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1755|回复: 2

[转贴] 神秘藏家捐清状元试卷:长3米属皇家绝密档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2 18: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神秘藏家捐清状元试卷:长3米属皇家绝密档案  
发布者:.  作者:  转载自:
--------------------------------------------------------------------------------

状元黄思永的殿试草卷长达3米,字迹清秀当年的考棚 资料图片  古代选拔官员,最高等级是殿试,皇帝亲自监考,考生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从太阳出山考到太阳落山……昨天,第十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和秦淮区人民政府主办。  

  现场展出的清光绪六年状元黄思永的殿试草卷,长达3米,从头到尾都是清新隽秀的楷体字,拿来当字帖一点没问题!
  通讯员 祝鲲鹏 孙乐 刘睿
  现代快报记者 余乐
  【南京状元的殿试草卷】

  长达3米,能当字帖
  长约3米的草卷,全部为毛笔书写的小楷,字迹清秀,从头到尾没出现圈改……昨天,南京状元黄思永的殿试草卷堪称“惊艳”。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这份草卷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间收藏家,委托原江南贡院馆长周道祥先生进行捐赠。“放在现在,就是考场上打的草稿,还要经过再次誊录。”周道祥说,这份草稿还有一些偏字、难字,“相比之下,汉字听写大会简直弱爆了!”现场有学者议论。
  存世极少非常珍贵
  明清时代,战乱频繁,明代的殿试试卷早已全被焚毁,而清代试卷几乎也被八国联军销毁殆尽。况且,殿试试卷在当时属于皇家“绝密档案”,均藏于皇宫大内之中,不允许遗落到民间。
  至今,只有山东青州明万历状元赵秉忠的殿试试卷得到过公认。普通的进士殿试试卷的遗存也仅有十几份。“状元黄思永的正式殿试试卷至今未见。”周道祥说,作为珍贵的史料,这份殿试草卷如何遗落到普通百姓家,也是个谜。
  他如何向皇帝“求职”?

  简历中把祖宗三代都介绍了
  “应殿试举人臣黄思永,年三十九岁,江苏江宁县人。由拔贡生礼部七品小京官应光绪元年顺天乡试中试,由举人礼部额外主事考取军机章,一应光绪六年会试,恭应殿试。将三代脚色开具于后:曾祖国楹,未仕,故;祖德符,未仕,故;父汝玉,未仕,故。”
  在殿试草稿上,黄思永将自己的“求职履历”写得很细致:不仅有姓名、年龄、籍贯,连祖宗三代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原来,殿试不但要了解考生的学习、考试经历,还要详细排查“家底”。在给皇帝的“求职简历”中,从父亲算起,上溯三代到曾祖,他们的姓名、入仕情况和社会身份都要交代。
  当年如何笔试?

  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要跪上一整天
  参加殿试、朝拜天子,是古代书生最向往的事。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通过殿试的都称为进士。“第一名为状元,往下依次为榜眼、探花。”周道祥说,但这里面还有细分,状元、榜眼、探花三个人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所有被录取的进士都被称为天子门生。“最高等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出题、监考。”周道祥说,殿试时间定为一天,从早晨太阳出山,到晚上太阳落山。
  在天子脚下答卷,要遵从的礼仪很多。“皇帝御前不得赐座,考生要双膝跪地,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直到考试结束交卷后才能离开。”周道祥说,考试中,除发给正式试卷外,还发给草稿卷纸,殿试者思考成熟后,往往先做草卷,然后再认真誊录到正式试卷之上。
  他的身世如何?

  曾参加太平军,实业救国与张謇齐名
  如草卷所示,这个写得一手漂亮小楷的状元,就是现在的南京江宁人。周道祥介绍,黄思永的身世非常坎坷。太平军攻入南京,战乱中,黄思永躲进油缸之中,但还是被太平军查获。此时,黄思永的亲属已全部遇难。当时,他要么加入太平军,要么被砍去脑袋,无奈之下,黄思永被迫参加了太平军。
  当太平天国被平定之后,黄思永藏在古庙里研究佛经、帮助方丈抄录经卷,以期改变命运。通过艰苦的努力,于光绪六年(1880)庚辰科考中状元,当时他已经39岁,旋即授翰林院修撰,任国子监司业等职。
  后来,一心希望通过实业救国的他,先后在北京开办了北京工艺商局、天津北洋烟草公司,筹资以做慈善事业。其北京工艺商局生产的景泰蓝制品,两度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与江苏南通状元张謇同时被誉为晚清“商部实业两状元”。
  专家观点

  上、下江考棚是用来“补考”的
  不少人认为,上、下江考棚,是古代考生进行乡试复试的地方。但南大历史学系教授夏维中研究发现,上、下江考棚其实是考生进行“补考”、再一次争取乡试资格的地方。
  “录遗其实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补考,也就是进入乡试的最后一次机会,之前录科没有被录取和因故缺考的考生可以参加录遗考试,考试优秀者也能取得乡试资格。”夏维中说,录遗未取的考生,还可以由总督、巡抚直接咨送入场,称为“大收”。
  乡试录取率仅0.8%堪比现在的“国考”
  “在乡试之前,科举制度有一系列的考试。”夏维中表示,乡试举行以前,上、下江考棚承担着两省录遗考试,所以必须先期举行,只有这样,江南贡院的江南乡试才能如期举行。
  乡试的录取比例非常少,“以江南贡院为例,参加江南乡试每年约两万多人,录取的人平均在每年160人左右,竞争残酷堪比国考。”周道祥说,由于考试不能越级,清代最老的童生高达103岁。
发表于 2013-11-23 09: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贡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12-23 06:19 , Processed in 0.02100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