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1808|回复: 7

[推荐]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 绝大多数消费者毫不知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7 11: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报记者 张静 吴翔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2005年07月06日15:25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个啤酒研究工作者,想和贵报谈谈目前很多啤酒厂用甲醛当稳定剂的事情。
  其实,这事不算新鲜。前两年就有媒体报道过,也有行业内的有识之士站出来呼吁过,希望厂家能够停止这种有害百姓健康的行为。但是几年过去了,消费者仍对此一无所知,大部分企业还是照常使用。
  早在几十年前,很多国家就已经禁止在啤酒中添加甲醛。我国不仅没有这样的规定,而且啤酒加甲醛在业内还变成了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行规。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甲醛太便宜了!可是,啤酒企业要活,老百姓的利益就不重要吗?每年夏天,我看着街上大排档里那些辛苦工作了一天的人们,买瓶一两块钱的啤酒开怀畅饮,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感,对行业内的这一现象就更是深恶痛绝。食品业要靠良心吃饭,可是,当有些专家呼吁应该禁用甲醛后,差点没被同行的口水淹死;有些啤酒厂家公开打出“不含甲醛”的口号,也被其他厂家骂得很惨。
  《环球时报·生命周刊》是我看到的最有责任感的健康类报纸。我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你们的报道,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这件事,因为他们有权利知道!我想,这可能会让某些人不高兴,但从长远来看,这么做无疑对我们的啤酒行业有好处,对老百姓更是有好处。
   一位忠实的读者
   2005年6月15日
  啤酒加甲醛,图的就是便宜
  收到这封信后,本报编辑部非常震惊,立刻展开了调查采访。
  首先要知道的是啤酒里为什么要加甲醛。记者从业内人士那里了解到,在啤酒的制造和储存过程中,麦芽壳中的多酚和氨基酸会因光照发生发应,生成絮状沉淀物,让酒变得浑浊。一般来说,啤酒在0℃下储存1—2个月,这些沉淀就会自动降解。但是,为了加快出厂时间,厂家往往使用稳定剂来消除沉淀物,甲醛因其“质优价廉”,成为稳定剂的首选物。
  本报驻德国记者了解到,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工艺的发展,德国等欧洲国家相继禁止在啤酒里使用甲醛。随后出台的欧盟食品法规也规定,甲醛不得作为食品添加物或加工助剂。欧洲专家指出,甲醛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虽然甲醛含量低于每升0.2毫克是安全的,不过,再微量的甲醛也要由肝脏来解毒。在夏季大量饮用含甲醛的啤酒,会增加肝的负担。长期饮用,还会影响生殖能力。
  如今,欧洲的啤酒厂家已经完全通过无毒方案来解决沉淀问题。比如用PVPP(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来吸附多酚,消除沉淀。但这样做的成本较高,一个年产10万吨的中小型企业,如果全用PVPP,光成本一年就最少要增加20多万欧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目前,除了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少国家还在用甲醛酿制啤酒。
  西湖啤酒办公室主任刘女士曾给《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算过一笔账:1公斤甲醛的价格为12元,而1公斤PVPP的价格为200元,1万吨的啤酒,用PVPP再加上其他辅助添加剂,就意味着要增加20万元左右的成本。一位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对于一个年产数百万吨啤酒的企业来说,用甲醛所节省的成本绝对不是一点半点。而且,甲醛的稳定效果非常好,一周或10天左右就能出厂,还可以大大节约储存成本。
  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
  2003年3月,深圳金威啤酒宣布在产品中不再使用“有害助剂”甲醛,并声称自己是全国第一家不添加甲醛的啤酒企业,引得业内骂声一片。两年后,据《南方日报》报道,金威已经把“不添加甲醛”的“绿色工艺”当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看样子是决定将甲醛“禁用”到底。那么,其他企业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记者首先打电话给中国啤酒品牌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青岛啤酒。质量管理部一位姓史的工作人员接听了电话。史先生告诉记者,“传统工艺”中一直在使用甲醛,但是他强调,青岛啤酒早就不用甲醛了。当记者问到什么时候开始不用的,他表示自己记得不是太清楚,但是在2003年的金威事件之前,公司就已经发布了文件,规定所有产品中不再使用甲醛。不过当记者问起其他啤酒企业使用甲醛的情况时,史先生以“不了解情况”为由,不肯多说。
