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9544|回复: 8

[求助] 通过casdoce管做miller补偿消除右半平面的零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4 17: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Capture.PNG

Sansen上讲的通过将miller电容连接到cacode管的源端,这样通过current buffer来消除右半平面的零点,但是分析了一下感觉右半平面的零点依然存在,只是频率升高了,并没有消除掉,还看到有的论文山说会产生一个左半平面的零点,有点搞不懂,希望大神出来讨论一下,
还有,sansen说 右边的那种连接更好一点,说是高阶的极点和零点相对少了,求解释……
发表于 2014-6-24 17: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接是消除了前馈通路,从而消除了右半平面零点。因为对于处于饱和区的理想MOS管,漏级的小信号是无法传递到源级的。对于实际MOS管,漏级到源级的增益也是非常低的,可以看成是消除了前馈通路。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1: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kurashi


那这两种连接方式说是第二种更好一点,有没有好的解释?
发表于 2014-6-25 15: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123 于 2014-6-25 15:54 编辑

这两种补偿方式在拉扎维书上有详细讲过的

左边:
     主极点在cascode的输出,
     输出次极点往离开原点的方向移动,
     因为断开了前馈路径,零点移到了左半平面为gm/Cc,
     M1的漏极有个粗略为gm/C的次极点

右边:
     主极点在M1的漏极,
     输出极点往离开原点的方向移动,
     前馈路径仍存在,右半平面零点往离开原点的方向移动
     cascode的输出是一个次极点,而且这个次极点离原点较近

    综合起来常见的都是和差动运放搭配使用,左边结构会引入电流和失配,所以还是右边的结构常用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9: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math123


    从你的解释来看在频率特性方面感觉左边的电路比较好,你说的电流和失配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这个影响到底有多打?
发表于 2014-7-3 16: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123 于 2014-7-3 16:16 编辑

回复 5# jianyungsun

如图所示,这里用了个下拉电流源来抵消这个offset。

两个电路的实际补偿效果最好仿真确定下

op.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1: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math123


   隔这么久才回复,实现不好意思哈,先谢谢了@math123
   你给的那个电路图里,说用个下拉电流来抵消这个offset,你说的offset是因为电容跨接在两端,会从输出往前一级的输出注入一个电流所以需要下面的一个电流源来消除这个offset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最开始的两种结构中右边的为什么就没有了呢? 很多细节还是不清楚啊……
发表于 2014-11-15 09: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上貌似写错了,左边的电路有一颗左半平面零点,为-gmc/Cc,右边的电路有两颗正负零点,不贡献相位。所以左边的电路零点少些。LZ算下transfer function可以知道。
发表于 2016-1-5 14: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6-1 16:54 , Processed in 0.04627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