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楼主: puppet0411

2年时间用FPGA做什么合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5 22: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了解哈
发表于 2006-11-5 22: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ngli888ca 于 2006-10-30 12:25 发表
你好,看得出,你缺乏系统和流程两方面的知识。

你的导师,其实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你的系统是图像处理,你的实现是FPGA,即用FPGA的IC设计流程。

那么,你就要弄清楚,一个典型的图像处理系统包括什么,有 ...


说得真的非常好,要是有那么大部分的一些导师都能达到这个认识高度,那中国的研究生水平肯定会好上一大截的!许多导师会说让学生做哪一方面的,但很多时候他是讲不了很清楚的,呵呵!

[ 本帖最后由 ppywindy 于 2006-11-5 22:14 编辑 ]
发表于 2006-11-6 12: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pywindy 于 2006-11-5 22:13 发表

说得真的非常好,要是有那么大部分的一些导师都能达到这个认识高度,那中国的研究生水平肯定会好上一大截的!许多导师会说让学生做哪一方面的,但很多时候他是讲不了很清楚的,呵呵!




中国的学生其实都是比较聪明的,中国的高校教育也是比较扎实的,至少重点高校的基础教育是这样的。

但是,中国高校的研究水平是比较差的,与国外同类的学校相比,可能要低一两个Level。查就查在导师的研究水平上。没有名师,何来高徒?中国火箭为什么比日本强?因为中国有钱学森!钱是20世纪全球火箭排名第二的人物。有了他,中国尽管是一穷二白,也能跨越式的发展,先有两弹一星,再有载人航天。学问是一代一代继承出来的,研究方法也是一代一代推陈出新的。

一方面,是正道不行,另一方面,是邪门歪道盛行!这个国家的教育能有什么竞争力?一个学生将自己的前途希望都寄托到这样一个系统,能不幻灭吗?中国教育处于这样一种所谓的追赶状态中,还会有好多年。但是,学生可等不起,所以,就必须依靠自己,依靠实践。所幸,工科学生每天干的就是实践,只要老老实实做事,终会有成。差别的是,在比较大而正规的外企中,受的训练可能比较系统,比较好些;在小公司中,可能不是那么系统。但是,这都是可调整的。

归根结底,相信自己,相信实践。
发表于 2006-11-6 22: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方面我也想知道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22: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尤其要谢谢jingli888ca
发表于 2006-11-7 12: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uzhenyu73 于 2006-11-6 16:18 发表
体制决定了很多东西,真的是这样。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很多都郁而终,因为没有关系,这个我在高校里看得太多了。多少人才都被排挤走了。中国学生的基础和勤奋是有目共睹的。在某种程度上,我倒是同意杨振宁的说法。 ...



==================================
我看了网上的一片文章,与各位共享。。。

他认为,中国应当建立一个私营的,非营利的高校体系。很有意思。


==================================

中国学术界的海龟与土鳖之争

亦明

一释题

土鳖:又称地鳖、土元,昆虫纲、蜚蠊目、蜚蠊科、地鳖亚科。南朝人陶宏景称它们“形扁如鳖,故名土鳖,有甲不能飞,小有臭气”。能入药,有破淤血、通月经的功能。《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现专指中国大陆学术界中没有受过西方系统教育的人士。

海龟:爬行纲、龟鳖目、海龟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角板是名贵的中药,有清热解毒作用。现专指中国大陆在海外留学人士中回国工作、创业的一科(海外留学归国人士,海归)。

因为龟、鳖类动物俗称为“王八”,而后者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类“猪狗不如”的东西,所以无论是“海龟”还是“土鳖”,其本身都含有贬义。在最初,国内人士把“海归”派戏称为“海龟”,多少含有骂人的味道。不过,由于“海归”派对“海龟”这一称呼慨然笑纳,再加上中国当前政策对海归派十分有利,而一些海龟又非常风光,结果是“海龟”一词的贬义慢慢消失,它变成中性、甚至含有些许被人羡慕味道的称呼了。

