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切换到宽版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帖子
查看: 1187|回复: 0

[转载] 20世纪60年代:从摩尔定律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8 21: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超越未来(Leap ahead)到共创明天(Sponsors of tomorrow),英特尔的Slogon虽然发生变化,超越未来(Leap ahead)更多透露着不甘束缚的桀骜不驯,而共创明天(Sponsors of tomorrow)而更多体现的是合作和共赢,但相同的是两者却都透露着诸多未来气息,英特尔是一家着眼未来的公司,这点从60年代创立至今都没有改变。

  英特尔的进步和转变不仅仅是发自其本身,更多是受到外部竞争者竞争的催化,才使得英特尔成为现在这样一家卓绝而优秀的企业。我们将在本文开始盘点这些帮助英特尔超越未来和自我的竞争对手,从60年代的仙童,到70年代的德州仪器、摩托罗拉、DEC,再到80年代的日系半导体联盟,90年代的Cryix,更少不了一直陪伴英特尔共同进步50年的老对手AMD,共同品读这些同样优秀和值得尊敬的对手,当然最后我们会回到当今,重点解读英特尔面临的新挑战,ARM、高通和NVIDIA,对近50年跨度的竞争脉络做全面梳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摩尔定律说起

  英特尔的未来化最早可以追溯到英特尔创立之前,还时任仙童半导体的工程师的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就根据对1958年到1965年间半导体工业的观察,前瞻性的提出,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元器件数量将每年增加一倍。这个就是摩尔定律的前身,这还是在1965年,距离半导体发明也仅有7年,然而却预言了未来十年整个行业发展的走势。至此,硅谷有了经验法则,人才济济的仙童公司自然成为硅谷的核心,在当时,硅谷大约70家半导体公司的半数,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间接后裔,英特尔在仙童人才争夺战中虽然出手最晚,但成果颇丰,开发4004处理器的核心团队中就有一半来自仙童,更重要的是拉拢到了最着名的偏执狂安迪?格鲁夫。

  走出仙童

  硅谷很大,仙童却很小,在如日中天的年代体制问题成为了仙童的绊脚石,母公司不断将利润转移到东海岸保证自己的盈利,这跟硅谷的节奏是格格不入的,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新工艺的研发就会被遵循摩尔定律发展的对手击垮。1965年以后,营业额出现下滑,盈利锐减,人才流失成为仙童的主旋律,仙童这条小船已经无法承载半导体先驱们的梦想,到1968年的时候,公司的核心,着名的“八叛逆”中只剩下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7月,最后两位大神终于选择了离职,联合安迪?格鲁夫创办了英特尔公司,硅谷的图腾有了传人。之后的仙童公司每况愈下,1979年被法国资本接管,随后被国家半导体公司收购,并于1996年迁出了硅谷。

  英特尔=存储器

  尽管在今天英特尔就代表了电脑和处理器,但在初创期,英特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存储器厂商,就像今天的镁光,就在成立第二年,英特尔便一口气推出了64位双极性肖特基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chottky TTL bipolarSRAM)3101 、1024位肖特基只读存储器(Schottky bipolar ROM)3301以及第一个商用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MOSFETsilicon gate SRAM)1101;其中,3101的速度比仙童产品足足快了一倍,而1101实现了256bit的位宽,这些产品为英特尔挖下第一桶金,拉开了“英特尔=存储器”时代的序幕。

  竞争对手:仙童

  竞争激烈度指数:★★★

  革新和创新指数:★★★★★

  社会推动力指数:★★★★★

  结局:仙童半导体在87年被国家半导体收购,但又出售,现在仅专注功率半导体器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9-12 13:56 , Processed in 0.02012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