机商店,就这样做起了生意。
Bob:苹果的第三位创始人是英特尔前高管Mike(迈克·马库拉,曾任苹果CEO、董事长),他是怎么入伙的?
乔布斯:当时我们正在设计Apple II,对它充满了期待,Woz希望增加彩色图形界面,我希望……当时有一大群硬件爱好者,他们自己组装电脑,或者用我们的主板,自己安装电源、键盘等等。还有许多人是软件爱好者,只想写程序,就像我10岁刚刚接触计算机那样。所以我希望Apple II成为第一款功能齐备的个人电脑,就算你不懂硬件也能轻松使用,这就是我们对Apple II的基本设想。
我找到设计师,设计了所有细节,我们还打算使用塑料机身,什么都想好了,可我们资金不足,还缺几万美元,于是我开始寻找风险投资。我找到Don Valentine,他还来参观了我的车库,他说我看起来像人类的叛逆者,这话成了他的名言。虽然他不打算投资,但推荐了几个人给我,其中就有Mike Markkula,于是我约了Mike。
Mike以前是英特尔的产品经理,他大概30岁离开英特尔,手里有英特尔的股票,他靠股票期权赚了一百多万,当时非常富有,他在家投资石油、天然气之类的生意,我感觉他想干一番大事业。我俩聊得很投机,最后Mike答应投资,我说我们不光要钱,还希望你入伙,于是Mike成了我们的合作伙伴。他不仅投资,还参与创业,我们就这样起步了。
我们拿出Apple II的设计,召开新闻发布会,几个月后Apple II首次在西海岸计算机展览会上露面。——“情况怎么样?”——妙不可言,当时西海岸展览会规模不大,但我们觉得已经很大了,我们在展台上用投影展示Apple II和图形界面,现在看有些简单,但当时是PC上最先进的图形界面,我们出尽了风头,批发商和经销商蜂拥而至,进展非常顺利。
发表于 2013-5-9 17: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指导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12-28 08:12 , Processed in 0.05801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