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帖子
查看: 999|回复: 1

[转载] 敢于梦想 华为三架马车驶向20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8 22: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2年初,华为CFO孟晚舟向媒体透露了华为2012年收入及盈利规模,给本来一片寒意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带来不小的轰动。从2011年业务重组到今天形成华为三架马车的发展模式,华为所有的尝试都可以说是一个新命题。因为在这之前的许多年里,恰恰是很多公司将这三块业务进行剥离、独立甚至是出售,比如爱立信阿尔卡特摩托罗拉等等。而华为却反其道而行走向了全面开花的道路。然而这种模式对企业运营管理、运营效率、研发投入等等都将是重大考验。
比如从管理角度,华为创新型地推出了轮值CEO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没有案例,只能是华为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而创立的一种新模式。而在运营效率上而言,也将是巨大的考验,华为已经有15万员工,业务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三大业务面向三大不同的用户群,运营效率将是很大的考验。另外,三大业务群同时发力,研发投入就是大问题,由于三大业务属性完全不同,投入产出和产品生命周期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如何配比研发投入都是巨大的考验。
因此,华为要始终保持足够的清醒而不能走错路,否则发展一旦停滞,就会暴露很多问题,这几乎和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因为,如同中国经济一样,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出口,内需和投资如何调整将关系到中国经济企稳和长久发展的关键。
同样,华为的三架马车:运营商网络业务、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在接下来的五年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标,保持稳健的发展就非常重要。
在近期举行的华为2013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徐直军向业界分析了华为今年及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在这里也将此次大会所传达的信息以及我个人的理解做一整理,供广大研究华为的读者参考。
在本次大会上,华为公司财务总监CT Johnson向业界传递了华为2013年收入预期以及到2017年的远景预期。其中,预计未来每年保持年复合增长率10%,而到2017年,华为三架马车(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是60%、25%和15%。根据这个增长看,未来五年,华为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我们看华为2012年,华为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的收入增长分别达到25.8%和8.4%,而运营商网络业务的收入增长则滑落到6.7%。这意味着,在运营商网络业务增长放缓的当下,企业业务、终端业务已经成为了华为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并将带动该公司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
那么,华为的三架马车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其战略规划是如何呢?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又是什么?怎样的布局和规划才是符合华为的模式?
CT Johnson认为,未来5年留给华为的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的,华为预计到2017年全球运营商业务的市场空间为3050亿美元,企业业务为1350亿美元,消费者业务为3000亿美元,这三大市场将成为保证华为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
徐直军认为,虽然华为同时布局三大业务市场,但华为仍将“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重要市场的增长”。其中,运营商网络业务在未来的增长,将主要在除美国之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业务主要聚焦在欧洲、中国两大区域的26个国家;消费者业务聚焦在30多个对智能手机需求量较大的国家。
对于企业增长模式问题,徐直军认为,华为过去25年是靠内生性增长,长远看,华为依然还是会坚持依靠内生性增长,华为仍然不具备以资本方式采取并购等模式实现高速增长。这就要求华为持续保持高额的研发投入,华为仍将坚持销售收入的10%作为研发投入,确保其在业界的竞争力。截至2012年底,华为整合全球研发优势,已经在全球成立16个研发中心,28个联合创新中心,遍及欧洲、俄罗斯、北美和印度。
这些问题也许不可能通过一篇文章就能分析到,但我要说的是,预期和现实往往是脱节的,尽管我们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去分析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客户的需求变化,以及对自己能力的综合考量,但从过去许多年的发展看,华为现有三大领域所面临的竞争将更加的激烈,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强大的对手和变化莫测的市场,而全球经济在未来五年的走势仍不明朗,这些都给华为的未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运营商BG:从解决方案供应商向产业领导角色的转变
2012年收入257亿美元,2017年预期收入350亿美元
