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16912|回复: 46

[求助] 关于一个二级运放的若干细节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 22: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问题一:各位前辈们好,我是一个在校学生。本科以及研一之前学习的都是微电子器件方向。下学期就研二了,导师让跟做材料,经过考虑后不是很喜欢材料。我觉得还是设计有前途,特别是模拟设计。请问现在开始入手晚吗? 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等基础课也都学习过,但是大部分都忘记了。各位大神们也都知道,器件就是研究个中器件内部细节以及影响因素的,对于电路分析方面也都是最最基本的电路,比如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闩锁等一些效应。软件应用上也都基本上忘完了。总之,就是电路基础很差。现在重新转行来得及吗?
    问题二:下边是本人借用网上的一个二级运放,对于具体工作细节不是很了解,忘予以解答。
运放.png 1、为什么采用镜像源做驱动,或者说电路图中的驱动电路和下面这幅驱动相比有什么优点?
2、对于图2.1而言,因为驱动电路中的两条支路电流相同,如果M8=M9,M10=M11=M13(均指长宽比,或者管子参数完全相同),如此要形成对称结构(是不是全部驱动就是电流镜结构,或者是只有一部分是电流镜),则要要求M12和电阻Rb的和=M13的电阻。为什么别人计算的是Rb=1/gm13,难道不考虑M12的影响?还是因为采用了那个4倍关系造成的误差。
rb.png
3、这里电阻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不直接让M12=M13,如此对称性不是更好?
4、外加信号加在了两个NMOS的栅极上,当然是通不过去的,只是控制两个MOS沟道导通后的电流的,往往输入信号很微弱,那么能保证MOS导通,是不是就是要计算的的长宽比之类的决定的?有的资料上说,差分级的MOS也得工作在饱和区,但是不是说,达到饱和后,多余的电压大都加在耗尽区上,不再贡献源漏电流了吗?如此,当要放大的信号超过,哦,犯糊涂了,那是源漏电压,不是栅极电压。这个不算
5、第一级的输出对第二级的M6起偏置作用,对那个补偿电容起充放电作用吧?中间的差分电路是对称的,对吧?看那个差分输出节点,电流分流方向向上和向右,由于那个多余的触角作用,会不会影响差分的对称性?(因为别人做的说M1=M2,M3=M4。)我想,电路上加了输出后,对差分绝对是有影响的呢。
如此就又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到底对Cs充放电的电流是差分的右边输出提供的呢,还是整个差分提供的呢?因为从电路上来看,如果将输出移动到M5的下边,好像才是总的差分的功效。但是就这个图2.1,好多人的论文中计算那个转换速率SR(转换的是什么呢)用的是晶体管M5的饱和电流/Cc,结果他们算出来是60,但是实际上只有35左右。我觉得是用0.5倍的M5的饱和电流去算更合适,毕竟这里对Cc充放电的应该是差分右边的那条支路吧?这里忽略掉那个多余的触角的影响,所以应该是30(触角的影响算是5).如果这一点我错了,还望大侠们能予以指正。
  问题有点多,希望大家不要嫌麻烦呀。
运放2.png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23: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再问一个问题:.18um工艺,指的是所用的晶体管的沟道长度是0.18u吗? .18工艺中能让晶体管的沟道长度为1um吗?  1微米的话是不是就算是1um工艺了?还是说这只是一个工艺,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即,0.18um工艺中也可以使沟道长度等于1um呢?
  我设计的管子沟道长度统一是1um的,但是我们ASIC上学习的都是0.18微米的。能不能把所有管子的长宽比不变,把长度都改成0.18微米呢?这样子对电路性能指标会产生影响吗?
发表于 2012-7-3 03: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先把电路适当分解好再分析更有效率一些
发表于 2012-7-3 06: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haitang123