与“海龟”词义的变迁相反,“土鳖”一词的际遇却每况愈下。由于这个称呼是与海龟相对应而出现的,所以多数人把土鳖也想当然地当成了王八一类动物,其实,它是一种类似蟑螂的昆虫。不管怎样,“鳖”再冠以一个“土”字,确实很难让人承受。据说当年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姚士鳌虽然是真海龟,曾留学德国,但回国后土气不改,故而被台大学生们戏呼为“姚土鳖”,姚于是愤而以号代名,叫做姚从吾。(李敖:《李敖快意恩仇录》)。最近听说,在一个论坛,因为有人使用“土鳖”一词而引发内哄,坛员之间大打出手,互相揭发对方的老底,导致元气大伤。(方舟子:网上趣事:学术骗子同伙互相揭露“撒谎习以为常”)。 由此可见,“土鳖”一词,不仅使用者含有鄙夷的意思,被指对象也对它耿耿于怀,不肯接受。不过,本人在此沿用这个称呼完全是为了行文方便,内心对它所指的人绝对没有一丝的不敬。

中国的土鳖与海龟之争,始于九十年代后期,并且持续至今。他们争什么呢?这个“争”字是什么意思呢?首先,二者之争的根源是国家为了吸引海龟回国所制订的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为海龟们在国内的就业、创业提供了很多方便和优惠。大凡物不平则鸣,土鳖们对此不满在所难免。再加上有些海龟适应不了国内的工作环境,业绩差强人意,还有一些骗子和牛皮大王混杂在海龟之中,土鳖们对海龟的不满情绪还是有相当大的合理成分的。尽管如此,国家对海龟们的态度还是始终如一的。近日出台的《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之一就被解释成“赶走土鳖、请回海龟”,所以这个纸面上的改革在北大校园造成强烈震撼,赞成和反对两派壁垒森严:“海龟都赞成,土鳖都反对”。 (高昱:为什么我们关心北大教改?)。所以说,海龟和土鳖抢饭碗,而二者之间存在不平等竞争,这是矛盾的根本。说到底,龟鳖之争是利益之争。

二龟鳖之争的两个战场

龟鳖之争的战场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工商业界,一个在学术界。在工商业界,海龟又分为创业派和就业派,而国家的优惠政策对创业派更为有利。海龟创业派大腕如张朝阳、姜丰年、吴征等领风气之先,战果累累,而一些小海龟也随后登陆,能有或多或少的斩获,但不如意的居多。

中国政府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就是要洋为中用,派人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学回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西方的那些东西,包括知识、技术、经验,在中国的现行体制内很难发挥作用,再加上物质条件的差异,派出去的人回国工作的很少。而目前的政策是鼓励留学人员自行创业,使他们能够按照各自的模式来打造天下。这就部分地解决了体制上的限制。创业的最基本问题就是资金问题,所以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包括提供数万元的启动资金,把留学生吸引回来。这实在是一项明智的政策。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公派留学生有如肉包子打狗,而用优惠政策吸引留学生回国创业,却如同拿包子把狗吸引回来拉雪橇。与派出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费用相比,政府为留学生创业所提供的优惠政策仅及其一小部分,并且钱是花在中国的大陆上,因此这在经济上是划算的。过几十年后再回头来看,中国有竞争能力的高技术企业中,可能有很多诞生于这些遍布全国的“海外留学生创业园”中。从这个角度讲,国家给予海龟的优惠政策是有远见的,是比较合理的,尽管对土鳖来说不一定是公平的。

不过,有能力自己创业的学者毕竟是少数,所以多数海龟属于就业派。应该说,在工商业界,海龟就业派与土鳖的竞争大致是比较平等的,因此整体上的矛盾较少。还应该指出的是,在工商行业,由于政府的行政部门是政策的直接执行者,他们与海龟们直接打交道,所以很多给海龟的优惠政策和承诺基本上能够得到落实。