作为一家以面向运营商市场为主体的通信设备制造商,运营商业务仍然担当着华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和核心竞争力体现,比如华为2012年运营商业务收入占到整个集团收入的73%。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块市场的增长前景并不明朗,传统的五家通信设备制造商的这块业务都陷入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境况。对于华为运营商网络BG而言,既要持续投入确保竞争力,又要面对低速增长、利润下滑的局面。华为能否保持稳定增长,这一业务的调整至关重要。
通过多年的发展,华为运营商网络BG的业务覆盖了运营商主要价值需求。而且运营商网络BG从业务布局看,仍然是华为未来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战场,但该领域在未来五年的增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受制于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和美国市场的保护性封闭。目前,华为运营商网络BG业务主要分为无线网络、固定网络、网络能源、服务、软件与核心网五大业务领域。
这些业务将面临不同的发展和竞争环境。比如,无线和固定网络将保持多年的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可能,服务和软件可能保持高速增长,网络能源也是增速较快的领域。
华为运营商网络BG CTO李三琦表示,未来五年,全球电信运营商市场仍将保持3~5%的增长率,而华为在该领域的年复合增长率在6%左右。在这五年中,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将争取保持固网领域市场份额第一、移动网络市场份额第二、软件和电信管理服务15%的年增长率。
在这样一种大的发展趋势下,华为预计运营商业务BG在2013年的销售收入为275亿美元,而到2017年销售收入达到350亿美元,占整个公司销售收入的60%。通过逐步降低主营业务占比,降低公司业务对运营商网络市场的过度依赖,使得公司的安全系数进一步提升。
伴随着华为在运营商网络市场的不断增长以及在多个领域的出色表现,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的战略也将发生重大调整,以适应运营商客户的新需求和华为自身升级的需求。
在本次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希望和运营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而非简单的供应商关系。面向未来,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致力于成为“客户的首选合作伙伴”,通过纵向整合和持续投资,实现网络设备持续领先,抓住专业服务、运营商数据中心整合及面向客户提供云服务的机会,实现增长。
也就是说,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正在进行战略调整和角色的转变,那就是从一家解决问题的公司向一家领导型公司的转变。而其目标就是爱立信和IBM在产业界的扮演的角色。
华为从零起步,从一个分销商到跟随者,再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公司经历了长达25年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华为经历了产业多个重大的转型期,并且通过抓住这些转型期的机会获得多个飞跃式成长。尤其是这一波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使得华为有很多新机会通过不断创新和破坏传统规则来获取自己的收益和谋求新的地位,从而积累了向领导型公司转变的资本。
但如何向一个领导型公司转变并非易事,无论是爱立信还是IBM都经历了很多年的积累和转变,甚至是阵痛式的转变。如今,OTT对传统运营商的冲击、云计算和SDN等技术对传统网络技术的挑战、用户需求的高速变化等等再次给了华为新的机会,那就是向领导型企业转型。
在本次分析师大会上,李三琦也明确的表达了这个意愿,认为华为已经取得了绝大部分领先运营商的信赖,已经从解决方案供应商向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发展,运营商希望能够从华为获得更多的建设性意见。尤其是面对当前的若干挑战,运营商更希望华为能够和他们一起去挑战和应对,能够在新的环境下,开辟蓝海市场。
比如,华为在今年年初发布了面向未来的电信网络架构演进战略SoftCOM,其核心是:借助云计算并结合SDN思想改造电信网络,构建基于云与SDN的网络解决方案架构——网络控制逻辑上集中化: 虚拟化、可编程、智能化 (SDN);网络功能虚拟化: 弹性、简单、可靠 (NfV);运营管理自动化: 按需定制、实时、用户体验为中心 (Cloud OS);业务使能: 协同、API、敏捷、货币化 (Cloud Platform)。
华为运营商BG CTO李三琦表示:华为深刻理解运营商的业务需求,提出“深淘滩,低作堰”的战略,“深淘滩”带来网络优化,通过SDN、NFV(网络功能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网络抽象化、可编程性、控制简化和管理自动化,将目前的高CAPEX和OPEX模式转变为低TCO模式。“低作堰”实现网络货币化,从根本上将目前完全受限制的、封闭的、僵化的商业模式转变为开放的、可支持新业务的、敏捷的商业模式。
这一策略的推出就是华为运营商业务战略转型的具体体现。可以看到,这种策略的转变是华为通过多年的努力,逐步打造了从产品层向最终用户层的全面策略,从而实现持续为客户与产业创造长期价值。
通过多年的发展和布局,华为逐步形成了集成与创新的解决方案策略( Scale-Out and Scale-Up),未来网络演进架构(Softcom/构建基于云与SDN的网络解决方案架构), 持续的网络设备演进方案(Single/以最小成本实现跨代技术的设备演进策略),运营商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策略(FusionSphere),全球服务策略(“以网络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业务平台策略(Digital Open Cloud),解决方案战略闭环(支撑运营商商业成功),以此确保全面为运营商提供战略伙伴式的服务。
发表于 2013-5-8 22: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适当的进行下切割会有更好的发展  盘子太大有很多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9-12 13:55 , Processed in 0.35731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