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我们的印象中有几种因素可以导致这种现象:
a. 本身输入信号中有DC成分;(对策:直接分析输入信号频谱);
b. 输出码流选型问题;(对策:采用对称码,比如:原来,反馈+Vref时对应输出码为1,反馈-Vref时对应输出码为0,计算DFT时,把1、0分别用+1和-1(其实只要用关于原点对称的数都可以:比如+2、-2)代替。多位量化器的情况类似);
c. OTA的输入失调电压(越靠近输入信号的OTA表现越明显),一般没有特意追加VOS时不会体现出来的;(对策:chopper技术,cds技术);
d. OTA的等效输入1/f噪声(越靠近输入信号的OTA表现越明显),一般没有开启transient noise时也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对策:chopper技术,cds技术,低噪声ota技术(很多),这一部分包括热噪声要严重关注,否则很可能出现仿真SNR很好,测试SNDR一踏糊涂);
e. 泄露噪声(本质是非理想的量化噪声和DAC非线性(失配)噪声),具体原因是OTA的dc_gain || GBW || SR不够大,越靠近输入信号的ota影响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