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想急得砸手机,那在换4G手机之前,还是先考虑清楚吧。
首先说,这是一个通俗易懂的技术普及贴,主要技术信息来源于不愿具名的厂商朋友们,先在此鸣谢他们一下,让他们以后继续给我爆更多料:)
话归正题,如果你是一个急性子,要换4G前,请先深呼吸3秒钟,想清楚再说。
为啥?4G不是比2G、3G甚至比Wifi还快么?
对,4G的确很快,如果说2G上网是走栈道,3G上网是打出租,那4G上网确实能给你开法拉利飚方程式的快感。
但那说的只是数据传输速度,如果你只用4G上网,确实很爽。
问题在于,决定一个新网络成败的关键,往往不是最炫的应用,而是那些老百姓已经习惯了的基本功能,比如打电话这个最最基本的元素。
一个简单直接的判断是,如果上网很快,但打电话不爽,你还会选择4G手机吗?
不管你会不会,我反正不会。
4G手机打电话哪里不爽呢?关键在一个字:慢。
一般来说,一部手机的电话功能好不好,体现在两个方面:
1、稳定。关键时候找不到信号,打不通电话,或是刚说着说着就断了,那会要人命的。
2、清楚。你希望电话声音里面,老是“天空里下着沙沙沙沙沙”吗?你愿意一句话重复3、4遍,对方还是回答“听不清”吗?
正常情况下,通话稳不稳定,声音清不清楚 ,主要取决于两个原因,一个是网络质量,二是手机质量,跟你使用的是2G、3G还是4G关系不大,不过,在新技术刚商用的时候,总难免会有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当年2G、3G放号的时候,就是一样磕磕绊绊走过来的,4G也是一样。
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的另一件事是,很多4G打电话会很慢,很慢,很慢。
有多慢呢?当你输完号码,按下拨号键,会过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听到回铃音。
这个场景你是不是似曾相识?对,这个情况以前同样存在。从技术上讲,它叫“接入时延”,以3G手机为例,工信部给出的服务规范要求是:
手机拨打固定电话的时延是:平均值≤9秒,最大值为12.5秒;
固定电话拨打手机的时延是:平均值≤9秒,最大值为16秒;
手机拨打手机的时延:平均值≤10.3秒,最大值为19秒。
当然,因为运营商做了优化,一般时延普遍会比这个标准少2-3秒。
那么,大多数4G手机拨打固定电话的时延是多少?具体数字我没体验过,但据说会比3G多了一倍不止,长的时候甚至能到半分钟,足够让急性子砸手机了。
什么,你说你想用4G手机打电话抢火车票?好吧,我承认这个笑话很好笑。(顺便科普一下,为什么固话电话抢票比手机更容易,主要就是因为时延更短。)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这是因为,目前全世界绝大多数的4G技术,都采用的是CSFB技术。复杂的原理不多讲,反正这个技术的命门,就是时延过长。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其他技术的时延,能回到地球人能接受的水平。比如中移动的TD-LTE规模实验网,目前采用的就是双待技术(不是大家习惯的“双模双卡手机”的双待,而是指它的工作模式,此处不再详述,感兴趣者请自行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