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帖子
查看: 1410|回复: 2

[转载] 马化腾没误读中移动:4G建设需要提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3 10: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有媒体发表《马化腾,你误读了中移动!》一文,反驳马化腾提出的微信流量贡献论。认为“微信带来的流量,中国移动既消化不了也得不到太大的利益。因为移动需要与电信和联通进行网间结算,要被他们两家拔一次毛。”“移动只有不到10%的骨干网和IDC资源,背不动微信这个‘流量怪兽’”。
  事实上,马化腾的6倍微信流量论,“误读”一文表示了认同,算法也未提出质疑。只是他觉得流量的增长没给移动带来好处,而是带来了负担,所以给微信加了个“流量怪兽”的帽子。
  负担来自哪里,文中提出两点看法:一是中国移动消化不了这么大的流量;二是这些流量的钱移动没挣着钱,都被电信网间结算拿走了。对这个观点,笔者认为有失偏颇。
  说到网间结算,笔者认为这是最大的误解。数据最有说服力。我查阅了中国移动最近两年的财报,2011、2012年这两年,中国移动为网间结算分别付费235亿(人民币,下同)和251亿。而相比2011年,2012年的移动数据业务流量增长了187.6%,收入增长了63.6%,达682.57亿元。网间结算费用并没有随着流量增长同步增长,只是小幅增加了6.8%。流量增长187.6%,相应成本增长6.8%,流量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顺便插播下,工信部说今年要调整网间结算资费标准,大幅降价。国际间的价格是中国的1/10,国内网间结算资费降价的空间还挺大。
  说完运营商的网间结算成本,回过头来再看用户实际付费情况。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通常是要买一个流量套餐包,实打实地按流量计费,不像固网宽带包月不限流量。拿移动数据付费包中一个中间量来看,50元包500M,平均每兆流量0.1元,超过流量包的部分成倍上涨。相比这个资费标准,骨干网之间的网间结算成本极低,与收费相比便宜到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移动收了用户500M的流量费,即使是这500M的流量内容全部是从电信服务器上传过来,移动付给电信的网间结算费用也只能算是毛毛雨。相信腾讯为了保证微信的访问速度,确保用户体验,也会租用中国移动的IDC,或是在自有机房里租用光纤内网三通,来保证本地运营商用户接入后不用跨网,所以实际的网间流量占比有限。
  至于由微信等OTT带动的移动互联网流量移动是否消化得了,笔者认为当前还消化得了,如果消化不了,网络就得瘫痪了。最起码目前还没听说移动网络局部瘫痪的事。
  移动互联网整体快速增长移动未来是否消化得了,笔者认为要看它网络优化的速度是否赶得上流量增长的速度。同样再看一组数据:美国风险投资公司KPCB合伙人玛丽•米克(Mary Meeker) 在《2012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指出,2012年11月全球移动流量增长迅速,占互联网总流量的13%,而2010年12月和2009年12月占比分别为4%和1%。移动互联网每年3~4倍的流量增长,对运营商的网络部署还是有挑战的。
  挑战在哪里?“误读”一文也讲得很清楚,“TD的网络覆盖仍然不够理想,上网速率也比2.5G快不了多少,这也使得很多中国移动的用户虽然拿着TD手机,但大部分时间仍然在占用移动的2G/2.5G上网。”这话说直白点,就是中国移动的TD还不完善,网络部署不是真正满血的3G。有比较才有说服力,中国联通的3G用户增长比移动明显要快,但网络一直很强壮,说明这不是微信的问题,而是运营商网络部署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数据需求会持续高速增长,这是全球化趋势。发达国家的运营商们,已经开始全面转向数据业务经营,买数据套餐即送不限量语音和短信服务。这个信号同时也表明,移动有必要加快升级他的网络系统,使之更好地服务快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大潮。按照现在的网络部署,不定哪天真的会被拖垮。
  诚如“误读”一文作者所说,“最近这两年,朋友中已经有不下100人‘叛逃’到联通和电信去了。” 用户是在用脚投票,这个比例不低。中国移动也需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什么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顺应用户的需求,创造新的商业机会,这才是运营商、OTT和用户三方共赢之道。
  再回头解读下以微信为代表的OTT。笔者认为,微信已经成为智能机用户的装机必备APP,其使用频率和活跃度堪称数据业务的催化剂。只要用户加入几个微信群,就足以把每个月的流量包拉爆。随着微信向平台化发展,音乐、视频、广播、公众平台、020……越来越多的内容通过微信对接用户,微信带来的流量增长将数倍、数十倍的增长。
发表于 2013-4-3 13: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腾讯瞎搅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00: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9-12 10:51 , Processed in 0.019294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