与工商界情况呈鲜明对照的是,在学术界,主要是大学和科研单位,国家给予海龟的就业优惠政策很多得不到落实。其关键就是土鳖与海龟的明争暗斗。

在学术界内,国家为海龟提供了类似于在工商业界的优惠政策,并且提出了“三个留人”的原则来吸引海龟(“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也用适当的待遇留人”),但根据秋水先生的总结,中国学术界实际有一套“三个撵人”的对策:具体方法是,“用人机构在事业,感情,待遇三个方面做点文章,让求职者知难而退”。(秋水:我为什么不回国?)。因此,多数海龟们实际上是不得中国学术界之门而入的。比如,有个笔名为axz123的海外博士在一个题为“我求职中国大学的体会”的帖子中写到:

“在国外漂泊七八年了,很想回国工作。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神州学人都登了很多高校的招聘广告,按照要求去年底开始投寄简历给国内数所大学。本人虽然并不是出类拔萃的那种,但有在国外高校工作多年经历,也发表几十篇文章,本人在求职信中也未提任何条件,所以相信本人应该有资格在高校谋一职位。国内有几所高校很快复信,待遇各有不同。可想不到的是,等待三个月后,大多数学校未给任何消息,故分别发涵询问结果,又等三个月仍无消息,让人非常失望。”http://www1.bbsland.com/education/messages/149324.html)。

这个帖子有29个跟贴,从中可以看出,axz123博士遇到的问题是很普遍的。 其中一个回贴就明言,“那些土鳖们根本就不想让海龟回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找自己的老同学,回母校。否则,浪费时间。”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学术界就职的海龟,绝大多数都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没有这层关系,几乎不可能通过正常招聘途径进入中国的学术界。另一个例子就是,南京大学在全球招聘教授,可自称为“海外赤子”的李正起博士的求职信却根本就没人理睬。(李正起:南京大学就是这样面向海内外招聘教授吗?)。

三阻挡海龟进入中国学术界的玻璃大门

所以说,尽管从表面上看,中国的学术界向海龟们敞开了大门,但实际上这是一扇紧紧关闭的玻璃大门,其要点是要外界认为这扇门是开着的,但同时要尽力减少海龟的进入。为什么会这样呢?学术界不是更应该以选聘人材为主吗?前面讲过,龟鳖之争是利益之争,所以必须根据这个线索进行分析。

其实,在中国学术界,海龟和土鳖的界线是很模糊的。这是因为,很多具有高级职称的土鳖都有短期(几个月到一、两年)出国访问的经历,但由于没有洋学位,所以他们仍旧被划归土鳖类。他们实际应该被称为“土龟”。“土龟”是国内学术界的实权派,多数是博导,并且担任系主任、院长、甚至校长等行政要职。真正的土鳖,是那些不久前从国内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他们很多人是中国博士大跃进的产物,因此他们的整体学术水平比海龟们要低得多。在学术界内,土鳖的地位最低,他们在人身上受土龟的管制,他们的最终利益受海龟的威胁。

同样,海龟也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已经回国较长时间、并且已经在国内建立了工作据点和学术地位的人,本文称他们为海鳖。海鳖们品尝到了早期回国的艰难,并且由于各种原因,已经习惯了国内学术界的运作规则,所以在利益上他们与土鳖,尤其是土龟,有很大的共同点。

应该说,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国内学术界还有些清水衙门的味道,那时肯回国的海龟,目的比较单纯,图的多是在学术上有所发展。随着高教产业化的发展,以及教育经费、科研经费近年来大量涌入,学术界人士待遇的提高,以及早期留学生中很多人到了中年,有了落叶归根的情结,所以在二十世纪末出现了一个留学生回归潮。他们是真正的海龟。不过,既然是潮,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俱现。

