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帖子
查看: 1216|回复: 0

[转载] 亚马逊Kindle入华前观察:扭曲的电子书市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2 09: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亚马逊电子书的成功让中国的业界也期待着一场“电子阅读”的革命。三年前,活跃在“电子阅读”革命前线的,除了像盛大文学一样的内容平台还有一些硬件厂商。然而,当年最火爆的汉王电纸书、锦书等产品在火了一阵子后,目前已然消声匿迹,被智能手机给“秒杀”了。即使亚马逊的Kindle,在中国也不支持中文网站的电子书。

有消息称,亚马逊Kindle Fire入华日期之所以被一推再推,主因是面对中国这个扭曲的电子书市场,亚马逊表现的慎之又慎。而在中国,电子书若不能给整个商业链条上的各方带来利益,这个市场就永远无法正向成长。

三种模式

曾 一手打造了《步步惊心》等“穿越”小说的悦读纪文化总裁侯开认为,“数字阅读对我们冲击太大了。我们5年前做的《梦回大清》《步步惊心》,销量都能到50 万册。现在,做一本小说,能过10万册就很不错了。5年前能卖5万册的,现在能卖2.5万册就不错了。读者可能通过电子阅读等渠道阅读了,但是由于渠道分 成比例过低、电子书定价过低,实惠并没有到我们这里。”

“柴静的《看见》销量达250万册。目前,几十万销量的书比比皆是,比5年前多很多。”百道网创始人程三国坚持认为,读者绝对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而且中国人的阅读需求是在稳步上涨的。

实 际上,如今所谓的数字阅读,主要的商业模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模式是网络原创付费阅读,代表企业为盛大文学,让作者自由上传作品,读者自愿选择付费阅读,该 模式因为直接对接读者和作者,被称作“出版商的敌人”;另一种模式是搭建渠道,和内容提供方合作,由读者付费阅读,代表企业是中国移动的阅读基地、门户网 站的付费阅读频道;第三种模式是电子书在线销售,代表企业为三大B2C图书电商(当当、京东、亚马逊)、淘宝网的淘花旗舰店等。

第一种模式相对封闭,主要产品为平台上的原创作品,传统出版商一般选择和后两种模式的企业合作。然而,这种合作给传统出版商带来的收入并不高。

如 今,数字阅读80%以上的收入来自中国移动。2012年,中国移动阅读基地的总收入是25亿元左右,分成比例是6~4分。25亿元中的6成,15亿元由移 动平台拿走,4成的10亿元给内容提供方。但是内容中的75%是网络原创的,都和传统出版商没关系。剩下的2.5亿元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被做移动阅读推 广的人拿走。所以,留给出版商和通过出版商出版的作者的分成不会超过2亿元。

两个市场

“网 络付费阅读和传统阅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市场,覆盖的人群微有重合,但重合部分不大。”程三国认为,网络付费阅读,是原有的出版世界之外的东西,其读者和 内容都比较边缘。所以,内容的价格很便宜,下载一本书收费几元钱。中国移动阅读基地的客户定位,就是只有手机而没有电脑的人,其消费能力也相对低下。

盛 大文学占网络文学市场超过70%份额,其旗下有6家中国最大的原创文学网站,其公布的2011年营收仅为7亿元。“有那么多的用户,一年也不过几亿元的收 入,而传统图书的市场容量则稳定在100亿元以上。”程三国说。“你不可能让出版商把他们最优质的,赖以生存的内容,以如此的低价放在网络平台上出售。”

程三国认为,现在的问题是,低端人群的数字阅读市场已经成熟了,而纸质书的稳定客户,也就是高端人群的数字阅读市场是一片空白。“专做小说的出版商,受网络文学产品冲击最大,因为两者的产品相似,目标客户也重合,而网络文学价格更低,出版商就没有优势了。”

美 国的数字阅读革命,发生在最大的纸质书渠道商——亚马逊。贝索斯推出的阅读器Kindel,用户体验完全模仿纸书,边框和行距都完全模仿。亚马逊上线的电 子书也是最优质的,其第一批上线的9万种图书中,就包括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的120种书的109种,价格达到原书的5~7折。而电子书比起纸质书,省去 了纸张费、印刷费、仓储费、物流费,而且因为价格便宜方便携带,而且阅读体验没有根本区别,这使得电子书的销量更大。因此,读者受益的同时,作者和出版商 关键环节的利益没有受到损失。反观中国,电子阅读的产业链没有循环起来,移动阅读基地、电商等渠道,根本无法给出版商和作者提供像样的收入。

“当 当被称作‘中国的亚马逊’,是中国最大的图书电商,拷贝亚马逊模式,他们应该最容易成功,他们和出版商之间的关系也最好。但是,亚马逊模式,前期需要资金 投入,做好阅读器,做好用户体验,从技术上做好版权保护……而当当如今缺的正是资金,心有余而力不足。”某出版公司高管王帅说。

对于电子书市场的未来,沈浩波认为,只要有一个网络渠道有流量,愿意投入,都有可能崛起成为新渠道。所以渠道日后的竞争力,还会体现在和出版商、上游的关系上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9-10 23:12 , Processed in 2.21863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