  接着,记者打电话给四川华润啤酒公司一位姓高的技术副总。她一听记者打听甲醛的事,立刻回答道:“你想知道啤酒里加了什么,应该问我们总部。这方面的事我不清楚。”———看得出来,她在回避这个问题。被拒绝后,记者又给华润公司一位姓武的副总打了电话,向他求证华润下半年将全面弃用甲醛的消息,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这位武总告诉记者,啤酒企业用甲醛是个很普遍的现象,而且用了很久。
  这两家大企业不再用甲醛,那么其他的啤酒厂家呢?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啤酒绿色标准课题组负责人顾国贤教授指出,现在有些大啤酒厂如燕京等,也已经不用甲醛了。不过,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杜律君告诉记者,就产量比例来看,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有些企业宣称自己不用甲醛,其实往往只是部分产品不用而已。一位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现在高档啤酒基本上已不再使用甲醛,但一两块钱的啤酒不可能不加甲醛,因为成本根本下不来。
  杜律君秘书长告诉记者,其实,啤酒中用甲醛当稳定剂还是1962年的国家科技研究成果。只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方法显得落后了。虽然专家们也希望啤酒企业能逐渐停用甲醛,但是,在中国,甲醛替代物如硅胶、PVPP等生产得很少,几乎全靠进口,与使用甲醛相比,“成本能差上几十倍”。而且,啤酒涨价也不可能。现在啤酒业恶性竞争激烈,一瓶啤酒的价格有时还不如一瓶水,甚至只能赚一分钱。再提高成本,真的就是“赔本赚吆喝”,很快就会被其他厂家打败。如此一来,谁还敢使用高成本的稳定剂呢。
 绝大多数消费者毫不知情
  甲醛在啤酒里用得这么普遍,那消费者是否知情呢?在随机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受访的消费者都对此毫无了解,他们根本不知道身边还有这样的危险存在。
  出租车司机姚师傅是第一个接受记者采访的。他在听说了啤酒里加甲醛的事后气愤地说:“这种做法太缺德了。”他说,一到夏天,自己每天都要喝两瓶啤酒,活了半辈子,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地喝进去多少甲醛,因此,他很想知道自己常喝的几个品牌的啤酒中是否含有甲醛。他还一再向记者表示,一定要将此事曝光,让更多的人知道。
  与姚师傅的义愤填膺相比,从事销售工作的周先生显得有些消极。他说:“没办法,不喝它喝什么啊。这么多年不都喝过来了吗?”北京某医院的丁大夫告诉记者,他希望能够尽快制定出限制甲醛使用的标准来,那些没实力的企业倒了也不可惜。“不能只顾发展经济,让老百姓活得好才是最终目的”。
  专家:不用甲醛是原则性问题
  啤酒厂要生存,但是老百姓的权益怎么保证?顾国贤教授指出,甲醛在啤酒中经过分解之后,残留量很低,甚至低到难以检测出来的地步,因此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啤酒中绝对不应该添加甲醛,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和它的量多量少、会不会造成伤害无关。首先,甲醛是一种毒品,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不能将它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其次,添加甲醛会破坏啤酒本身的风味。他说,这么多年来,这一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完全是由啤酒行业内的习惯势力造成的。有些啤酒厂家不动脑筋改进工艺,总是以会损害啤酒行业的利益为借口,纵容自己。他指出,改进工艺确实需要增加成本,但没有某些人想的那么严重,不会让太多的中小企业倒闭。
  顾教授说,由他牵头制定的《国家啤酒绿色标准》已经在2003年开始实行,据他所知,中国食品发酵工业协会也正在修订《国家发酵酒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都规定啤酒中的甲醛最高含量在0.2ppm左右,即每升啤酒里可含0.2毫克甲醛。他告诉记者,啤酒在发酵过程中也会产生甲醛,如果再拿甲醛当稳定剂,基本上都会超出0.2ppm的标准。目前,国内啤酒的甲醛含量普遍达到了1.2ppm。
  中国农业大学一位专门从事食品发酵研究的教授告诉记者,用PVPP、硅胶等来代替甲醛,肯定会提高一些成本,但他相信,目前的大部分啤酒厂都能承受。因为我国现在年产量在几十万吨以下的小啤酒厂已经几乎没有了,大啤酒厂的产量动辄几百万吨,不会因为此事而影响生存。他指出,光有标准还不行,目前很多啤酒厂的检测手段落后,也会影响标准的执行。他说,这么微量的甲醛,依靠普通手段很难检测出来,只有企业提高检测技术,加强自律,才能让法规发挥有效的作用。▲
  《环球时报 生命周刊》 (2005年07月05日 第二十四版)
 楼主| 发表于 2005-7-7 1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 绝大多数消费者毫不知情

