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切换到宽版

EETOP 创芯网论坛 (原名:电子顶级开发网)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搜帖子
查看: 1039|回复: 0

[转载] 华为的春天:业务靠三驾马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5 22: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在十多年前曾经有一本《华为的冬天》像警示录一样提醒中国IT创业者们居安思危,书中的作者正是华为的老总任正非,这本书也的确影响着这一代的华为人,这十年也正是华为迈向世界舞台,高速发展十年,从一个技术追随者到一个技术引领者,让当年乃至现在的竞争对手不容小觑。任正非所指的华为冬天虽然还未到来,但春天的脚步的确走近了,华为的春天在哪里?
业务靠三驾马车
2013年的春末,华为一年一度的全球分析师大会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华为以行践言,Make it Possible,从电信运营商网络向企业业务、消费者领域延伸,协同发展“云-管-端”战略。华为拿出了2012年的全年业绩单,全球收入为2202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三大业务群中的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为1601亿元,同比增长6.7%,企业业务收入为115亿元,同比增长25.8%,消费者业务收入为484亿元,同比增长8.4%。在全球业务中,中国区收入为736亿元,增长12.2%,美国区收入为318亿元,增长4.3%。拿到这份成绩单,不难看出,全球收入8%的增长率是华为近些年来最低的一次,分析内外原因,除了全球经济形势整体不景气,华为重头业务运营商网络业务增长放缓,从2011年开始进军企业业务的华为也正在摸索阶段,消费者业务外有苹果三星内有联想中兴等竞争对手,智能手机虽然卖的多但花的也多,光每年用于终端业务的知识产权费就高达2.5亿美元。这些因素都让华为前进的脚步有所放慢,在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执行副总裁徐直军透露:“华为也许还没有想好如何向跨国公司的CIO介绍自己,但是华为更了解一线业务技术人员的需求,通过三个BG业务的相互支撑,把华为的管道战略做的更广更大。”
根据未来五年的预测,到2017年华为的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比例将从73%降至60%,这也代表未来华为业务重心的一个转移,通过softcom战略以网络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而这部分的增长点还主要来自于不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地区;被委以重任的企业业务到2017年收入比例将从5%提高到15%,并在2012年对产品、服务以及区域进行了调整,将未来的业务增长点聚焦在欧洲和中国两大区域以及26个国家。而消费者业务收入比例也预计从22%提高至25%,主要在34个国家进行销售。据悉华为的三大BG业务架构在面向客户时有所划分,但在服务客户上还是捆绑在一起形成团队作战。
企业业务冲击波
“到2017年如果华为企业业务收入可以超过100亿美元就很好了。”徐直军在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直言。而2012年收入为115亿元,折合不到20亿美元,五年之内每年都要增长接近40%才能达到100亿美元。可见,华为对企业业务寄予厚望,也为自己清晰制定了“被集成”战略,这个战略也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理解,第一,华为对自己的定位只做基础的产品集成商,通过去年对华为赛门铁克的收购,华为企业业务IT产品线更加完整,与单一的对手相比,华为的产品线很长,在2012年也大量的推出新产品,通过产品来推广华为在企业业务的品牌。“如果产品更能适应行业,将会更有优势,例如:2012年华为针对数据中心推出了CloudEngine 12800系列交换机,广受行业好评并已拥有50多个客户,涵盖了金融、教育、互联网以及运营商多个领域。”华为常务董事、企业BG掌门人徐文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研发资源总是有限的,华为要把资源用在刀刃上,在资源规划上会投入更多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上。”第二,华为在企业业务将不会直接面向客户进行产品买卖,而是通过合作伙伴,包括经销商、ISV等实现共营和共赢,共同经营共同赢利,这也是华为对于合作伙伴的一种承诺,目前在中国及32个国家拥有4000家渠道合作伙伴,今年预计将达到5400家。
“2013年华为企业业务收入预计为27亿美元,增长率在45%左右,其中收入一半来自国内,一半来自海外,”徐文伟也高兴的告诉记者,“虽然2012年一半精力在整合产品线、没有卯足马力搞销售,但企业业务在2013年第一季度已经实现盈利了。”
华为的企业业务从2011年才开始运作,是一个“迟到者”,但其实也是华为的春天所在,运营商业务持续放缓,消费者业务家底不厚,只有企业业务才是能看的到,也是有可能成功的业务突破口。也许有人会说,企业业务市场竞争也很激烈,跨国巨头IBM微软都不是吃素的,但华为有自己一套的“华为模式”,早就有人说华为模式也许是不可复制的,他有自己独特思路和运作模式,例如:自我内生模式,过去25年华为的产品到一直采用这种模式,不像一些跨国企业采取收购的方式填补自己的产品线,未来华为还是会采用这种方式。再比如:华为的轮值CEO模式,华为目前有三个CEO,胡厚崑、郭平和徐直军,每个人轮值半年,三个人分别专注于不同的领域。在管理模式上,华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至于这种模式是否成功?未来华为成功,这种模式就成功,未来华为没成功,这种模式就不成功。
正如徐直军所说:“分享华为的成功也同时分享华为的失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12-19 06:44 , Processed in 0.01983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