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楼主: kuxuanxinzai

[求助] 工作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三极管ΔVbe的偏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14: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lihaiqi208


    我加的是PTAT偏置电流,串联的寄生电阻已经通过前面提到的方法排除影响了!


   敢问大侠有不有三极管模型相关的资料?
发表于 2012-3-9 19: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kuxuanxinzai
模型的话就是hspice 的 Elements and Device Models Manual讲的会比较细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8: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lihaiqi208


   敢问大侠有这个文件不?
发表于 2012-3-30 09: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选择beta~ic曲线中间比较平坦的一段做工作点
发表于 2012-4-26 17: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kuxuanxinzai


    个人观点:ΔVbe的非线性误差与beta(Ic/Ib)有关,这里的VPNP管用射极偏置,于是ΔVbe=kT/q ln(Ibias/Is)(beta/1+beta),在选择工作点时选择beta在平带区(即beta不随Ic变化而变化),但仿真发现不同的Ic下beta仍会有些许差别。两个Vbe在相减时不能完全将beta抵消,而且beta随温度变化而非线性变化,于是ΔVbe随温度变化时由于beta的原因而产生非线性。问题是,不是知道这个量级是否在楼主所说的0.4%。


    我的问题,我在仿真中,使用不同的VPNP管,比如5um*5um和10um*10um时,同样在300K温度下,ΔVbe竟然相差有几个mV,太不可思议。之前楼主所说的nf参数,请问是什么,可以说的详细点吗?是不是nf参数导致这个误差。


     如果可以,加qq仔细聊。
发表于 2012-4-26 21: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beta都变化了,deltaVbe变化应该是必须的吧?
而且0.4%的斜率变化我觉得算起来还好吧
这点折合到全温度范围对VBG的影响顶多也就几个PPM/C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9: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ericking0


    测量温度是依赖于delta VBE 并不是VBG。两个三级管belta 的比值变化才会影响delta VBE,其绝对值变并不代表比值变
发表于 2012-5-8 10: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牛人啊!
发表于 2012-5-8 11: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ricking0 于 2012-5-8 11:49 编辑

回复 27# kuxuanxinzai


    我就是这个意思啊,假设I1偏置的时候Q1和Q2均工作于beta平直的区域,电流减小到I2的时候,有可能Q2就已经脱离这个区域了。即VBE1与VBE2同时往下平移当然没问题,但是如果VBE2发生畸变了,当然可能出问题。

我最近也很纠结这个东西,越想越觉得VBG和偏置电流关系蛮大的,纠结把偏置电流放在多少比较好。

另外请教一个问题,tsensor一般都是用一个PTAT的电压和一个VBG或者NTAT电压相减,然后用SDADC量化,然后输出温度码吧?
感觉NTAT电压的温度系数的非线性更大,感觉这个才是制约的关键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7: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ericking0


    电流偏置的确是个问题,但是仔细考虑还是有相对较好的区域。你可以通过DC扫面大致确定范围,在仔细评估。

   tsensor有很多种类型,目前我用的是量化一个PTAT电压与VBG的比值来得到温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5-1 15:05 , Processed in 0.02526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