看后有和感受说下!
发表于 2005-7-8 10: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 绝大多数消费者毫不知情

有感受
发表于 2005-7-14 12: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 绝大多数消费者毫不知情

死不了就继续喝!
什么都担心的话在中国这样一个很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那简直是没法活了!
所以瞎活吧!
发表于 2005-7-15 12: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 绝大多数消费者毫不知情

“95%含甲醛” 谁在妖魔化中国啤酒?
http://finance.qq.com 2005年07月15日07:42 新闻晨报    李恭震
日韩行动 日韩着手调查中国啤酒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内地啤酒含甲醛的报道在国外引发强烈反响。
7月11日,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厅已要求有关方面紧急回收、检测今年进口的中国啤酒,并决定今后进口中国啤酒时,必须进行甲醛含量检测。日本厚生劳动省也针对中国啤酒含有大量甲醛的报道开始展开调查,已经指示日全国的检疫所要求啤酒进口商同中国的制造商进行确认。
经济适用房的前世今生 房东,我不住了-腾讯房产调查
低薪招聘,谁保障求职者知情权 爱情和房子谁滋润了谁
疤痕和粉刺坑—不见了 乙肝患者能与爱人接吻吗
90天---男人重振雄风 不吃药---治疗高血压
行家说法 甲醛啤酒危害性尚无定论
曾研究啤酒中甲醛含量的唐山市卫生防疫站理化检验科主任张文德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说:即使在生产中没有添加甲醛,最终产品也可能会被检出含有甲醛。目前,几乎所有关于甲醛致癌的研究,都是针对游离态甲醛而言的,而以结合态形式存在于环境或自然物质中的甲醛,眼下尚没有科学依据证明其有害。
科学数据 进口啤酒也含甲醛成分
唐山市卫生防疫站曾抽查了市场上的40种国产和进口啤酒,结果都检出含有甲醛成分。其中,进口啤酒的甲醛含量全部≤0.2毫克/升,该甲醛含量区间的国产啤酒有18种;有13种国产啤酒中的甲醛含量在0.21~0.45毫克/升之间。可见,即便在严格控制甲醛使用的外国,也无法做到啤酒中甲醛零含量。
真相调查 谁给国产啤酒蒙上阴影
在没有弄清国产啤酒中的甲醛含量,以及这一含量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时候,国内啤酒近乎处在四面楚歌的境地。谁给国产啤酒蒙上如此大的阴影?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95%啤酒加甲醛”说法2003年已有
其实“甲醛啤酒”之说并非始于今日。晨报记者在调查“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一说的初始出处时,能查到的公开报道资料显示,2003年此说就已存在。
2003年3月,深圳金威啤酒宣布在产品中不再使用“有害助剂”甲醛,并声称自己是全国第一家不添加甲醛的啤酒企业,由此引得业内骂声一片。几乎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啤酒中加甲醛的做法,成为了业界一直争执不断的话题。
当年,杜律君在接受北京某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95%的啤酒生产都会用上甲醛。在这篇报道中,杜律君是这样解释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甲醛用于啤酒制作过程,它不但可以抑制啤酒大麦麦芽壳中的多酚物质的氧化和溶出,能有效降低啤酒的色度,增强使用物品的外在质量,还能大大缩短出酒时间,从而降低啤酒的生产成本。