目前在中国学术界中掌握权力的人士以土龟和海鳖为主。由于他们他们的双重经历,因此他们具有双重性格:他们习惯于中国学术界的官僚化体制,但也知道中国与西方在科学水平上的距离。官僚制度的本质就是要保户既得利益,因此他们实际上是讨厌海龟回国的。但是,国家的科技政策、高教政策又决定了利用海龟能够从政府那里得到好处。于是,就有了如今的不成文“国家”政策:在欧美大学毕业的博士们,如果在国外没有功成名就,很难在中国的大学中找到合适的职位。而那些功成名就的海外大腕们,由于根本不可能完全回到中国工作,反倒成了国内学术界的抢手货。他们可以到中国打短工,甚至可以不干活,他们唯一需要做到的,就是在发表论文的时候把国内单位的名字挂上。这样一来,海龟招收单位的学术水平既在名义上得到了提高(这是土龟的主要政绩),而土龟的地位也得到了保障:土龟最终是海龟的老板,随时可以把他们解雇。金钱不成问题,自然有人(国家或企业)负担。所以,中国学术界一方面搞些用百万年薪聘请海外教授的名堂和花样,另一方面是把大批真心回国工作的海外学子排斥在学术界之外。其理由看上去很正当:那些被排斥的海龟水平不高。其实,水平的高低是相对的,与土鳖和土龟们相比,海龟们的水平从整体上说是足够高的。但土龟们自己是不会和海龟们比的,他们把海龟进入中国学术界的门坎加高,让小海龟与大海龟相比,而他们自己倒成了圈内的裁判。这就是其中的奥妙。前面提到的李正起博士,他亲自到南京大学之后才发现,医学院主管聘请教授的竟然是两个副教授,其中一个还是在职研究生。(李正起:南京大学就是这样面向海内外招聘教授吗?)。这样的土鳖,会聘任海龟来堵自己的前程吗?

所以说,新海龟们面对着的是土鳖、土龟、海鳖们的三重阻力,而反对海龟最力的人,实际正是中国学术界的实权派。

四陈晓宁、姚雪彪、朱大海:海龟种种

应该承认,在众多的海龟中混杂着一些投机分子。比如“基因皇后”陈晓宁,她打着“爱国”的旗号,谋取私利。“基因皇后”事件是国内腐败势力与国外腐败势力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坑害国家和人民的典型事例,也是龟鳖之争走向一个极端的标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陈晓宁本人并不准备彻底回国,她在国内学术机构的职务都属于兼职性质,因此也就不会威胁到土龟们的个人利益。相反,利用陈晓宁进行宣传造势,土龟们能够从国家那里得到更大的好处。所以,从表面上看,“基因皇后”事件是精明的败类海龟想要欺骗傻冒土鳖,但实际上,是狂妄的败类海龟被狡猾的土龟给耍了。陈晓宁最后人财两空,而她的那些国内“同志”可以说毫发无损,这可能是这个“皇后”和整个事件的策划者、“皇后”
的丈夫汪海涛先生所始料不及的吧?

今年年初,中国学术界又爆发了“姚雪彪事件”。“姚雪彪事件”先由国内一批具有一定地位的中青年科学家不点名举报,然后通过Nature反馈回中国社会,最后由《南方周末》的一篇头版文章在国内引起广泛反响。(李虎军:“公开信”拔出萝卜带出泥海外学者瞒天过海遭非议)。很多人认为,这个事件是土鳖与海
龟利益冲突激化的结果。

平心而论,在学术上,姚雪彪是中国留学生中比较强的一个:他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并且能够在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找到正式的助教授职位,这都说明他具有相当的实力(这两所学校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世界一流大学)。根据他已经发表的论文来判断,他的学术水平可以说超过很多中国的院士,包括他在中国科技大学的顶头上司、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蕴渝院士。如果不是事业出轨,很难想象姚雪彪会在争取美国终生教授职位的关键时刻到中国科技大学当什么属于兼职性质的特聘教授。

