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是扩招导致还是女生多惹的祸
文科&理科,就业冰火两重天?
本报记者 唐勇林
2008-01-14中国青年报
“真后悔读了文科。”中国传媒大学研三学生魏杰(化名)最近一直在想,
自己是不是“入错了行”,“文科和理科,简直是‘冰火两重天’——我在北邮
的同学,他们班现在80%的人都至少有个保底的offer(协议意向)了。可我们
班,80%的人都还没着落。”
“文科生就业更难?文科生的数量本身就少吧!我上学那会儿,理科开了8
个班,文科才两个班。”在一家网站任公关经理的李文,并不认为文科生就业更
难。
文科生找工作更难,是事实还是假象?
文科生就业更难?
“文科生就业确实比理科生更难,而且历来如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
霖认为,目前重理轻文、重科技轻人文的思维并未发生很大改变,这个问题确实
存在。
“尤其在我们高职院校,这个趋势更加明显。”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业
办公室主任张兴国说,高职院校对工科生的培养普遍有很强的针对性,甚至是订
单式培养,而“现在企业用人,希望到了就能用,不乐意自己再花时间培养,这
一点从高职生比许多本科生更受欢迎也能看出来”。针对性不那么强的文科类专
业,因此就业时相对更难。张兴国举例说,“像我们学校,现在学生的签约率大
约为70%,另外一所文科类的高职,现在签约率还不到30%。”
“文科生的替代性很强。比如一个文科职位摆这儿,正好有个朋友的亲戚孩
子找工作,那就让他干呗——反正让谁干不是干。理工科相对专业性要强很多,
不是谁都能干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力市场教研室主任丁大建副
教授说。
“不过,说文科生就业更难,只是总体上的情况。具体到某个专业、某个学
校的文科生的话,他们的就业形势未必就比理科生差。”许纪霖说。
“不能一概而论。”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李军凯出言谨慎,“现在
找工作难,文科生难,理科生也难。”
文科生扩招明显幅度更大
“文科生就业难,最主要的还是招得太多。”许纪霖说。
伴随着文科学生“找工作更难”的感受,可以看到的是,1998年以来,文科
类专业的扩招幅度明显高于理工科。
“我是亲眼看着我们这个专业,上课怎样从小班换成大阶梯教室,同学从
‘称兄道弟’到‘相见不相识’的。”北京师范大学刚刚毕业的文科博士张华说。
据教育部的统计,普通高校2004年入学(今年毕业)的本科生为209.9万人,
较扩招前的1998年增加了2.2倍。其中,经济管理类增加了4.0倍,包括新闻、
外语等在内的文学类增加了4.0倍,法学类增加了2.6倍,与此同时,工学类仅
增加了1.4倍,医学类增加了1.5倍。
也正因此,扩招以来,本科学生中文科类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由
1998年的34.5%上升到2006年的49.4%。
研究生的情况与此类似。2006年入学的博士生、硕士生合计为39.8万人,较
1998年增加了4.5倍。其中,经济管理类增加了6.1倍,文学类增加了6.2倍,法
学类增加了4.6倍,工学类增加了4.0倍。
研究生中,文科类所占比例同样呈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30.6%上升到2006
年的37.3%。
教育部的统计同时显示,扩招以来,专科生中文理科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
“文科扩招不受实验室、教学设备限制,加印教材,小教室换成大教室,就
可以开班上课,扩招起来更容易。”许纪霖分析。
文科类有的专业本来就不该设本科?
“一方面,学生在抱怨找不到工作;另外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抱怨找不到合
适的人。”许纪霖认为,这说明,文科生就业难,还不仅仅在于人多,在教育体
制、专业设置方面还存在问题。
本报去年8月曾刊发报道,2006年,全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在校生达13万余人。
而据新闻出版总署下的中国记者网统计,2005年,包括报纸、广电、期刊在内的
所有媒体的注册在职记者,也不过17万余人。
而在2006年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厦门大
学校长朱崇实、对外经贸大学校长陈准民等在内的大学校长,曾建议本科取消法
学、管理学等文科专业。校长们认为,“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没有必要的阅历,
是不适合从事这些专业的”。
旅美学者薛涌更是直言:“这些专业要求的分数高不说,教育内容近乎垃
圾”。
而恰恰是这些受到非议、大学校长们建议取消的专业,从教育部统计来看,
扩招以来本科生的增幅远大于其他专业。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近几年来不同层次的招生目录在不断调整。比如2005
年以来,历史、哲学就已经不再招收专科层次学生。
都是女生惹的祸?
“找工作难,文科生找工作更难,文科女生更是难上加难。”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院应届研究生小叶这样总结自己的求职境况。在她看来,文科生找工作更难,
和文科中女生偏多有关系。“不是有句话吗,‘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
女人好歹还得当‘人’使,好像用人单位不喜欢。”
“一中央媒体在我们学校招人,全班都投了简历。结果十几个女生全没资格
参加笔试,仅有的3个男生全去了。”魏杰感觉,男生在找工作时更有优势。
记者注意到,从教育部的统计来看,近几年来,女生比例已经有了大幅增加。
以研究生为例,女性所占比例已经由1998年的33.9%上升到2006年的44.7%。
而增加的女学生,很多集中在文科。
丁大建认为,和扩招以来的这些结构性变化相比,用人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其
实是有着相当的刚性的“定势”。
“用人单位在用人上是有惯性的,他会参照以前的情况。比如这个岗位是用
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是用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是用男学生还是女学生,都会保持
一定的连贯性,短时间内不太容易改变。”而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文科生比
例和女生比例都大幅增加。“劳动力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吸纳这种结构上的变
化。”丁大建说。
与此同时,丁大建认为,毕业生也一样有着“定势”,“他也会参照以前,
看师兄师姐都找到了什么样的工作,以此作为自己的期望。但事实上,就业市场
已经发生变化了。”
“这两个效果叠加,使得就业更难。”丁大建说。
文科学生当自强
“我甚至可以说,文科生找工作更难,其实也是公平的——因为他们在学业
上的付出本来就更少。”许纪霖说。
采访中,许多文科学生也自认,在学习的努力程度上、在功课上花费的时间
都不如理科生多。“我校生物系、化学系的同学,不到晚上10点宿舍根本找不到
人,全泡实验室、图书馆了。可是我们系,好像一天到晚都有人在打游戏、睡
觉。”北京某大学的一位历史系研究生说。
“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国外,书是越念越辛苦,中小学最轻松,博
士最辛苦。在我们这正好反过来了,中小学压力最大,博士硕士反而最轻松。”
许纪霖认为,和理科生相比,文科生的学习强度要小很多。
“现在的文科生,一门课一个学期下来,交一份作业就可以了—这份作业还
不知道是不是抄来的。在国外,即便是文科生,每个星期都要做好几份paper
(论文),几个星期就要交一次作业。”许纪霖说。
“我们文科学生不要抱怨太多,机会总是有的——但不是一个文凭就能换来
机会的。这么多年书读下来,你的简历上一点光鲜的东西都没有,人家凭什么要
你?”许纪霖说,“其实,在现在的情况下,只要你稍微努点儿力,就能比很多
人做得好。”
“人才是不会被埋没的。”许纪霖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