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其中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精算、数字媒体、物流、心理咨询等,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汽车服务人才全面紧缺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秘书处副主任汤海山提供的数字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研发人才缺口50万,维修人才缺口80万。他说,未来5年汽车人才全面紧缺,包括汽车研发人才、汽车营销人才、维修人才、管理人才等。
“以上几类人才培养在高校中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而汽车服务人才却还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汤海山说,目前全国只有几所高校设置汽车服务专业,规模也不大。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汽车技术服务及市场营销的应用型人才。经过4年学习,学生应掌握机械和车辆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解决从新车使用到汽车报废回收全过程中各种技术问题和因汽车带来的能源消耗、有害物排放、废弃物等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民航业人才缺口24万
目前国际民航平均人机比是100∶1,而中国民航业平均人机比是200∶1,这意味着,仅以国际民航水平计算,未来20年中国至少需要民航类人才24万人。
事实上,民航人才的紧缺已成为各航空公司高速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国内各航空公司相继展开大规模招聘活动,揽才范围从飞行员、空乘到维修、地勤人员都有,涉及范围极广。其中,飞行员成为各大航空公司的招聘重点,薪酬一般都设在每月2万元。
中国民航学院教授都业富说,由于允许民营资本投资经营航空公司,参与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也使得国内民航业对民航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近年来,以奥凯、春秋、鹰联为代表的民营航空公司已经展开了一场人才争夺大战。他认为,在未来几年内,飞行员、空勤人员、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维修专业人才在中国最为吃紧。
■机电一体化需要复合型人才
由于微电子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使工业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及未来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智联招聘网日前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市对该专业的需求比较旺盛,从职位看,每月需求量有200多个。可以说,机电一体化类专业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
在上述需求职位中,技术类占到了40%,销售类占到了30%,客服类占到了20%,管理类占到了10%。而从行业来看,该专业的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生物制药业、环保业以及快速消费品业。业内专家分析,这个行业的人才比较强调技术性。用人方都希望招聘到既有专业知识,又会管理、懂开发、有销售知识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精算师“钱”程无忧
精算师,是一个国外年薪过百万、国内月薪上万元的职业。目前,精算师是国内各大保险公司争夺的焦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精算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仅有百余名精算师。随着国外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中国未来5年急需5000名精算人才。
精算师是运用精算方法和技术解决经济问题的专业人士。其传统的工作领域为商业保险业,主要从事产品开发、责任准备金核算、利源分析及动态偿付能力测试等重要工作。随着精算科学的发展和应用,精算师的工作领域逐步扩展到社会保险、投资、人口分析、经济预测等领域。一个合格的精算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精算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熟悉所处保险市场的保险法规以及与保险相关的税务、会计、投资等领域的知识。
■护理学就业前景看好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到2015年中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随着中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目前,国内很多大中城市的医院都设有涉外门诊,而一些合资医院以及“洋”医院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扎根北京、上海等地。所以,如果护理学人才在具备护理学、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专业知识外,还能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那么就业选择将更为宽广,可以从事在华的涉外医护服务、国际技术合作交流和资料传递等。
■材料类研发人才成为焦点
“十一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明显向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倾斜,这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无疑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研发此类新型材料的人才自然成为企业的注目焦点。
目前中国材料行业的人才缺失问题已经成了众多企业发展的桎梏。另一方面,中国对材料人才的培养也是比较重视的。但材料学专业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多个领域,因此人才市场对材料学人才的需求也是持续增加的。中国材料网理事会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在新材料研发上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未来在材料学领域自主创新的空间非常大。因此材料学人才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拓展创造性思维。
(据《中国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