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许多电脑史学家都认为,要想了解美国硅谷的发展史,就必须了解早期的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可以说“八叛逆”时代的仙童称得上是当时世界最大、最富创新精神和最令人振奋的半导体生产企业,为美国硅谷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家公司还为硅谷孕育了成千上万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其中广为人知的是,仙童“八叛逆”中的罗伯特·诺依斯(Robert Noyce)和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正是现今英特尔(Intel)的创始人。 “八叛逆”人人才华横溢、志向高远,而作为诺依斯和摩尔亲密的伙伴、“八叛逆”中两个有制造业背景的创始人之一、朱利叶斯·布兰科(Julius Blank)则为现代芯片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其他人,作为犹太移民后代的布兰科出生贫寒,却通过不懈努力,在美国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布兰科2011年9月17日去世,享年86岁,他的一生堪称现实版的美国梦,他的经历更是激励了几代人。 少年立志 显露制造才华 布兰科的父亲靠制作旅行箱、乐器盒,以及业余时间充当俄语翻译赚取全家生活费。从小布兰科受其父影响,对制造业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多数同龄人混迹街头或是早早放弃学业从事各种工作时,小布兰科则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有“无产者的哈佛”之称的着名的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CCNY),并在1950年获得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这在当时并不多见。当时的美国犹太移民虽多从事制造业,但大多是蓝领工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并不多,更别提像机械工程这类学位。 1952年,在布兰科加盟AT&T旗下西部电气(Western Electric)后,他的制造才能第一次真正被外界所关注:年仅27岁的布兰科参与开发了一种制造机器,该机器生产的电路被用于首款无需接线员的长途直拨电话。 叛走“肖克利” 成就仙童传奇 1956年,胸怀梦想的布兰科,与好友尤金·克莱纳(Eugene Kleiner)一起放弃AT&T旗下西部电气的工作,慕名投奔晶体管之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的“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在那里,布兰科遇到了同样受肖克利精神感召的另外6人:维克多?格里尼克(Victor Grinich)、杰?拉斯特(Jay Last)、简?赫尔(Jean Hoerni)、谢尔顿?罗伯茨(Sheldon Roberts)、罗伯特?诺依斯以及戈登?摩尔。 本想在肖克利麾下大干一场的八人,一年内却没有研制出任何像样的产品。鉴于此,在诺伊斯的带领下,八个年轻人一起向肖克利递上辞呈。自此,也成就了肖克利口中呵呵有名的“八叛逆”。 1957年离开后,八人找到纽约的摄影器材公司Fairchild(译为“费尔柴尔德”,又称仙童),并从创始人谢尔曼·费尔柴尔德(S. Fairchild)处得到了3600美元的种子基金,用于开发和生产商业半导体器件。同年10月,八人在硅谷嘹望山成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 作为仙童“八叛逆”中仅有的两个有制造业背景的人,布兰科与他的同事开发了一种廉价的硅芯片制造方法,从而为仙童赢得了第一笔投资。仙童制造晶体管的方法与众不同,他们首先把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杂质扩散到高纯度硅片上,然后在掩模上绘好晶体管结构,用照相制版的方法缩小,将结构显影在硅片表面氧化层,再用光刻法去掉不需要的部分。 扩散、掩模、照相、光刻……,整个过程叫做平面处理技术,它标志着硅晶体管批量生产的一大飞跃。而制作批量生产设备的任务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布兰科和克莱纳的身上。 从1958年1月, IBM公司给了他们第一张订单,到1958年底,“八叛逆”的小公司已经拥有50万美元的销售额和100名员工,依靠技术创新优势,一举成为硅谷成长最快的公司。上世纪60年代,仙童进入它的黄金时期。到1967年,公司营业额已接近2亿美元,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可以毫不讳言,在布兰科与其他七人叛出“肖克利实验室”后,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此肖克利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八个天才的叛逆”。 逆境中成长 奠定成功基石 仙童的成功,令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布兰科走到了台前。