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芯片精品文章合集(500篇!) 创芯人才网--重磅上线啦!
查看: 3278|回复: 0

推本溯源之学历、应试、技术创业与高校浅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30 18: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从高中到本/专,到硕士,再到博士毕业至少需要9-11年,这么长的时间,就为拿一张张学位证书。但拿到的人中专业能力却千差万别。如何看待学历?深造意义为何?毕业证到手,学生时代真正意义上画上了句号。作为当事人,抛开社会实践与工作经验,针对目前学校里对专业能力的培养,结合个人体会总结出高学历本应反映的能力水平。推崇学历无用论,面对现今教育部的统一管理,对只存在“教育部大学”的观点体会深刻。高等教育中对专业教育的严重缺失,只能通过学生本身的奋发图强来弥补。教育家被制度束缚,经费与资源分配不合理,伪学术与行政化误导价值导向,幻想一夜暴富,盲目推崇创新,忽略专业实践与理论基础结合的重要性等等。这里抽出关于学历、应试、技术创业与高校自身四个典型话题,还原其在我眼中的本质。如有总结不恰当的地方希望大家能一一指出。

   按照学以致用的标准,只有理论分析能力与学历有一定的关系,但没有绝对关系。以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二级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为例。本科阶段真正能学进去的专业理论课基本上只有通信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两门。硕士阶段能看懂半本现代信号处理或者数字通信的人就算理论比较可以的了。而这也基本能够支撑一般的信号处理和通信系统的工程化工作。在电子信息领域,根据研究内容的深入,主要趋于三大系统的研究方向——各体制雷达、导航定位、通信系统。以信号体制划分,比如同为扩频体制的三大系统,其建模分析过程可以做到互通。包含天线、射频通道、信号处理/基带、终端的完整系统,硕博生的工作就是在系统中找个小点(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比如抗干扰,灵敏度,目标分辨率,测量精度等等。以攻博为例,全面点的博士研究生可以完成针对小点的文献综述,问题的理论建模,模型误差的影响分析,实现方案的设计讨论,工程试验的结果论证这几大步骤。其中,关键几步可通过几篇高质量期刊文论作为阶段性成果逐步积累。经历这个过程的洗礼可以基本形成一套从设计,实现,到分析的解决手段。这就是我总结的读书,学习专业知识、拿学历继续深造的唯一目的。但这也不必通过攻博学得,对于不是博士的设计/研究人员,只要有这个方向把握,从专业小点深入建立其理论模型等一套研究流程其实就等同于优秀博士的工作,反到比国内教育部每年上万的纯学者博士只能写不能做要强得多。我并不强调论文的写作技巧,技巧是有,但有料是前提,有料则水到渠成。有了工程应用上的突破再通过论文与发明专利这两种形式发表,这才算是在设计领域认可的好名片。个人觉得只有消费类电子与嵌入式系统这类终端领域有所不同,因为终端除了控制与显示,主要针对的是人为需求,并不是一个个复杂的系统指标。