实际上,姚雪彪是落入土龟设置的陷阱中的另一个人。表面上,他名利双得, 每年在国内工作三、四个月左右,但却控制大笔科研经费,带领大批研究生,风光无限。可实质上,他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只是一个打短工的:他在国内的地位取决于他在国外的地位。一旦他没有了国外的基地,他在国内也就一文不名了。 因此,他是决策者手中的棋子,充其量也就是个二老板。在“流氓教授与骗子学生(三)”一文中,我曾评论说:“国家养了这么多院士,为什么他们自己不干点象样的活、却要花大价钱从海外雇人打半工?这不相当一个人花钱请保姆,然后再掏出一笔钱请人来侍候这个保姆吗?我看,其中原因只能有两个:或者是这些院士太懒,或者是他们根本就干不了象样的活儿。”所以,这些半工海龟的价
值就在于替那些当权的土龟干活。他们是保姆的保姆。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朱大海是另一种海龟。他在1999年前后回国,在哈工大任全职教授。哈工大给予他很高的待遇:投资250 万元人民币为他建立实验室,让他当博士生导师,让他担任生命科学系的副主任,让他享受仅次于院士的住房标准,并且极力推荐使他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杰出青年”基金,科研经费超过百万元人民币。可是,三、四年过去了,朱大海及其率领的二十多人,只是在国内刊物上发表一些文章,许多还是所谓的综述。这显然辜负了学校对他的过高期望。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实质。朱大海的问题是他过度的自我吹嘘,极端的狂妄自大,以及缺乏最基本的道德修养。他说自己“德太高、能太强”,所以在国内找不到合作夥伴。他把一个基因的序列存储到GenBank 数据库,然后就对全国宣称得到GenBank 的“认证”。这是十分明显地在欺骗国人,因为那个数据库根本就不对任何数据进行“认证”,数据的真实和可靠完全由提交者自己负责。自高自大,欺骗舆论,这在中国目前的学术界也许算不上是什么问题,但动不动就张口骂人,时不常就动手打人,这却是十分罕见的。而这位海龟的罕见之处也就在这里。(biosys:这就是我们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与陈晓宁蓄意行骗、姚雪彪误落陷阱相比,朱大海的陨落来自本身劣根性的任意膨胀,而国内学术界是这个劣根性膨胀的极佳环境。

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是海龟们需要直接面对的严重问题。新语丝网站揭露了许多海龟败类,因此引起不少海外留学生的不满,认为这是在给留学生抹黑。 实际上,这是在净化海龟队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五结论

现代的“学术界”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的,它包括物质科学(理学)和生命科学以及它们衍生出来的技术科学(应用科学)。在过去一、二百年的人类历史上,自然科学体系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强大的推动力。自然科学不发达,是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科学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而且是一个文化体系、思想体系。令人震惊的是,这个体系根本就不存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中国文化中所谓的“学术”实际专指知识(学,已知的东西)和道术(当官之道)。中国的“格物致知”虽然含有科学研究(也就是创造知识)的成分,但这个思想最终被儒家当成“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的工具。所以说,中国没有从事科学研究的传统。换一句话说,要搞科学,中国就必须向西方学习。

事实上,中国留学生的大多数确实是到欧美国家学习自然科学的。虽然不排除国内能够培养出一流科技人材的可能性,但在一个没有科学传统的国度,在教育产业化的大环境下,在院士、博导学术水平本身就不高的今天,这种可能性应该说是相当小的。因为前面提到,现代科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它还是文化、思想体系。靠书本,靠进实验室,一个人能够学到的只是知识,但极少可能得到西方科学的精髓,也就是上升到它的文化和思想层次。所以说,中国目前最需要海龟的地方是学术界。从整体上说,能够出国留学的学生,其基本素质要高于其它人。而他们在经过西方的系统训练之后,科学知识和能力更要高于国内的同类。这么说,尽管有些人不愿意听,但却是谁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中国如果要搞真正的科学,就必须依靠海龟的力量,因为这是中国所拥有的最接近西方科学的人力资源。