这时人们在惊讶其才华的同时,还对他的成长经历感叹不已。 逆境可以令人堕落,也可令人更加出色,端看你如何看待。 布兰科1925年6月2日出生于纽约曼哈顿,他是家里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的父母是来自俄罗斯和奥地利的犹太移民。就像当时大部分从东欧移民美国的犹太人一样,布兰科家境并不富裕。布兰科一家五口居住在曼哈顿下东区一所不大的房子里。 虽然现在这一区已成为纽约曼哈顿地区主要的游览景点,人们对其中的犹太美食、移民博物馆、贫民区博物馆以及19世纪的老建筑津津乐道,但当时这一地区作为美国犹太移民的主要聚居地,老公寓、贫民窟并不少见。从19世纪初期开始很长时间里,这一地区都充斥着各种昏暗、颓废、吵闹、打架、喝酒、赌博,还有黑手党。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布兰科没有与环境同化,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参加二战、为国效力,考入名校、进行深造……这一切都是最好的证明。 仙童“八叛逆”,左起第四位为朱利叶斯·布兰科 “八叛逆”掀起硅谷创业潮 1960年,因发明集成电路使仙童名声大振,母公司费尔柴尔德摄影器材公司以300万美元购买其股权,“八叛逆”每人拥有了价值25万美元的股票。此举虽为仙童的发展提供了金钱上的助力,却也为其后埋下分裂的种子。上世纪60年代仙童公司的母公司不断把利润转移,去平衡费尔柴尔德摄影器材公司的盈利水平。目睹母公司的不公平,“八叛逆”中的赫尔尼、罗伯茨和克莱尔首先负气出走,成立了阿内尔科公司。据说,赫尔尼后来创办的新公司达12家之多。随后,“八叛逆”中的格拉斯及其追随者也脱离仙童创办西格奈蒂克斯半导体公司。 脱离仙童半导体创办公司者之中,最有名气的则是“八叛逆”中的诺依斯和“摩尔定律”的提出者摩尔,1968年这两人带着格鲁夫(A. Grove)脱离仙童公司自立门户,创办了如今业界的巨头英特尔公司。此外是查尔斯·斯波克(C.Sporck)和杰里·桑德斯(J. Sanders)。斯波克曾一度担任过仙童半导体公司总经理,1967年出走后,在国民半导体公司(NSC) 担任CEO。桑德斯则是仙童半导体公司销售部主任,1969年,他带着7位仙童员工创办高级微型仪器公司(AMD),这家公司目前已经是仅次于英特尔公司的微处理器生产厂商。 布兰科则是仙童的八名联合创始人中最后一位离开该公司的。当他在1969年离开时,已经成为了一名投资家和创业顾问,并且帮助创建了一家名为Xicor的科技公司,该公司已于2004年以5.29亿美元出售给Intersil。 似乎要高扬“八叛逆”的“叛逃”精神,一批又一批“仙童”夺路而出,掀起了巨大的创业热潮。 《硅谷热》(Silicon Valley Fever)中就写到:“(当时)硅谷大约70家半导体公司的半数,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间接后裔。在仙童公司供职是进入遍布于硅谷各地的半导体业的途径。1969年在森尼维尔举行的一次半导体工程师大会上,400位与会者中,未曾在仙童公司工作过的还不到24人。” 正如苹果公司乔布斯比喻的那样:“仙童半导体公司就象个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 为理想对现实说“不” 成功者要有为理想对现实说“不”的魄力。布兰科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曼哈顿下东区长大的布兰科没有随波逐流混迹街头、也没有像周围大多数人一样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或成为一名反政府主义者,反而煅造出为理想敢于挑战各种问题的坚定性格--布兰科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读完Erasmus Hall高中,甚至从百年名校毕业,期间还曾参加二战、为国效力。毕业后,凭借自己的才能进入AT&T旗下西部电气公司,在得知肖克利并在其感召下,布兰科没有守着曾经自己的成绩,反而毅然决然地投奔到肖克利的麾下。全因“理想”二字。 随后的叛出,亦是 “理想”二字。肖克利虽然是天才的科学家,但却缺乏经营能力;他雄心勃勃,但对管理一窍不通。“肖克利在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眼里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但他们又很难跟他共事。”这时,布兰科和其他七人意识到,要实现理想,就要做自己的主人。这才有了仙童半导体公司。 再一次说“不”则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仙童的黄金时代。布兰科在选择离开一手打造的仙童后,成为投资家和创业顾问。或许已经经历过辉煌、也或许是母公司的不公正态度伤透了布兰科的心,这一次没有企业所累、没有纠结的各方利益,完全凭借自己的精准分析与眼光进行操作。这令布兰科真正体会到了决策的自主性--在仙童时代,一般由诺伊斯负责全盘管理,为各人分配工作;有母公司在指手画脚。 至此,不得不佩服肖克利博士,他称布兰科为“叛逆”是何等精准的描述。布兰科的叛逆体现在对现实说“不”的勇气、对理想的坚持上。正是有着这样的“叛逆精神”,布兰科才能走出曼哈顿下东区,离开肖克利实验室,创建仙童,进而在美国科技史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留下光辉的印记。布兰科正是这样一位忠于理想的叛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