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驻北京首席记者杰夫·代尔(Geoff Dyer)
这真的应该是中国的时刻。夏季奥运会上,中国独占金牌榜首,展现了融合现代与传统的形象。带着奥运会后迸发的信心,中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时应该比世界多数地区都更有把握。
在许多国家眼看着本国汇率急跌、企业界一片萧条之时,中国的公共财政看上去实力雄厚,而与国际资本相隔绝并受到严厉监管机构监控的本土银行,避开了过去十年的明显过度行为。在资本备受欢迎之际,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外汇储备,大批企业渴望在国际上扬名。
美国的预算赤字如今以万亿、而非十亿美元计算,这应当是实力加快从西方向东方转移的时机之一。“一个背负如此庞大债务的国家,很可能也会失去其许多政治影响力,”一位近期访问中国的欧洲跨国企业首席执行官表示。
然而在中国,奥运会的胜利感觉已迅速湮灭。中国的状况或许好于大多数国家,但全球金融危机已开始对这个国家构成严重冲击,并动摇了它的信心。持续的高增长是中国共产党稳固执政的中心支柱之一,然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如今正受到密切关注。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迄今在全球危机讨论中一直是试探性的,而没有像许多人预料的那样寻求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中国不可阻挡的崛起并未脱离轨道,但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显得更加迟疑。
这种新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正面临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事实证明,奥运后的不适非常严重:从9月到10月,中国经济急剧放缓,经济学家因此大幅调低了对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一个尤其惊人的指标是,10月份发电量比上年同期下降4%。发电量通常代表着经济活动的强弱。
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的放缓主要源于国内因素。经过5年的两位数增长,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潜在泡沫、众多投资旺盛的工业部门产能过剩以及通胀持续上升感到担忧。为此,有关机构决定压缩银行新增信贷。
问题是,上述调控措施开始产生效果时,恰好遇上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冲击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如今,减弱的内需受到更为疲弱的出口表现的影响,这意味着,中国南方出口工厂倒闭的传闻可能只会增加。
中国政府采取了教科书式的对策,出台了庞大的财政刺激方案。即使增加开支的最终规模并不明朗,但中国已经表明,将会动用财政火力防止更大范围的滑坡。
在华经营的许多大公司仍乐观地相信,中国经济将相对完好地从危机中脱身。一些高管提出,近期经济放缓可能是因为企业对新的不确定性反应过度;一旦信心有所恢复,经济活动将随之回暖。
汇丰(HSBC)中国业务总裁翁富泽(Richard Yorke)表示:“总体而言,只要反对自由贸易的论调没有高涨,中国就能够很好地应对经济放缓。” 但部分观察家担心,全球危机已暴露出中国经济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令人怀疑中国的增长模式能否持久。
过去五年里,政府官员已经承认,中国经济不可能一直依赖出口和固定投资项目来推动高增长,而是需要扩大国内消费。然而,几年过去了,他们并未成功实现这种转变。事实上,中国去年的经常项目盈余超过GDP的10%,而近年来消费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却越来越小。
鉴于出口和投资双双受挫,金融危机进一步突显出,中国需要减轻对这两个增长引擎的依赖。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余永定长期支持采取措施促进消费,他表示,经济放缓是转变经济结构的一个契机。
余永定表示:“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更强有力地推动目标的实现,而非不断妥协。如果我们现在不这么做,未来将会付出更高的代价。”
转变并非易事。改善农村医疗和养老金体系,是鼓励人们减少储蓄增加消费的一个途径,但中国政府担心,增加任何拨款,都只会被资金紧缺的地方政府夺走。中国储户银行存款的实际回报接近负值。虽然提高实际回报可以释放出新的资金用于消费,但这将给效率依然低下的银行系统带来沉重压力。
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还要求政治文化的变革。要想鼓励企业创新,或是将消费者置于生产者之上,政府还必须调整治理方式——减少自上而下的规划,增加“宽松”的监管。
咨询公司Rhodium Group中国专家荣大聂(Daniel Rosen)表示:“中国今日面临的治理挑战,与1978年改革开始以来遇到的任何挑战一样令人畏惧。”
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谨慎做法,映衬了其在全球金融崩溃后国内的不确定感。本月在华盛顿召开G20峰会讨论全球危机之前,有很多人猜测中国会利用这个论坛展现在国际事务上更强的领导作用,这既能体现其新的经济实力,也能反映中国拥有的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结果,中国在会议上表现低调。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在全球应对危机的努力中,中国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国内经济强劲增长。
中国官员私下里或许会抱怨美国政府的肆意挥霍,但他们也承认,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者之一,并不能带来乍看之下那么大的影响力。中国别无选择,只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因为美国国债价格和美元的崩溃也会严重影响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及其自身的经济——前美国财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将这种情形称为“金融恐怖平衡”。
在讨论中小心翼翼的做法也反映出中国当代领导人固有的谨慎,他们不习惯在国际舞台上过多地展现自己的实力。中国人民大学外交政策专家时殷弘表示:“中国领导人只会拿出相对较多的一点点,但同时他们也只会要求得到一点点。人们说这场危机是中国的黄金机遇,但不清楚中国是否能够利用这个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