可事实却是,国内学术界在千方百计地阻止海龟的回流。目前所谓的百万年薪教授、百人计划正在成为新的学术腐败温床,靠关系,靠金钱,很多学术水平一般的人也被捧到了“明星”的高度。(孤独剑:日本论文博士质疑;xin :“招来女婿赶走儿子”的几个例子;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生:且看清华大学的百人计划是什么水平?)。听说中科院的百人计划中,就有尚未毕业的研究生参
与角逐。实际上,即使百万年薪、百人计划真的能够招到有真才实学的人物,他们对中国学术的发展到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也是值得商榷的。学术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先进的培养人材途径,合理的选贤任能、劣汰优胜能机制,一个有效的奖勤罚懒的政策。就象一棵大树,根深才能够叶茂。百万年薪、百人计划充其量是在中国学术这棵树上挂上几朵红花,外面看上去十分漂亮,但对这棵大树的成长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难道中国学术界缺少的就是几篇Science、Nature论文、几个诺贝尔奖吗?显然不是。因为即使这些百万年薪教授、百人计划成员真的每人都贡献几篇这样的论文,真的有人得到了诺贝尔奖,他们也改变不了中国学术界的本质:触目惊心的学术腐败和整体学术水平低下。实际上,百
万年薪教授、百人计划在客观上助长了中国学术界的浮躁风气,从而破坏了中国科学长期稳定的发展。中国科学发展的目标应该是要这棵大树能够自己开花结果。

有人说,中国的学术腐败是海龟不回国的一个主要原因。(范立群:学术界的腐败与海外学子的不回国)。实际上,“三个撵人”对策就是学术腐败的具体表现,因为这个对策的本质就是为了一己私利对抗于国家有利的科技政策。目前的情况是,中国的学术腐败既使海龟不愿归,也使海龟不能归。学术腐败还有个“逆向淘汰”的作用,它使有些败类海龟在中国十分嚣张,这又为土龟阻止海龟的回归创造了口实。

其实,受学术腐败坑害的不仅是海龟,而且包括土鳖。他们是目前这个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并没有得到与他们的学位相适应的知识和本领;铺天盖地的博士学位帽子,又使具有真才实学的人难以出头。 但是,当权人物玩弄权术,却挑起了他们对海龟的仇恨。实际上,无论海龟的境遇如何,土鳖们的命运在可见的将来都是不容乐观的。他们的出路有两个:一是离乡出走,到国外接受再教育;或者抗击学术腐败,在中国建立一个干净的学术界。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的自毁人材时期。第一次是反右运动,大批有才华的学生被打成右派,造成“最好的出局”,使中国的学术界后来被平庸之才控制。第二次就是文革,人材不论好坏,几乎同归于尽。第三次就是目前的龟鳖之争,大批宝贵人材不得国门而入。当然,海龟的学术水平较高,并不说明他们的道德水平也高。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的人,都有各自的人格局限。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培养人材、选择人材、鼓励人材向正面发展的机制。

由于中国学术界目前的状况极难改变,龟鳖之争的结局实际已经有了分晓。这就是,国家将继续花大钱买红花往树上挂,而这棵大树的根系则日渐萎缩,树心日渐淘空,可是那些真正想要汇入这棵大树主体的海外莘莘学子却报国无门。 有什么解决办法吗?有,那就是在中国另建一套学术系统:私立、非牟利的学术系统,特别是高等教育系统。尽管现在看来,这套系统在中国成为现实的可能性还很小,但这却是中国学术发展的唯一出路。
发表于 2006-11-9 16: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斑竹好人!!!
发表于 2006-11-9 20: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点实在的 东西
发表于 2006-11-10 10: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视频方面 的很好呀!
发表于 2006-11-21 13: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学术界的海龟与土鳖之争 》,文章很不错
不知为何,只要入了中国学术的大门,“土龟”也好,“海鳖”也罢,都有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了,这就是所谓的近墨者与近朱者吧,呵呵,至于新出炉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之类我也有幸见过几个,不过质量就不好评说了--那是领导评的,接受就是了
既然说到领导,这也是与中国学术界割舍不开的重量级人物了,从古到今中国的学术就没有和政治脱了过干系,现在政“权”又做了大,学术人也顺应传统随了流了,池塘清静了哪里还来的“鱼”呢!体制不改,学术不正!不久之后,不论“土鳖”、“土龟”,还是“海鳖”大概也会省一点心了,真正的学术也少来了,“海龟”生之大海岂不更明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11-15 13:30 , Processed in 0.02395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