今年7月8日,杜律君曾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声称,从2003年开始,年年都要炒作“甲醛啤酒”的话题,今年都已经是第三轮了,她建议媒体不要再对此进行报道,理由是以往部分媒体对她的采访有断章取义之嫌,给啤酒行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在和杜律君的谈话中记者得知,啤酒生产中使用的甲醛不应被视为添加剂,而应当属于生产助剂;没有证据证明,我国啤酒行业存在“95%加了甲醛”的问题。
国产啤酒,别被伪科学吓倒
事情已经非常清楚,所谓“中国产啤酒甲醛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说法毫无根据,85%甚至95%国产啤酒添加甲醛的说法更是凭空捏造,这些数字仅仅为了增加危言耸听的程度。现在的问题在于,到底是什么一步一步将国产啤酒推向妖魔化?
科学精神稀缺,当是罪魁祸首。在啤酒制造工艺中,采用甲醛还是硅胶,或者其他物质作为稳定剂,这就相当于武功流派,各有专长,各有千秋,并无本质区别。而采用甲醛的历史最为悠久,也沿用至今,数百年来并没有任何案例表明采用这个稳定剂就会伤害人体。这在所有有关“糖化过程”的教科书里,都能够得到证明。注意,这是“糖化过程”,而非“酿造过程”。也就是说,甲醛仅仅是麦芽、大米糖化过程的稳定剂,而且在糖化过程结束后甲醛就已基本消失,并不轻易进入啤酒制造的第二个过程——酿造。这是一个科学常识。
如果那些不负责任的谣言制造者能够先翻阅一下教科书,“国产啤酒普遍添加甲醛”的说法就会无疾而终。可惜,谣言制造者不愿提及教科书。他们另有目的——不无端、极度地夸大甲醛作为稳定剂的危害严重性,何以凸现自己品牌啤酒的“绿色”?可以肯定,如果他们自己采用甲醛,而其他大多数厂商采用硅胶,那么他们将会攻击硅胶如何危害人体。
这种伎俩在商战中已屡见不鲜。可惜,一些媒体没有翻阅教科书,更不思量谣言散布者到底是什么用心,就大张旗鼓宣布“95%国产啤酒使用甲醛”,另一些媒体紧跟着以讹传讹大谈其危害性。这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早在几个月前的“高露洁牙膏致癌风波” 中就已上演,当时,研究者的只言片语被断章取义后俨然成了攻击“高露洁牙膏”的科学依据,事后被证实“纯属无稽之谈”。这些悲剧的结果是公信的沦丧,莫名的恐慌。
最后一个问题,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谁在放纵谣言的炮制者、传播者?在3年前“85%国产啤酒含甲醛”炮制出来并被以讹传讹之际,我们没有看见专业检测部门的行动,没有听见权威部门的声音;3年之后,当初的谣言沉渣泛起并演变出“95%”的恐怖数据,我们依然没有看见行动,没有听见声音。专业人员、权威部门或许是觉得谣言止于智者、不值一驳,但你们不发声音,事实上就等于任凭伪科学任意发布、胡乱传播。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心里总归要先装着消费者,想方设法给他们一个权威的说法、科学的说法。
多人知道,啤酒比自来水干净,这也是事实。但愿,啤酒生存的环境,比啤酒还要干净。
发表于 2005-8-30 00: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 绝大多数消费者毫不知情

没事没事的,我们大学食堂比这也好不了多少.总之,就是垃圾!我那次去看了他们如何洗菜的,就再也不去食堂吃了.到外面吃饭又看到那些饭店的油竟然是从下水道里捞上来的,狂让人恶心.
发表于 2005-8-30 16: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 绝大多数消费者毫不知情

国内食品安全令人忧.
发表于 2005-9-5 19: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 绝大多数消费者毫不知情

很担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6-9 20:54 , Processed in 0.03235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