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107|回复: 0

[资讯] 为何必须通过TDDB(时间相关介质击穿)方法检验国产SiC MOSFET的栅氧可靠性水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在充电桩、车载充电机(OBC)、汽车空调、光伏逆变器及逆变焊机等应用中,部分国产碳化硅(SiC)MOSFET因栅氧可靠性问题频繁爆雷,其根源在于栅氧化层(SiO₂)的长期稳定性不足。以下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分析HTGB(高温栅偏)实验的局限性,以及为何必须通过TDDB(时间相关介质击穿)方法检验国产SiC MOSFET的栅氧可靠性水平。
C4BFC076A7265B6129156981A4C570DB_w3000h2000.jpg
BASiC基本半导体一级代理倾佳电子(Changer Tech)-专业汽车连接器及功率半导体(SiC碳化硅MOSFET单管,SiC碳化硅MOSFET模块,碳化硅SiC-MOSFET驱动芯片,SiC功率模块驱动板,驱动IC)分销商,聚焦新能源、交通电动化、数字化转型三大方向,致力于服务中国工业电源,电力电子装备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A0AB6E578586B9DC5BA13823D024713A_w1279h1542.jpg
倾佳电子杨茜致力于推动国产SiC碳化硅模块在电力电子应用中全面取代进口IGBT模块,助力电力电子行业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SiC碳化硅MOSFET功率器件三个必然,勇立功率半导体器件变革潮头: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SiC碳化硅MOSFET模块全面取代IGBT模块和IPM模块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IGBT单管和高压平面硅MOSFET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650V 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SJ超结MOSFET和高压GaN 器件的必然趋势!

一、应用场景中栅氧可靠性的实践问题充电桩与OBC,汽车空调
国产SiC MOSFET在长期高温、高频开关工况下,因栅氧减薄(如低于40nm)导致电场强度超标(>4 MV/cm),加速TDDB失效。部分器件TDDB寿命仅10³-10⁴小时(约1-1.14年),远低于国际头部玩家的10⁶-10⁷小时。实际应用中,充电桩电源模块在1-2年内失效率显著上升,车载OBC甚至出现批量故障,失效分析显示界面态密度高、局部电场畸变是主因。
光伏逆变器
需在户外运行25年以上,但国产器件因栅氧工艺不均或界面缺陷,在动态温度循环和高压应力下易发生阈值电压漂移(Vth shift),导致发电效率下降或系统崩溃。
逆变焊机与工业电源
高功率密度设计导致局部过热,劣质栅氧在高电场下迅速退化,引发早期击穿或漏电流激增,造成设备停机或退货风险。
CCFAD2F7EEEDF8BCB1F1C5558BE11239_w2048h1366.jpg

二、HTGB实验的局限性HTGB实验(高温栅偏测试)是验证栅氧稳定性的常规手段,但其设计存在以下不足,无法全面评估国产SiC MOSFET的可靠性:
测试条件与真实场景的偏差
静态应力:HTGB通常在恒定高温(如175°C)和固定栅压下进行(如+22V),但实际应用中的动态工况(如频繁启停、电压尖峰)未被覆盖。例如,车载OBC和汽车空调的瞬态过压可能使局部电场强度远超HTGB测试值。
时间不足:标准HTGB测试周期为1000小时,而光伏逆变器等场景需25年寿命验证,HTGB无法模拟长期累积的缺陷演化过程。
参数覆盖不全
仅关注阈值漂移:HTGB主要监测阈值电压(Vth)和栅极漏电流,但无法捕捉栅氧化层微观缺陷(如碳残留、氧空位)导致的局部击穿风险。
忽略电场敏感性:HTGB未量化栅氧对电场的敏感度(如γ值),而国产器件因工艺缺陷常表现出更高的γ值,加速高电场下的退化。
数据透明度问题
部分厂商通过降低测试电压(如从22V降至19V)或缩短测试时间“擦边”通过HTGB认证,掩盖工艺缺陷。某国产SiC碳化硅MOSFET器件在19V HTGB条件不到1000小时即失效,但标称通过AEC-Q101认证。
E1A4DBF736A5D6534ACD9F2C70895621_w3000h2000.jpg
E5D283E1C68FFE59FE8E139B7B127721_w3000h2000.jpg

三、TDDB方法的必要性TDDB通过加速老化实验模拟长期电场应力,结合统计模型量化栅氧寿命,是检验国产SiC MOSFET可靠性的核心手段,原因如下:
电场加速模型贴合实际失效机理
TDDB通过施加高于额定值的电场(如35V)加速栅氧退化,利用E模型(TTF∝exp(-γE))预测实际寿命。部分国产SiC 碳化MOSFET器件在相同电场下失效时间可能缩短数十倍,直接暴露工艺缺陷。
全面评估工艺一致性
Weibull分布分析:TDDB数据通过形状参数β反映失效分布的离散性。国产器件β值常较低,表明工艺波动大,早期失效风险高49。
寿命预测:特征寿命η值可直接映射实际工况下的寿命。例如,若η值对应寿命<25年(光伏需求),则器件不达标。
揭示动态应力影响
TDDB结合温度-电场协同加速测试,可模拟动态工况对栅氧的协同损伤,而HTGB仅针对静态高温场景。
推动工艺改进
TDDB失效分析(如SEM/TEM定位击穿点)可指导优化栅氧工艺。采用工艺优化降低界面态密度,提升国产器件的电场耐受能力。
81F8E34D674196C28BF7E3148882F5E7_w2560h1440.png

四、从HTGB到TDDB的行业升级路径标准强制化:推动TDDB测试纳入车规认证(如AEC-Q101),要求厂商公开Weibull分布和γ值数据,杜绝“数据模糊化”乱象。
技术攻坚:通过工艺优化电场分布,平衡导通电阻与可靠性。
产业链协同:联合下游客户如光伏逆变器,充电桩电源模块,OBC车载充电机,汽车空调电控等开展TDDB自主验证,建立全生命周期可靠性评估体系。
7B3B632D251BFCA35164B5B90B3DDBC1_w1899h1279.jpg
国产SiC MOSFET的破局需以TDDB为核心工具,从“低价替代”转向“高可靠赋能”,方能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等高端市场实现突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5-19 12:11 , Processed in 0.01761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