   1、采用电流镜更精确
   2、由于W/L12=4(W/L13),所以,Vgs12-Vt=0.5*(Vgs13-Vt),故而可得到电阻R的值为1/gm13
   3、这是个自偏置电压源。如果像你说的,去掉电阻,采用M12=M13,那存在许多简并点,电路无法启动。只有像这样,线性源和非线性源互相作用,电路只存在非0外的一个简并点
   5、SR是大信号特性,而你是按照小信号来分析的,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0.18um工艺指的是这个工艺所允许的最小栅长是0.18um,大于这个值得栅长都是被允许的。采用最小栅长,速度会变快,但是本征增益会下降
发表于 2012-7-3 06: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haitang123


   只要肯下功夫,转行当然是可以的。但做模拟非常累,何况你是转行的,LZ慎重。。。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9: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itang123 于 2012-7-3 09:46 编辑

回复 5# feynmancgz


    嗯,谢谢你。累倒是不怕,我喜欢电路,特别的想把其中每个元件的作用都弄清楚,觉得电路很有意思,现在我每天都呆在实验室看电路,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喜欢这种充实的感觉。
    对于你说的那几种答案,我都没有听说过。

   (比如电路简并点,是不是零点和极点呀?简并是不是指的是:分子上或分母下,等于零的因子是高次幂呢?简并造成的影响是不是电路震荡呢?零点是不是系统导致输出为零的点呢?还是说零极点的定义只是从传递函数的形式上来定义的?总觉得应该是有物理实质的。其在电路上的定义总不能说:零点就是振幅和相位开始单调递增的转折点,极点就是单调递减的点吧?我觉得要是象"零点就是导致系统输出为零的点"这样子简明扼要的定义就好了)

不过前辈说得话听起来很有道理的。下去我会好好弄懂那几个概念的,再次谢谢你。
发表于 2012-7-3 15: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提到的简并点应该是指电路的两个稳定直流工作点。
是指上下都是电流镜的电路,存在两个稳定的情况。
一种是两个电流镜支路流过的电流都是零
一种是两个电流镜支路正常流过电流的情况
这种所说的简并的电路,一般是加一个启动电路,让电路启动的时候偏离第一种情况

还有零点是输出为零的点,系统函数上也可以看到,我们做估算的时候也是用这个概念,但是这样的解释应该不能完全概括零点的特性

LZ的数学功底和抽象思维应该不错,学电路应该是没问题的,只是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了
我也是本科学物理,现在研究生在学电路的,也是初学,有问题我们可以交流下 QQ:549073987
我建议LZ先看一套国外的模拟电路教程和看一本模电的教材,慢慢来 先学习模电的相关基础知识
发表于 2012-7-3 18: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haitang123
1.png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8: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moonnejs


    嗯   刚开始看拉扎维的   不过不知道和艾伦的比  入门看哪个更好呢? 模电都学过了 当时感觉还不错  再复习一遍比较容易的
    你的回答让我意识到了 转专业是可行的  看! 您的知识都已经这么渊博了 我辈定将您看作转专业的典范  加倍努力的  相信我学上一阵子   对于电路的分析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了的  
  谢谢你   兄台  一起加油
发表于 2012-7-3 18: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haitang123


   7楼的解释是正确的。我再进一步阐述一下。
   如上图,左边为无电阻的电路。上面和下面的电流镜都是线性源,即I1-I2和I3-I4的关系都是线性的。如右上图所示,当I1-I2和I3-I4两条曲线(黑实为I1-I2,红虚为I3-I4)都是线性的,若两条曲线重合,你就会发现,会有无数个电路可稳定运行的点,若考虑mismatch的话,也会有很多个。这样即使加入启动电路,使电路脱离零值点,那电路稍有波动,就会偏到其他可以运行的点上去,那么整个电路的运行会非常不稳定。这样这个电路是没法工作的。
   如果加入电阻,那么下面的电流镜就变成了非线性源。两条曲线只有非0外的一个稳定工作点。这样,加入启动电路使电路脱离零值状态,进入这个工作点,电路就可以一直稳定工作了。
   记住,启动电路在电路进入稳定工作状态前一直是正反馈,使电路一直向这个点移动,进入稳定工作点后;启动电路变为负反馈或消除作用,电路就开始工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6-15 00:13 , Processed in 0.02666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