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帖子
楼主: gm-cfiltersz

[求助] LDO的零极点跟踪补偿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9 10: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9# gm-cfiltersz

这种接法,一样啊。。。同样会产生一个极点。这种方法,我觉得基本上就是不可行的。推导过一次,发现产生的极点,比零点更低。接到第一级的输出级,同样会产生零点和极点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9 18: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eoks99 于 2010-4-9 18:44 编辑

ldo.jpg
This one may be able to help you.

In your circuit, if I am not wrong, please correct me.
Cm is the compensation cap (dominant pole)
Cc and MC is left-hand plane zero to optimize the compensation.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9: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yeoks99:你的理解是对的,在多篇论文中都提到了这样的结构。但是我在利用这样的结构进行仿真的时候这个左半平面的零点根本不出现,明天我去把传输函数推导一遍,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4: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换了工艺仿真了一下,回复9中的做法没有问题。但是在我现在用的这个工艺中就是无法实现,比较气愤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4: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这个方法感觉意义不大,产生零点同时也产生了极点,极点比零点低一些,dengqin 同学的说法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10: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It will be useful if you are using miller compensation technique not active capacitve current muiltplier in some desig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21: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的时选用结构要和工艺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6 11: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方法理论上很完美,但实际的结果并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 22: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interest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 13: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LDO有个很好用的方案,TI也在用,这个文章发表在2007年的ISSCC上,曾经做多个LDO的review和实现,个人以为那个方案是当前工艺下最接近完美的了。方法大概是将一个极点通过反馈将其推到工作区之外,将工作区内的极点数减少从而使整个工作区内完全稳定,裕度100度左右,当然那个文章里提到的可以再改进下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9-11 02:01 , Processed in 0.017322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