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1556|回复: 0

[转贴] 网易解读545期:国家要强盛必须废除计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 12: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网易解读545期:国家要强盛必须废除计生

网易财经6月27日讯 陕西安康怀孕7月孕妇遭强制引产的“血案”触目惊心。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从理论上就没有一个合法的学理基础。在私有产权制度下,人口根本不成为负担。多年来的强制节育为中国经济埋下巨大隐患。
计划生育没有站得住脚的学理基础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被误读为应该让政府控制人口
谈到计划生育的理论源头,人们普遍把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当作节制生育的学理基础。马尔萨斯在他的名著《人口原理》第一章里说道:“人口若不受到抑制,便会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却仅仅以算术比率增加”。从此,这句话被传播、演绎、解释为对人类未来人口困境的悲观预言: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因而导致人类生活水平的每况愈下。因此,解决手段是采取积极的抑制生育政策,以政府法令强制节育。
然而,马尔萨斯的这句话的前提--“人口若不受到抑制”--却不被人们注意。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作为一个生物学法则是完全没有问题。非人的生物,比如老鼠、蟑螂,完全由食、性本能控制的生物,它们的生存状态是严格受这条法则控制的,其“繁殖数目是趋向于超过生活资料,因而那些得不到生活资料的冗员就要被淘汰掉”。然而,人并不是毫不节制地只屈从于性本能地冲动不停地生殖下去。尤其在基于私有产权制度的现代社会,自愿地节制生育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性行为习惯。为了人们自己和子女都保持住他们的生活水平,私有产权制度与婚姻制度自动地提供着人们自愿节育的激励。
而作为一个古典自由主义者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本人也是反对国家立法控制生育的。在他看来,自由社会会自发地出现类似于“道德的节制”之类的积极预防人口过多的激励机制。
私有产权制度下人口从来不是问题
只有在那些计划经济的国家中,人口才真正成为社会的负担,人口的过多才对资源造成压力。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米塞斯对此评论道:“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得由政府来管制生育率。人民的性行为也和其他方面的行为一样,要纳入组织中。在市场经济里面,每个人自动自发地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不愿生下‘不降低他的家庭生活水准就不能养活的孩子’。因此,出生率受到限制,由资本供给量和技术知识水准所决定的那个适度人口不至于超过。各个人的利益与其他所有的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在计划经济当中,生育的成本不再有父母承担,而是转嫁给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人民自然没有为了保住生活水平而自愿节育的制度激励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对资源造成负担。
朝鲜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朝鲜人民非但没有节育的激励,相反,政府还鼓励多生。朝鲜鼓励生育的政策很具体。第一、二胎没有特别的,但学费和医疗是全部免费。第三胎就有物资的鼓励了。国家对三胞胎的一次性实物奖励:棉布30米,大米30公斤,菜油3公斤,还有奶粉、红塘白糖等等。除此之外,三胞胎此后每月的用度政府按规定的一直发放18岁,并安排工作。在这样的国家里,其人口与经济状况是符合马尔萨斯的悲观预言的。
根据国际粮食援助信息系统的数据:从1996年到2009年间,中国对朝鲜粮食援助总计约为345万吨左右。占到世界援助总额的26.9%。除此之外,朝鲜人的走私运粮数还超过中国的援助。然而就是在这么巨额的外界援助之下,朝鲜人民还是吃不饱。除了那个白白胖胖的金正恩之外,朝鲜有很大一群人都处于吃不饱状态,挨饿人群中甚至包括朝鲜的武装军人。联合国曾宣称,有四分之一的朝鲜人在挨饿。
反观中国,自从改革开放,向私有产权转轨以来,今天人们已经很少听到哪里的穷人吃不饱饭了。穷人的界定不再是能否吃得上饭,而是能否买的上房,过得上有品质的生活了。私有产权制的中国,人们不再经受马尔萨斯预言的困扰。
计划生育政策是被计划经济逼出来的
毛泽东由鼓励生育到强调节制生育
中国的鼓励生育,一般人首先联想到毛泽东的一句:“人多力量大”。在共和国建国初期,中国结束了几十年的转乱动荡,休养生息时期对劳动力与经济生产的需求导致了国家鼓励生育。
1949年9月,毛泽东在《六评白皮书》中批判美国政府的马尔萨斯主义观点“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盛、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然而, 由于政府管制一切经济资源和包办一切,使得国家开始感受到了人口的压力。这导致当年鼓励生育的毛泽东,在7年后成为中国第一个提节制生育的人。根据学者梁中堂的研究,揭示出计划生育是由毛泽东创造的一个词汇,且毛对计划生育的提法,早于学者马寅初。1957年2月27日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演说上,毛泽东强调:“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我看人类是最不会管理自己了。工厂生产布匹、桌椅板凳、钢铁有计划,而人类对于生产人类自己就没有计划了,这是无政府主义,无组织无纪律。这样下去,我看人类是要提前毁掉的。……关于这个问题,政府可能要设一个部门,或者设一个节育委员会,作为政府的机关。”
立法化使得计生成为强制性的国策
50、60年代,节育还没有作为国家法律强制推行下去,只是在认识上不断地敲打警惕,宣传上不断地鼓励、呼吁人民自动节育。如毛泽东所说:“(计划生育)只能在人口稠密的地方研究实行,只能逐步地推行,并且要得到人民的完全合作”。
直到1978年,计划生育才作为基本国策写进宪法,其中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则在两处规定了计划生育,一处是第25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另一处是第49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但宪法并没有明确规定计划生育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几胎。只是在后来的实行中,部分由于各地方政府的自由裁量权,采取了一胎化政策,才使得计划生育在人们的印象里等同于一胎化了。
计生的法律化,造成几十年来各地计生委强制引产、强制堕胎、人流的无数桩“血案”。
计生问题造成的巨大制度成本,成为中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计划生育让人们老无所依
先不论计划生育侵犯人权的问题,多年的计划生育为也使得中国经济付出了巨大的制度成本。首先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据测算,在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的30年时间里,我国将人口总和生育率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此外,学界有数据显示,计划生育推行30多年使全国少生4亿多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1.78亿人,占比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
而独生子女政策使得未来的年轻人养老分外吃力,因为没有兄弟姐妹们的分担。另外一方面,中国养老金的巨大空账将意味着未来支付给老人的退休金,将更多由年轻人承担。随着老年人的不断增加,生育率却迟迟得不到提高,使得中国未来的老人注定了“老无所依”的悲惨境况。
计划生育导致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
老龄化的另一面是中国青壮年劳动力的减少。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中国20岁至29岁年轻劳动力的规模已缩减了近15%。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导致青年人的比例逐年下降,改革初期的1979年,中国0-14岁的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为1/3。而到了2009年,比例竟然不足1/5,下降速度惊人。
多年的计划生育造成了人口结构的扭曲,终将导致中国经济的崩溃。目前,全国广泛暴露的用工荒正揭示着青壮年劳动力的短缺。根据学者测算,未来中国劳力缺口将超过1亿。而劳力的缺乏意味着依靠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将不可持续下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王丰对此指出:“20年后的中国肯定不会保持10%的增长率,5%就很不错了。”
结语:市场经济之下,自发的节育激励会使得人口保持在最适水平,无需政府强制节育。计划生育只会扭曲人口结构,让中国经济走向崩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6-8 11:03 , Processed in 0.05481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