   关于应试。按照目前应试教育的考试安排,可大体总结其考试意义与得失,考试包括:研考,博考,各级的英语考试,各类专业基础、公共课程的考试。总结主要针对高等教育,高考除外。首先是各类专业基础、公共课考试,只要平时认真点,考前一个星期花点时间基本都能应付,分数的高低只为评奖学金,大体反应一种大学学习的态度与专业能力没有任何关系。其次是英语级别考试,面对各校不同的过级要求。一般CET4越早考越好,而且第一次过级率最高,后面过级率逐级降低,原因多种多样。英语考试与英语学习一样,离开语言环境,就已经脱离了语言本身的学习方式。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不能看的比专业还重,文献资料有点专业背景,对已经学过10年英语的中国人来说不是难事。不必纠结于英语考试,把专业搞好对以后的发展更好,所谓的敲门砖是针对啥都不会的人而言的,好的专业技术就是最好的敲门砖。能解决问题才是真正需要你的单位所关心的,否则带有条条框框的单位人肯定多,而且你可能并不会得到多大的成长空间(外企除外)。别把时间浪费在反复的考试上,以后要出国认真复习三大考,用学语言原本的方式学习(仅针对没有出国打算的人民大众)。因此,对大多数人而言英语属于次要求,做好主要求的基础上,提高英语能力才能发挥英语的根本用途,整体提高知识水平。别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然后是研考,归纳为三句,一考决心,二考基础,三考学校。大学数学和专业理论基础好的花个把月复习定能取得高分,政治学了等于白学,纯粹为了考试,英语不再谈。复试对于用心去参加电赛或者做过东西的学生而言轻而易举,其他人基本是张白纸,一问三不知,再不努力就准备好当跑腿的,而且容易背离专业或者越走越偏,踏入人人都能学的IT行业,包括嵌入式行业。零基础,无兴趣,无研究目标根本不适合硕士深造!与混学历一样,何必花几年时间脱产混呢?最后是博考,这个级别的考试纯属扯谈。应届生通过考试上博的在读书阶段基本上没怎么找过工作,想像着博士出来就如何指挥,根本看不到,也不会管别的害处。能不能毕业还不说,就算毕业很大部分都是典型的“纯学者”。对于这样的人面对能创造价值的专家,他们脱开学术就是废人。博士还是要硕博连读最好,研究有继承性,而且目标明确,不至于而立之年陷入不可回头的境地。不能硕博连读那么硕士阶段就应该明白自己的研究方向,明白如何解决遇到的研究难点,自己能够寻找到切入点与突破口。当然最好是经历工程考验的,更容易把握所研究方法的实现难易程度与其实际意义。教育部的博士入学考试意义除了刷人,或者争取别人限制的名额外,就是给那些有博士情节、学位需求的一个圆“梦”小道。考试本身没有好坏,基础好的面对考试只要心态方正,给予足够的复习时间,一般都问题不大,主要就是愿不愿意花这个时间。对于一些电子信息领域逢考必胜的人,我觉得是最不好评论的,说又说不得,又不肯承认动手能力的不足。占有资源确无所作为,这样的人任何地方都会有。考试制度就这样,选出来的肯定不是最合适的,但也不存在多少异议。制度不好改,还是少花点精力谈论考试的利弊,多点时间思考考试对自己能力培养的导向与意义为好,即以考代学。

    关于技术与创业。谈了学历也谈了考试,都是针对专业能力而言的。是不是有了专业就可以考虑创业了,学好了专业就能只手遮天?我的观点很明确,也很理智。如今科学技术越来越复杂,想单凭几个人做基于制造业的技术创业只会越来越难,除非物质基础不再丰富,否则不脱离技术本身是能难找到好的创业机会。以实际项目为运营的事业为例,10个各司其职的系统团队能吃下类似单基地气象雷达整机这样的项目没有多年的部件研制经验几乎不可能。2-3个人的小组想拿下类似测试测量仪器、采集存储这样的数模系统,如有继承则勉强能胜任。但不能包括测试与交付中出现的问题,精力太有限了,仅指需完成的技术工作。抛开获取工程项目和推广的渠道,仅想从零开始的技术创业只可能在嵌入式领域或者系统可替代性部件中摸索前进,比如上下变频器,一般频率源,工控机等等。类似开发板这种骗骗初学者的玩意让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创业梦,幻想制作开发板发家,我就曾碰到过一个本科生拿着自己设计的51开发板问我其中分立元件的驱动电路,他幻想着请人帮他出货,幻想着月入1W的销售利润。在发达地区这样的情况可能不多见,但在电子信息发展落后的地区大学,总会有这样初尝设计甜头的人。其实这只适合练练手而已,别无它用。如果觉得自己适合从事非纯软件类技术行业,那么暂时抛开发财梦,专业知识首先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光是需要解决的专业点,就足够一个人研究一辈子了。创业还是另求他路或者抱大腿吧。(个人观点,欢迎探讨)

    关于高校。根据教育部统一管理的大同趋势,大部分普通高校的评优制度,奖罚制度并不是真正为培养学生为目的,只是为学校满足某些指标数据,比如以学校为第一单位的学术论文、以校内职员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等等。从来没有真正着眼于学生本身,学校并非学生至上,而是利益至上,行政至上,在他们眼里办事流程,行政主导,神圣不可侵犯。真正能带出好学生的好老师屈指可数,学生拥戴不如领导亲睐,本末倒置。如何才能归还学生一个拥有自主选择权的校园环境,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专家治校、名师执教?高校风格应该多样化,学生就是最好的标签,难道不是吗?集中力量还不能打造世界一流大学,要做到百花齐放这可能吗?南科大事件希望能成功,真正做出一个好的标榜,一般高校一定要看清楚了。
   
    以上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如何解决问题是局外之人需不断思考的。局中人要看清形势,选准方向,不必在乎一时的成败,脚踏实地对得起自己在校园的每分每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11-22 07:08 , Processed in 0.01980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