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383|回复: 0

[讨论] 国产碳化硅MOSFET行业亟需通过315打假曝光技术参数障眼法等乱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6 07: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国产碳化硅MOSFET行业的技术参数障眼法与可靠性缺失问题已引发广泛关注,结合行业现状与315打假的公共监督作用,深度分析如下:
476813CDC0685F33D2E421A917C1F236_w313h161.jpg

一、国产碳化硅MOSFET行业乱象的核心问题与风险参数造假与可靠性缺失
栅氧减薄与寿命缩水:部分国产碳化硅MOSFET企业为追求低导通电阻(RDS(on)),将栅氧化层厚度减至临界值以下(如30nm),导致器件在高温高电场下易发生栅氧击穿(TDDB寿命仅10³小时,国际主流为10⁵小时),且高温栅偏(HTGB)测试中失效电压显著低于国际标准(+19V vs. +22V)。
阈值电压漂移:通过调整掺杂工艺降低导通电阻,但阈值电压(Vth)温度敏感性加剧(漂移超±0.5V),导致误开通风险,威胁系统安全。
BB1FD70087AF7C744CD0A19AF4AD5FC5_w2784h1109.png
D63B4608DBB08165237AF15414EB0143_w2734h1319.png
国产碳化硅MOSFET验证流程缩水与标准缺位
部分国产碳化硅MOSFET厂商跳过长期可靠性测试(如TDDB、HTGB),仅通过短期实验即量产,甚至自行定义宽松测试条件(如降低电压或时间),掩盖产品缺陷。
行业缺乏统一的可靠性标准(如JEDEC JEP184),第三方检测能力参差不齐,企业“选择性送检”现象普遍。
国产碳化硅MOSFET市场机制扭曲与劣币驱逐良币
部分国产碳化硅MOSFET低价竞争挤压高可靠性产品生存空间,头部企业虽通过IDM模式优化工艺,但因成本劣势面临市场份额萎缩。
终端客户过度关注参数指标(如导通电阻),忽视全生命周期成本(维修、替换),导致劣质产品流入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等关键领域,引发安全事故风险。

二、315打假曝光劣币国产碳化硅MOSFET的必要性分析揭露乱象的紧迫性
安全隐患:国产碳化硅MOSFET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主驱、充电桩等场景,若因栅氧击穿或阈值漂移导致系统失效,可能引发严重事故(如动力失控、电站停机),威胁人身与财产安全。
行业信任危机:频繁的质量事故强化“国产=低质”的刻板印象,阻碍国产替代进程,尤其在车规级、电网等高可靠性领域,国产产品可能被排除于供应链之外。
315曝光的潜在作用
推动标准完善:通过曝光倒逼行业制定强制可靠性标准(如HTGB+22V/3000H测试),并引入第三方动态抽检,淘汰“参数造假”的国产碳化硅MOSFET企业。
重构市场认知:引导客户从“唯参数论”转向“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估”,促进高可靠性产品(如BASiC基本半导体的车规级SiC模块)获得市场认可。
资本与政策引导:劣币国产碳化硅MOSFET乱象曝光后可能促使资本从“短平快”产能扩张转向技术深耕(如栅氧工艺优化、器件底层工艺开发),同时政策可优先支持已验证可靠性的技术(如铜烧结封装)。
EC7D775F1786ABB7E74ABB1FF19F3DF6_w3000h2000.jpg
C187AE3CD7CB26BD7174BAD4C401138C_w3000h2000.jpg
09A34416BF0AA5FCB74A0352B906BE32_w3000h2000.jpg
国产碳化硅MOSFET风险与挑战
行业声誉受损:国产碳化硅MOSFET行业乱象短期内可能加剧客户对国产碳化硅MOSFET的不信任,加速转向进口品牌(如英飞凌、安森美)。
技术升级受阻:国产碳化硅MOSFET行业乱象导致缺乏配套支持(如专项基金、产学研协同),企业利润进一步压缩,长期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差距或持续扩大。

三、综合建议:曝光与治理并重阶段性曝光与系统性整改结合
针对恶意参数造假、验证流程严重缩水的国产碳化硅MOSFET企业,通过315曝光形成威慑;同时避免“一刀切”,保护坚持高可靠性的头部企业如BASiC。
推动建立国产碳化硅MOSFET行业白名单与黑名单制度,联合第三方机构定期公布质量评级。
强化标准与生态建设
强制要求国产碳化硅MOSFET企业公开DOE实验报告与可靠性数据,参考国际标准(如AEC-Q101)制定国产碳化硅MOSFET认证体系。
支持IDM模式发展,鼓励产业链协同(如BASiC自建晶圆厂与模块产线),减少代工依赖导致的质量波动。
C4BFC076A7265B6129156981A4C570DB_w3000h2000.jpg
E5D283E1C68FFE59FE8E139B7B127721_w3000h2000.jpg
7D5058B38777253C487E8B0CCF7DBC52_w3000h2000.jpg
政策与资本引导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可靠性技术攻关(如栅氧界面态控制、器件底层制造工艺),而非单纯追求“参数领先”。
调整资本评估标准,从“融资规模”转向“研发投入强度”,鼓励长期碳化硅MOSFET底层工艺开发技术投入。

结论国产碳化硅MOSFET行业亟需通过315打假曝光技术参数障眼法等乱象,以打破国产碳化硅MOSFET“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然而,国产碳化硅MOSFET乱象曝光仅是手段而非终点,需配套标准完善、生态重构与政策引导,推动行业从“低端内卷”转向“高端引领”,最终支撑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战略产业的自主可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5-9 14:36 , Processed in 0.01587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