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云商的游戏“玩”得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日前,苏宁云商与日本社交游戏平台运营商DeNA的中国子公司DeNA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借助苏宁云商线上及线下资源,共同推广DeNA的高品质手机社交游戏。
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DeNA中国旗下梦宝谷游戏中心将为苏宁易购平台旗下游戏中心(包括PC和手机端)提供高品质的手机社交游戏,负责游戏账号、支付以及产品运营支持。与此同时,苏宁云商也会将梦宝谷游戏预装在苏宁出售的智能手机中。
苏宁云商此次与DeNA中国的合作并非其首次尝鲜“网游”。此前的5月9日,苏宁就上线了游戏平台,并与搜狐畅游、盛大等10多家游戏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首期除了上线40多款游戏之外,游戏平台还向玩家提供游戏周边产品等增值服务。
作为新近崛起的电商平台,苏宁云商的不务正业跨界“玩”游戏并非个案,国美在线、京东商城等也都在游戏领域悄然布局。
游戏领域还未成为电商们下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但正所谓“人在江湖”,电商们的战争或将为游戏市场带来新的看点。
面对着巨大的盈利压力,电商们集体将目光投向了网游市场。
流量为媒
据本刊记者了解,在自建游戏平台的运作上,苏宁云商将参与到游戏新品开发、新品首发、独家代理,以及端游和手机游戏联运等方方面面。不仅如此,苏宁云商还在线下开设游戏体验区,提供试玩账号、定制游戏礼品,购买指定游戏电脑产品可获得指定网游账号或者尊属装备等服务,未来甚至计划将游戏研发与手机、电脑终端整合。
此次与DeNA中国合作,苏宁亦是看中了后者在游戏领域不俗的表现。
作为日本最大的社区游戏平台Mobage(梦宝谷)的经营者,DeNA为用户提供了超过2000款的游戏,其2013年重磅级产品《热血兄弟》在安卓和iOS平台上均拔得头筹。
因此,通过和对方联手,苏宁云商一方面可以通过游戏平台推出的相关业务将网站流量迅速变现,另一方面,海量的游戏亦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反过来促进网站流量的增长。更重要之处还在于,网页游戏尤其是手机游戏广泛适用于以手机为代表的各类移动终端,游戏平台的上线势必也会带动作为入口之一的苏宁易购移动客户端的快速普及,进而延伸出用户诸如订花、订餐、打车之类的需求。
而在DeNA中国商务总监顾乾俊看来,苏宁云商有着充足的高质量消费群体,这部分玩家将能第一时间体验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品质游戏。
一方迫切需要借助流量变现,一方则亟待流量扩大产品影响力,苏宁云商与DeNA中国一拍即合。
皆为利来
和苏宁云商同样有兴趣鏖战网游的,还有其众多的电商老对头。
去年6月,淘宝网页游戏交易平台上线,首期推出《征战四方》等4款游戏。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产品均由相应游戏运营商提供及运营,淘宝仅向用户与游戏运营商提供技术平台。游戏产品如需要向用户收取费用,亦是游戏运营商的行为,与淘宝无关。到目前为止,淘宝的游戏交易平台共有12款游戏。
淘宝在游戏领域的试水引来了众多的效仿者。去年10月,京东商城网页游戏联运平台正式上线。京东负责提供平台、技术及流量支持,游戏内服务由运营商提供,双方按照一定比例分成。据悉,京东游戏平台推出时游戏只有6款,如今数量已经达到了38款。当当网的在线游戏频道几乎和京东在同一时间面世,现有12款游戏在运营。
相对而言,国美算是“迟到”的入场者。今年2月,国美在线游戏平台正式对外开放公测。国美方面表示,已为游戏频道专门成立游戏事业部,除网游外,手游项目也进入立项阶段。国美在该领域大展拳脚的意图昭然若揭。
苏宁、京东们将目光投向自己并不熟悉的游戏领域,与其盈利的“压力山大”有着最直接的因果关系。
早在今年年初,各大电商巨头纷纷宣布要在今年盈利。刘强东宣称,2013年第四季度,京东将实现盈利。在2012年亏损严重的国美,也在战略规划中称今年四季度公司业绩将好转,预计最快半年、最迟一年国美线上业务将实现盈利。苏宁方面没有对线上业务的盈利有明确的预期,但苏宁易购常务副总监闵涓清亦坦承:财务指标是公司考虑的重要权重。
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认为电商将在经营多元化上下工夫,以期达到盈利目的,而进军游戏领域,亦成为众多电商试水的方向。
不过,相较于传统游戏厂商,电商企业用户规模庞大,电商平台可直接将用户资源与网页游戏打通,不但能用游戏提升平台黏性,而且可以加速流量变现以赚取利润,另外游戏相关产品的售卖也可通过自有平台直接实现,利润来源具有多元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